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庐山深度康养七日游》 ‍(五)三叠泉景区与秀峰景区

<p class="ql-block">昨晚,我们并未在酒店享用晚餐,而是选择来到酒店对面的一家小餐馆,将这一餐当作告别宴。明日,我们将离开庐山。幸运的是,由于火车是在晚上十点多发车,我们还有大半天的时间可以继续游览这片山水。</p> <p class="ql-block">没想到,今日清晨,导游便安排我们下山。原计划是前往三叠泉瀑布的,大家都以为会从酒店直接前往三叠泉,毕竟我们就在山上,乘坐公交车抵达三叠泉站后,再乘缆车(出团通知中承诺的)前往,十分便捷。当然,缆车只能将我们送到观瀑台,若想下到瀑布旁,还需步行许多台阶,这对上年纪的人来说确实不易。但大家已有共识,大不了不下到瀑布旁,再坐缆车返回即可。何况在缆车上观景也别有一番风味,更有缆车本身也是庐山一景之说,因此大家都期待着能体验坐缆车游山的感觉。然而,放弃了从山上去三叠泉的路线,也就意味着放弃了往返乘坐缆车的权益,这一点导游始终未说明,只是一味强调从山下前往三叠泉更容易。要知道,从山下上山前往三叠泉就是走东线,完全徒步,没有任何替代方式,这是一条年轻人或酷爱户外运动的人才会选择的路线,老年人很难完成。果不其然,在后续登山的过程中,我们无一人能到达终点,也就遗憾地未能见到三叠泉瀑布。</p> <p class="ql-block">下山之后,我们抵达东门,由此再上山,前往三叠泉景区。</p> <p class="ql-block">摆渡车将我们送到东线登山入口,这里便是我们探寻三叠泉的起点。</p> <p class="ql-block">匡庐瀑布,首推三叠,因此有“不到三叠泉,不算庐山客”之说。我们满怀期待,由此开始登山,向着那传说中的瀑布进发。</p> <p class="ql-block">刚踏入山中,一潭碧绿清澈的潭水便映入眼帘。探寻其水源,发现远处是巍峨壮观的高山,近处是茂密的森林,想必瀑布便是从高山出发,一路披荆斩棘穿透林海落入潭中的。</p> <p class="ql-block">站在桥上,仰望面前矗立的山峰,思绪万干:面前的景象是如何在亿万年的漫长岁月中演化成形的?与人类几千年的文明相比,山峰的历史要漫长得多,需以百万年为单位来计量。从古至今,有多少人驻足于此,追寻庐山地质奇观背后的原因,而接下来我们前往三叠泉瀑布的旅途中,或许能寻得答案。</p> <p class="ql-block">在景区步道导览图前,我们意识到在导游给定的时间内,能够抵达三叠泉瀑布再返回几乎是不可能的。好吧,走到哪就到哪吧,没有必要追求完美,是不是庐山客还是由我们自己来定义吧,记住永远不要苛求自己,来过体验过,享受在当下就够了。</p> <p class="ql-block">进入步道,我们就走进了这条年龄为八亿年的古老峡谷中。在这漫长的时间里,庐山经历了由海洋变陆地,最后又抬升为高山的过程。庐山是世界地质公园,这里呈现的山石地貌就是最直观的教科书,一段露天的开放课堂学习开始了。</p> <p class="ql-block">步道旁的峡谷里布满了大大小小的岩石,可别小看岩石,就像树木的年轮一样,庐山数亿年的形成奥秘可都写在上面呢!岩石表面是最近的历史,圆润的边缘告诉我们这块石头是如何被打磨的;弯曲的岩层记录着高温和高压环境下,这块石头遭遇过的变形;岩石内部清晰的层次和纹理,记录着它们被埋藏或沉积时这里曾经的环境。<span style="font-size:18px;">它们身上写满了庐山形成的奥秘,是这些岩石向我们诉说着三叠泉峡谷的往事。</span></p> <p class="ql-block">鹰嘴峰</p><p class="ql-block">峰顶似苍鹰回首状。鹰嘴峰如同一只老鹰,居高临下,俯瞰大千世界,跃跃欲猎。从岩顶直削而下的岩壁,呈现出古铜色,阳光下流金溢彩,夺目辉煌,熠熠生辉,与右侧的铁嘴峰遥遥相望,正是左有铜墙,右有铁壁,合称“铜墙铁壁”,形成一道奇妙的山门把守着三叠泉。</p> <p class="ql-block">我们的目标虽然是三叠泉瀑布,但沿途走来发现了很多精彩的小瀑布。是瀑布塑造了峡谷的风景,其力量也在持续不断地雕刻着峡谷。