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月初,才第一次读《在峡江的转弯处》。这已经是在王合兴先生向我介绍陈行甲先生的事情之后三年了。</p><p class="ql-block"> 三年前,我和合兴兄在武隆区双河镇木根铺村他的箱柜房里围炉而话,那是一个很冷的秋天,他的房子实在是简易得可以,说它九面漏风也不为过。他只好升起火来,用的是他从湖北长阳老家带过来的“桌炉”,赖此取暖。</p><p class="ql-block"> 我们把双手捂在玻璃炉面上,感觉不错。于是开始谈后联产承包责任制时期(我们俩对当今农业土地使用权制度的称谓)如何有效增加农民群众收入问题,当然是越聊越投机,玻璃炉面不断地被我们拍来拍去,受够了打击和委屈。</p><p class="ql-block"> 突然间,合兴兄谈起了辞职的县委书记陈行甲先生。我是一个对政治新潮人物非常不敏感的人,当然对该先生知之甚少。于是,撒网去捉他的资料,当我看到他任职的那个县叫巴东县时,心里一时间不以为然起来。我记得在2009年,巴东县出过一个邓玉娇案,很是火了一把,让我对这个县的印象一时好不起来。既然都是巴东县,知道不知道也在两可之间罢。</p><p class="ql-block"> 合兴兄后来还向我推荐了陈行甲先生写的一本书《在峡江的转弯处》。</p><p class="ql-block"> 好长时间过去了,我一直没有读这本书。</p><p class="ql-block"> 今年一月份,我去重庆参加会议,乘坐动车再次路过野三关站,我望着车站上那个硕大的宣传包谷酒的酒瓶子,突然想起了发生在野三关镇的邓案,接着又想起了时任巴东县令并引导山民弃猎从耕并酿造美酒的寇准。</p><p class="ql-block"> 巴东县还是出过好县令的。由此我又想起了陈行甲先生。</p><p class="ql-block"> 于是,我网购了陈行甲先生的这本书。</p><p class="ql-block"> 三月底,书来了,是我喜欢的样子。</p><p class="ql-block"> 一个乍暖还寒的夜晚,我燃起三支柏籽香,在淡淡的松柏香味中,开始阅读《在峡江的转弯处》……</p><p class="ql-block"> 这是陈行甲先生的一本自传体笔记作品,他用流畅自由且亲切的笔触,为我们描摹了自己从童年到辞职后的整个过程,让我一下子恍然大悟,在阅读中一点点走进了峡江转弯的那个地方。</p><p class="ql-block"> “清晨在云雾霞光中醒来,白天在大山大水中穿行,傍晚在船笛灯影中漫步,入夜枕着阵阵涛声入眠。回望在巴东的每一天,都是幸福。”</p><p class="ql-block"> 难怪合兴兄一再向我推介他和他的书呢?</p><p class="ql-block"> 先贤云,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说的就是我们读书人的原则和使命。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们好像是远离了这些原则,远离了读书的快乐和果腹感。</p><p class="ql-block"> 记得小学老师和大贤张洪武先生说过,要读圣贤书,做忠臣孝子。如今洪武先生也已去世,我不知道自己当年同班同学中还有谁能够记得这句话?</p><p class="ql-block"> 陈行甲先生是爱巴东的,他在巴东五年零两个月时间里,毕竟为这个偏僻的鄂西小县做出了那么多的努力。</p><p class="ql-block"> 至于他后来辞职以及去做另一个领域的事情,我想他一定有一个说服自己的理由藏了起来,我们要找到这个理由,仅仅靠读他的这本书,是远远不够的。</p><p class="ql-block"> 正如他在书中写的那样,“关于我们的事,他们统统猜错。”</p><p class="ql-block"> 读罢“峡江”这本书,感觉意犹未尽,很想再读读他的其他作品,更特别想再到合兴兄的箱柜房间里面去拍那张围炉的玻璃桌面……</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2025.4.23,凤鸣湖藏菊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