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林寺龙门石窟与洛阳牡丹园的邂逅

暖阳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span><b style="font-size:20px;">河南行,说走就走!</b><span style="font-size:20px;">感受中原古都的别样风情,一砖一瓦皆故事,走进只有河南才能读懂的史诗篇章。 今天踏上的河南文化探索之旅,我将领略到截然不同却又同样震撼人心的景观。在少林寺,感受千年古刹的禅意与少林武术的刚劲有力;于龙门石窟,惊叹于古人鬼斧神工的石刻艺术,每一尊佛像都在诉说着历史的沧桑;而洛阳牡丹园里,五彩斑斓的牡丹争奇斗艳,感受国色天香的独特魅力 。一天之内,穿越历史与自然,收获满满的感动与震撼。</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迎着晨风,怀着敬畏与期待,我们来到</span><b style="font-size:20px;">少林寺</b><span style="font-size:20px;">山门前。山门古朴典雅,虽无华丽的装饰,却透着历史的厚重。门额上“少林寺”三个大字,笔力苍劲,据说出自康熙皇帝御笔。山门前的石狮,威风凛凛,历经岁月洗礼,依旧坚守着这片神圣的土地。</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迈入山门,脚下是一条青石铺就的莲花甬道,引导着我走进少林寺的世界。道路两旁,古木参天,阳光透过枝叶的缝隙洒下,形成一片片金色的光斑。这些古木,有的已有千年树龄,它们见证了少林寺的兴衰荣辱,每一道纹理都铭刻着岁月的痕迹。</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沿着甬道前行,一座座碑林映入眼帘。石碑上面的文字或刚劲有力,或飘逸洒脱,记录着少林寺的历史变迁、高僧大德的事迹以及文人墨客的感慨。轻抚石碑,仿佛能感受到古人的气息,那些在历史长河中匆匆而过的身影,似乎又鲜活地出现在眼前。他们或在佛前虔诚祈福,或在寺中潜心修行,或在乱世中挺身而出,用自己的方式诠释着对佛法的信仰和对正义的追求。</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走过碑林,千年古银杏树屹立眼前。它高大粗壮,枝干盘曲如龙,树皮粗糙,满是岁月的沧桑。传说这棵银杏树是建寺时所植,历经无数风雨,依然枝繁叶茂。更令人称奇的是,树干一侧一米多高的地方,布满密密麻麻的圆孔,相传这是少林武僧练习一指禅、二指禅时留下的痕迹。抚摸着这些圆孔,我仿佛看到武僧们在树下日夜苦练的身影,他们不惧严寒酷暑,不畏伤痛疲惫,只为练就一身绝世武功,守护心中的正义和信仰。在这棵银杏树下,我感受到了坚韧不拔的精神力量,它不仅是一棵古树,更是少林精神的象征。</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穿过天王殿,便到了少林寺的核心——大雄宝殿。大雄宝殿气势恢宏,飞檐斗拱,雕梁画栋。殿内香烟袅袅,佛香弥漫,让人的心灵瞬间变得宁静平和。佛祖释迦牟尼的塑像端坐在莲花宝座上,慈悲的目光俯瞰众生,仿佛在给予人们无尽的关怀和庇佑。两侧的十八罗汉塑像,形态各异,栩栩如生,有的神态安详,有的怒目而视,有的若有所思,他们的表情和姿态,仿佛在诉说着各自的修行故事。在大雄宝殿内,我静静地聆听着僧人们的诵经声,那声音悠扬空灵,如天籁之音,穿透心灵的深处,让人感受到佛法的博大精深和无穷力量。</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绕过大雄宝殿,后面便是藏经阁。藏经阁是少林寺的智慧宝库,据说里面珍藏着无数的佛教经典和武学秘籍。虽然我无法亲眼目睹那些珍贵的典籍,但仅仅站在藏经阁前,就能感受到它散发出来的神秘气息。想象着当年僧人们在这里潜心研读佛经、修炼武功的场景,我不禁对他们的修行精神肃然起敬!</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从藏经阁出来,我来到方丈室。