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白马寺位于河南省洛阳市瀍河回族区白马镇,是中国佛教的发源地,始建于东汉永平十一年(公元68年),是佛教传入中国后兴建的第一座官办寺院,乃中国、越南、朝鲜、日本及欧美国家的“释源”和“祖庭”。</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白马寺把佛教传到了朝鲜、日本和东南亚,使佛教在亚洲得到普及,后来又进入欧美,成为世界各地佛教信徒参拜的圣地。因此20世纪末以来,日本捐资重修白马寺钟楼并立空海雕像;泰国、印度、缅甸政府相继出资于白马寺建造佛殿,使之成为全世界唯一拥有中、印、缅、泰四国风格佛殿的国际化寺院。</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2014年9月28日,白马寺泰国风格佛殿落成庆典暨恭迎佛舍利佛像开光法会隆重举行。泰国副僧王、曼谷金山寺方丈帕蓬素提,泰国王室办公室主任哌娄哈德盖等700余人组成的泰国佛教代表团出席庆典。</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泰国佛殿苑位于白马寺古建区西侧,印度佛殿苑之北,由泰国出资建设,浓缩了以曼谷大皇宫、金山寺为代表的的泰式建筑精华。</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1992年,泰国善信瓦塔纳先生诣白马寺朝拜向其敬赠了一尊镀金大佛及三重檐泰国佛殿。1995年竣工。2010年泰国出资对其翻修扩建,修起围墙、大门,辟建舍利塔、藏经阁、钟鼓楼等,扩建后长宽各108米,占地11664平方米,成为白马寺国际佛殿苑中面积最大的一座。</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泰国佛殿苑有四座苑门,东西南北各一座,其中东门为正门。</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苑内的主要建筑有舍利塔、四面佛、大佛殿、博物馆、流通处、钟鼓楼、凉亭等,建筑错落有致、张弛有度。</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舍利塔一层供奉有泰国不同历史时期最有代表性的9尊佛像和3尊蓝琉璃妆金的分别代表着凉季、热季、雨季的“三季佛”,共12尊佛像。</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舍利塔二层供奉有释迦牟尼佛舍利。1898年,英国考古学家在发掘古代迦毗罗卫国一个崩毁的砖佛塔遗址时,发现了5个已经变成化石的舍利容器,其中一个容器上,用古老的波罗蜜文字刻着:“这是释迦牟尼佛陀世尊的舍利。”石盒内有石瓶,有一瓶放在铁和水晶层迭的盒内,瓶内有黄金花,花上安放有舍利。当时这个考古发现轰动了全世界。</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1899年印度将舍利赠送给泰国国王拉玛五世,安放在曼谷金山寺金山塔上,供奉了一百多年,2014年举行了隆重的迎请佛舍利仪式,安放在了洛阳白马寺这个舍利塔上。</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大佛殿供奉释迦牟尼佛,温和慈祥,法相庄严,高7.2米,重八吨,为铜质贴金像,仿照泰国最美的、泰国人最信仰的佛像帕清拉纳佛像而造。</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大佛殿为整个泰国佛殿苑内的法事主道场。</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泰国佛殿苑的建成,是中泰两国友好和文化交流的见证和象征。</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缅甸佛塔苑路标指示牌。</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2014年6月,白马寺缅甸佛塔苑竣工。6月30日举行了盛大的“缅甸风格佛塔苑落成庆典暨安奉开光法会”,缅甸联邦共和国总统吴登盛一行72人,专程抵达白马寺出席落成仪式。</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缅甸佛塔苑位于洛阳白马寺院古建区西侧,与泰国佛殿苑相邻。整体效果格局整饬,气象宏伟,宝塔巍峨,雕刻精美,庭院规整,碧草如茵。该苑仿曼德勒皇宫样式,南北长108米,东西宽65米,总面积7020平方米。东门为正门。</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佛殿主体建筑包括大金塔、大佛殿以及博物馆三部分。</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大金塔为整个佛殿的标志性建筑,塔高32.9米,以缅甸仰光的瑞德贡大金塔为原型缩建而成,是整个缅甸风格佛殿建筑群中的最高建筑。</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大佛殿塔内供奉的4尊佛像均为释迦牟尼佛,东起顺时针依次为佛陀成道相、说法相、布施相、禅定相。</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大佛殿殿堂四周墙壁上镶嵌有4块大玉雕,表现了佛陀降生、成道、说法、涅槃四大圣事。还有8块小玉雕,展示缅甸著名的佛塔佛像。</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大佛殿释迦牟尼佛。</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大金塔东北方有龙王护佛像,西北方有风动石佛塔。苑内东南方还建有一座小佛殿。</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大金塔的附属建筑。</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缅甸佛殿苑的一个侧门。</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大钟</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缅甸风格佛殿是缅甸政府在境外捐建的第一个项目,为保持缅甸建筑的原汁原味,佛殿的规划、设计、材料、造像等全部由缅方完成。缅甸建筑最大的特点就是用金黄色来装饰,所以不论从哪个角度去欣赏这座佛殿,都是金碧辉煌。这是一座象征缅中两国人民友好的新里程碑,突显了缅中两国持久的友谊。</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印度佛殿路标指示牌</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2010年,白马寺举行盛大的印度风格佛殿落成仪式。印度总统普拉蒂巴·德维辛格·帕蒂尔和中国政协副主席王志珍出席佛殿落成仪式,并为佛殿剪彩揭碑。</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2003年6月25日,印度总理瓦杰帕伊参访洛阳白马寺,并虔诚地朝拜印度两位高僧摄摩腾、竺法兰在洛阳白马寺的圣冢。在朝拜之时,诱发灵感,萌生在洛阳白马寺修建具有印度建筑风格佛殿的念头。此后,经过中印双方友好协商,达成了建设意向。</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印度佛殿苑位于白马寺古建区西侧、泰国佛殿苑之南,由印度政府出资设计、中国政府提供土地建造。该佛殿由印度总理瓦杰帕伊于2003年发起,2006年开工建设。印度政府选择桑奇大塔作为印度佛教建筑的代表,在白马寺按1∶1的比例进行仿建,占地6000平方米,建筑面积为3450平方米,</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佛殿苑主要建筑包括大佛殿、回廊、牌楼等,布局规整,别具匠心。</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大佛殿上下两层塔身及殿门前牌坊上雕刻有佛本行故事与佛本生故事。</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大佛殿中央供奉佛祖说法像,表现佛陀在鹿野苑第一次说法——说四圣谛度五比丘的情景。顶部安装有玻璃天窗,阳光从天窗投射下去,照射在佛像周围。</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大佛殿全貌视频。</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大佛殿内祈祷的香客。</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大殿回康墙上雕刻有佛本行故事与佛本生故事。</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大佛殿底部设计有水系,俯瞰大佛殿及水系,犹如盛开的莲花。</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印度佛殿苑方正严谨,中心是一个巨大的覆钵式穹窿顶,佛殿下水流往来,喷涌不断,清澈圣洁;佛殿外回廊环绕,静谧整齐。整个佛殿苑装修精工,格调高雅,雕刻美妙,缜密细致,好似西方天国。一座具有印度古典风格的佛教建筑,与中国传统的佛教寺院并立,她是中印两国人民世代友好的象征。</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白马寺成为全世界唯一拥有中、印、缅、泰四国风格佛殿的国际化寺院。韩国、新加坡、马来西亚均来此受戒,美国、德国、加拿大皆出席该寺方丈升任法会,作为国际化程度最高的寺院,白马寺可谓名副其实的“天下第一寺”。</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