</p> <p class="ql-block">玉川门</p><p class="ql-block">玉川门位于九叠屏下,这里两崖峙立,当中巨石横亘其上,垒石如门,石色白如玉,丰水季节润溪激流飞奔,若百川夺门而出,故称“玉川门”。玉川门下巨石堆叠,潭水清澈见底。《吴阐思游记》称:“庐山之秀,钟于五老,五老之秀,结于玉川门”。</p> <p class="ql-block">山谷是溪流的舞台</p><p class="ql-block">回忆我们刚才从下面上来时着到的溪流样貌发现,在这里是与溪流第一次正面相会。溪流源自大月山,自高处的五老峰、三叠泉流过,最后从玉川门两侧的巨石之间冲出,如同宣告一段汹涌旅程的结束,在面向山脚的开阔山谷中变得蜿蜒。我想,继续向上一定会是峡谷中最精彩的段落。</p> <p class="ql-block">铁壁精舍</p><p class="ql-block">因面临铁壁峰而得名。据《庐山志》记载,“铁壁峰下有玉川门,门内有铁壁精舍”。相传黄石公终年在此采药炼丹,行医看病,“行者当茅屋,长伴此峰居”。</p> <p class="ql-block">庐山的山</p><p class="ql-block">无论是从鄱阳湖畔,还是从九江市区望向庐山,总是一眼就能辦认出这座拔地而起的“大块头”,庐山素以“雄”“奇”“险”“秀”闻名于世,自古便享有“匡庐奇秀甲天下”的美誉,而塑造这一切的背后办量,既有带来沧海桑田的构造运动,也有流水、冰川等地质作用的加持,是科学家研究多成因复合地貌景观的一处绝佳案例,而三叠泉景区,它为我们提供了揭开庐山地质地貌成因的重要线索。</p> <p class="ql-block">眼看与约定集合的时间近了,无奈我们只好下山回返,这一趟八亿年的峡谷之旅就这样匆匆忙忙地结束了。</p> <p class="ql-block">“听涛”石旁坐下来,倾听溪流涌动的声音。我们始终与流水同行,溪流是陪伴我们行走三叠泉峡谷的忠实伙件。重要的,对峡谷的形成來说,溪流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窄峡、深谷、碧潭,在数百万年的时光中,溪流用它持之以恒的力量,雕刻出今天我们所看到的这条幼年峡谷。</p> <p class="ql-block">这一次没有见到三叠泉瀑布,我曾经两次到庐山,也两次来到三叠泉瀑布前,心情还算平静。但对于其他第一次来庐山的人来说,居然没能一睹三叠泉瀑布之美景,的确有些遗憾。好在大家在这里学到了些许教科书之外活灵活现的知识,也算是安慰吧。</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听说上庐山不游秀峰,登上峰顶也枉然。</span>没能看到三叠泉瀑布,导游把我们送到秀峰景区。</p> <p class="ql-block">秀峰景区位于庐山市白鹿镇境内,它背倚庐山、面临鄱阳湖,集名山、名寺、名潭、名泉于一地,是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完美结合的著名景区,素有“庐山之美在山南,山南之美数秀峰”之誉。</p> <p class="ql-block">秀峰为秀峰寺的简称,又由香炉峰、双剑峰、文殊峰、鹤鸣峰、狮子峰、鱼背峰、姊妹峰等诸峰组成,誉群风竞秀之意。</p> <p class="ql-block">宋代书法家米芾所书“第一山”</p> <p class="ql-block">走进去,发现内有乾坤。</p> <p class="ql-block">观音殿</p> <p class="ql-block">铁线观音像</p><p class="ql-block">该画像上半身为唐朝吴道子所绘,后由元朝画师姜月境于元泰定二年(公元1325年)将其续画为全身像。该画像采用国画中的铁细勾勒画法,故称为“铁线观音”。像碑采用庐山特产金星石料刻制而成,既再现了唐代画风,又具有中国石雕艺术的特点,是极为珍贵的艺术品。</p> <p class="ql-block">大雄宝殿</p> <p class="ql-block">古罗汉松</p><p class="ql-block">罗汉松属常绿观赏乔木,因其种子大如豌豆,花托膨大,整个就像身披袈裟盘腿打坐的罗汉,故得名。