方丈室是少林寺方丈起居和处理事务的地方,建筑风格简洁大方,却透露出一种庄重和威严。在这里,我仿佛能看到历代方丈在此讲经说法、接待宾客的身影,他们以高深的佛法和智慧,引领着少林寺的发展,传承着少林文化的精髓。</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在少林寺的每一寸土地上,我都能感受到浓厚的文化氛围和历史底蕴。这里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都承载着千年的故事和记忆。少林功夫的刚健有力与禅宗佛法的博大精深在这里完美融合,形成了独特的少林文化。它不仅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更是世界文化遗产中的一颗璀璨明珠。</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到少林寺,必看武术表演,台上武僧们的一招一式,不仅仅是力量的展现,更是内心的修炼。他们的每一个动作都蕴含着禅意,每一招每一式都在诉说着一个关于坚持与顿悟的故事。</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离开少林寺时,阳光晖洒在身上,给我们披上一层温暖的光芒。回首望去,少林寺在青山绿水的环抱中显得更加庄严肃穆。这次少林寺之行,让我收获颇丰,不仅领略了它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更感受到了少林精神的魅力,它将永远留在我的记忆深处。“少林,少林,你像一颗明珠闪耀在东方……”当我再次哼起这首歌时,心中对少林寺的眷恋之情愈发浓烈。</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从少林寺出来,我们直接往 </span><b style="font-size:20px;">龙门石窟</b><span style="font-size:20px;">而去。龙门石窟是镌刻在石壁上的史诗,在华夏大地的中原腹地,洛阳城南,伊水悠悠,龙门石窟静静矗立。它是历史的巨擘,镌刻着千年的风云变幻,它是艺术的丰碑,承载着无数匠人的心血与智慧。怀着敬畏与憧憬,我踏入这片神圣之地,开启一场与历史对话的奇妙之旅。</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我们沿着伊河岸边的步道前行,微风拂面,带来河水的湿润气息。河畔垂柳依依,枝叶随风摇曳,仿佛在向每一位游客诉说着龙门石窟的古老故事。远处的龙门桥横跨伊河,连接着东西两山,桥上人来人往,桥下流水悠悠,一幅动静相宜的画面。还未走近,远远便能望见伊河两岸的龙门山与香山,两山对峙,宛如天然门阙。伊河水从中潺潺流过,波光粼粼,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烁着金色的光芒。这座历经岁月洗礼的石窟,就镶嵌在这山水相依的峭壁之间,与自然融为一体,相得益彰。</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踏入龙门石窟景区,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那熙熙攘攘的人群。来自五湖四海的游客,怀着对古老文明的敬仰,齐聚于此。他们手中的相机闪烁不停,试图将这珍贵的历史遗迹永远定格。在这喧嚣之中,龙门石窟却显得格外沉静,它以沉稳的姿态接纳着这一切,仿佛在无声地诉说着千年的过往。</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穿过熙攘的人群,我来到了潜溪寺。这座初唐时期的洞窟,虽历经岁月的侵蚀,却依然散发着独特的魅力。窟顶的浅刻大莲花,花瓣细腻,线条流畅,仿佛散发着淡淡的清香。主佛阿弥陀佛端坐于须弥台上,双目微闭,面容慈祥,虽双手手指部分残缺,却丝毫不影响其庄重威严的气质。两侧的弟子迦叶和阿难,以及观世音菩萨与大势至菩萨,或合十而立,或慈眉善目,每一尊佛像都栩栩如生,仿佛在守护着这片佛国净土。