<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当李白在黄鹤楼上,望着孟浩然的孤帆渐渐消失在碧空尽头,他或许未曾想到,这一首《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让扬州名扬天下,在无数人的心中,成了一场春的绮梦,也让我对扬州的春日之行充满了期待。终于,在这个烟花烂漫的季节,我踏上了这片令人心驰神往的土地。</p><p class="ql-block">抵达扬州,第一站便是瘦西湖。3月22日上午,瘦西湖门前人山人海,人们簇拥着、急切地踏入这般人间美景。湖畔垂柳依依,细长的柳枝随风轻舞,如少女的发丝般轻柔。柳丝间,嫩绿的新芽点缀其中,宛如点点碧玉,在阳光的映照下闪烁着生命的光泽。远处,粉色的桃花如云似霞,一团团、一簇簇,与翠绿的柳色相映成趣,恰似大自然精心调配的色彩盛宴。沿着湖边漫步,微风拂面,带着淡淡的花香与湖水的清新,令人心旷神怡。</p><p class="ql-block">行至五亭桥,这座独具特色的桥梁横跨在瘦西湖上,宛如一条白玉腰带。五座亭子错落有致地分布在桥上,黄色的琉璃瓦在阳光的照耀下熠熠生辉。站在桥上,俯瞰瘦西湖的美景,湖水碧波荡漾,游船如织,船上的游客们欢声笑语,为这宁静的画面增添了几分生机。此时,我不禁想起古人曾在此处吟诗作画的场景,他们是否也被眼前的美景所陶醉,从而留下了千古佳作呢?</p><p class="ql-block">中国大运河博物馆坐落于扬州市广陵区,这是国家首屈一指的一级博物馆。为了参观方便,我们特意挑选了一家离其较近酒店住下。这座博物馆宛如一艘即将扬帆起航的巨型船只,静静停靠在运河畔,承载着千年的运河文化。步入馆内,仿佛穿越时空,回到了那个漕运昌盛的时代。馆内陈列着丰富的文物展品,从古老的船模到精美的陶瓷,从碑刻拓片到古籍文献,每一件文物都仿佛在诉说着大运河的前世今生。在“大运河——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展厅,通过多媒体展示和场景复原,我了解到了大运河的开凿、发展与变迁,以及它在沟通南北经济、文化交流方面所发挥的重要作用。这条流淌了千年的运河,不仅是一条水上交通要道,更是中华民族智慧与文明的象征。</p><p class="ql-block">走出博物馆,沿着运河岸边漫步,感受着运河的脉搏。河水悠悠流淌,水波荡漾,阳光洒在水面上,波光粼粼。岸边,古老的码头、水闸依然保存完好,见证着运河曾经的繁忙与辉煌。偶尔有一艘艘货船缓缓驶过,汽笛声打破了片刻的宁静,让人不禁联想到古代漕运船队浩浩荡荡的壮观景象。运河两岸,绿树成荫,鲜花盛开,人们在这里悠闲地散步、垂钓,享受着惬意的生活。运河,早已融入了扬州人的日常生活,成为他们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p><p class="ql-block">东关街历史文化街区也是外地游客必来游览打卡之地,这里是扬州城最具烟火气息的地方。走进东关街,仿佛穿越回了古代的扬州城。青石板路在春日阳光照耀下泛着亮眼的光泽,两旁是古色古香的建筑,飞檐斗拱、雕梁画栋,尽显江南水乡的韵味。店铺林立,招牌琳琅满目,各种特色小吃、手工艺品、传统老字号应有尽有。空气中弥漫着美食的香气,让人垂涎欲滴。我们穿梭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特意走进一家百年老字号就坐,品尝着扬州特色美食,如肉质丝滑油亮的狮子头,鲜嫩金黄的扬州炒饭、甜而不腻的桂花糖莲藕,感受着扬州的饮食文化。</p><p class="ql-block">除了美食,东关街还有许多历史遗迹和名人故居。如以竹石为特色,园内翠竹丛生,形态各异的假山错落其间,一步一景,如诗如画的个园;还有建筑风格典雅,庭院深深,彰显着当年盐商的富足与奢华的汪氏小苑。另外,在旁边的街道小巷深处,竟然还有小时候常常见到的磨剪子、菜刀的,修脚的。既感受到古代文人墨客的闲情逸致,又体会到贫民百姓的市井生活,阳春白雪与下里巴人互不打扰,相互依存,我触摸到了扬州的历史脉络,感受到了这座城市深厚的文化底蕴。</p><p class="ql-block">扬州之行,让我深深爱上了这座充满诗意与浪漫的城市。它既有瘦西湖的婉约秀丽,又有大运河的雄浑壮阔;既有历史文化的厚重底蕴,又有市井生活的烟火气息。在这里,我仿佛看到了李白笔下那个烟花三月的扬州,也感受到了江淮文化的独特魅力。正如古人云:“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 。”扬州,这座诗画般的城市,无疑是大自然和历史赐予我们的瑰宝,它值得我们用心去品味、去珍藏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