此木生长缓慢四季常青,树龄可逾千年,所以很受佛家青睐,常种在寺院主殿前,又称菩提树。这两株罗汉松是苏轼(苏东坡)的好友佛印禅师来此传诵佛法时植种的,又称佛印松,距今已有900多年的树龄。</p> <p class="ql-block">李白塑像</p><p class="ql-block">几千年来,大德高贤次第登临庐山,才俊人杰履痕交错,留下了数以万计的美篇雅韵。其中,诗仙李白的“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之千古绝唱,成为扛鼎之作。我们以水代酒敬诗仙。</p> <p class="ql-block">前方是蒋介石下榻处</p> <p class="ql-block">“中正行营”前</p> <p class="ql-block">一部石刻的大书《秀峰》敞开在面前。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匡庐其秀甲天下,秀峰又甲匡庐山。”</p> <p class="ql-block">由此月亮门出去,就可见“千峰竞秀”、“月印龙潭”了。</p> <p class="ql-block">龙潭到了</p><p class="ql-block">庐山瀑布飞流沿青玉峡冲泻而下汇入龙潭,似巨龙飞腾、激起涛声如雷。传说一条孽龙经常来此栖居,祸害地方百姓。而在庐山修炼的吕洞宾用双剑镇住并收服孽龙,双剑留在秀峰化作双剑峰,龙潭由此得名。</p> <p class="ql-block">在龙潭边岩石上留下了历代文人骚客的墨宝,“龙”、“庐山”、“虎”及“第一山”等144帧摩岩石刻,位列国宝,堪称奇观。</p> <p class="ql-block">龙潭寂静且洁净,步入其中,如若走进了一部蕴藏丰富的巨著,令人怦然心动,那一幅幅古朴的题刻,便是一页页精美的篇章。</p> <p class="ql-block">潭边有被苏东坡赞为“匡庐二绝”之一的漱玉亭,为北宋僧人若愚所建。因该处岩石被溪流冲刷后晶莹如玉,故名“漱玉亭”。这里是游客听泉观瀑的好场所。置于亭中环顾青玉峡,苍崖古树,虬杖横空,绿荫蔽日,三面绝壁,险要异常。</p> <p class="ql-block">潭水碧青如玉,明沏见底,水中游鱼可数。</p> <p class="ql-block">好家伙,不愧是游泳健将啊,见到这么深邃清澈的潭水,忍不住就要跳下去了,哈哈😂</p> <p class="ql-block">侦查好路线,我们开始沿着龙潭右侧步道继续上山,去探索深潭的源头。</p> <p class="ql-block">沿途回望山下,潭水不止一个,明显的是由高山上的瀑布一路倾泻而来。</p> <p class="ql-block">山高谷深,飞瀑聚下,汇集潭水。</p> <p class="ql-block">一路行走,一路欢声笑语,乐趣无穷。</p> <p class="ql-block">我们下山了,兄长和姐姐继续向上攀爬。</p> <p class="ql-block">不见风雨怎能见彩虹;不历经千难万险,怎能见到奇异险峰。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p> <p class="ql-block">向北仰望,一瀑布高挂,如匹练悬空,倾泻于鹤鸣、行龟峰之间。李白《望庐山瀑布》诗:“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写的就是此瀑。</p> <p class="ql-block">七天的庐山深度康养之旅结束了,静下心来细细回味。如果说群峰聚集营造了秀峰的阳刚之美,那么,泉瀑溢趣孕育了秀峰的阴柔之美。不仅如此,秀峰古木参天,建筑挺拔,风景优美,而且古迹繁多,文化底蕴十分深厚。因而,庐山称得上是美在自然,秀在人文。</p> <p class="ql-block">傍晚,我们乘坐10点多的火车返回家中,结束了愉快的七日康养之旅。</p><p class="ql-block">全文终!</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