</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离开潜溪寺,沿着山势继续前行,便来到了宾阳洞。宾阳洞是北魏时期的杰作,其开凿历时25年之久,用工80万2400个,凝聚着无数匠人的心血。“宾阳”,寓意着迎接初升的太阳,寄托着古人对光明和希望的向往。洞中的三世佛,主佛释迦牟尼脸颊清瘦,脖颈细长,体态修长,身着宽袍大袖的袈裟,衣纹清晰可见,尽显北魏时期“秀骨清像、褒衣博带”的造像风格。然而,令人痛心的是,许多佛像遭到了严重的破坏,有的头被盗,有的胳臂残缺,这些残缺的佛像仿佛在无声地控诉着那段被掠夺、被破坏的历史。</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走出宾阳洞,我的心情久久无法平静。那些残缺不全的佛像,是历史的伤痛,也是我们铭记历史、保护文化遗产的警钟。继续前行,一路上,大大小小的洞窟密密麻麻地分布在峭壁之上,每个洞窟都像是一个神秘的世界,等待着人们去探索、去发现。有的洞窟内佛像保存相对完好,它们或微笑,或沉思,或威严,每一尊都蕴含着独特的神韵;有的洞窟则只剩下空荡荡的石壁,佛像早已不见踪影,只留下岁月的痕迹,让人不禁感叹世事的无常。</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当我站在奉先寺前,内心被深深地震撼了。这座气势恢宏的洞窟,是龙门石窟中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也是唐代雕刻艺术的巅峰之作。卢舍那大佛端坐于洞窟中央,高达17.14米,面容丰腴,双目宁静而深邃,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抹神秘而慈祥的微笑,被誉为“东方的蒙娜丽莎”。据说,这尊佛像是以武则天为原型塑造的,它不仅展现了唐代雕刻艺术的高超水平,更蕴含着一种超越时代的女性魅力和智慧光芒。大佛两侧的弟子、菩萨、天王、力士等造像,也都各具特色,栩栩如生。他们或神态庄重,或气势威武,共同构成了一幅庄严肃穆、气势磅礴的佛教群像图。</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站在卢舍那大佛前,我久久凝视着那慈悲的面容,心中涌起一股莫名的感动。这尊跨越千年的佛像,仿佛在与我进行一场心灵的对话,它告诉我历史的沧桑变迁,也让我感受到信仰的力量和艺术的永恒。在这一瞬间,我仿佛穿越时空,回到了那个繁华的大唐盛世,亲眼目睹了匠人们精心雕琢佛像的场景,他们的专注、执着和对艺术的热爱,让人肃然起敬。</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离开奉先寺,我继续游览了万佛洞、莲花洞等洞窟。万佛洞因洞内南北两侧雕刻有15000尊小佛而得名,这些小佛像密密麻麻地排列在一起,每一尊都只有四厘米高,却雕刻得精致细腻,神态各异。洞窟前室的力士和狮子,以及后室的一佛二弟子二菩萨二个天王,造像组合完整,气势恢宏。莲花洞则因窟顶雕有一朵高浮雕的大莲花而得名,莲花周围的飞天长裙飞舞,优雅美观,仿佛将人带入了一个梦幻般的佛国世界。</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在龙门石窟的每一处角落,我都能感受到古人无尽的智慧和辛勤的汗水。那些看似简单的凿刻,实则是对工艺与艺术的极致追求。每一尊佛像,无论大小,都是匠人们用心血雕琢出来的杰作。他们用简陋的工具,在坚硬的岩石上刻画出栩栩如生的神态,那份专注与执着,让人惊叹不已。这次龙门石窟之行,让我不仅领略到了它的雄伟壮观和艺术魅力,更让我深刻地认识到了历史的厚重和文化遗产的珍贵。龙门石窟,它是一部镌刻在石壁上的史诗,记录着中华民族的智慧与创造力,承载着千年的历史与文化。</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龙门石窟意犹未尽,我们又要赶往</span><b style="font-size:20px;">洛阳神州牡丹园</b><span style="font-size:20px;">。牡丹洛城花事,醉染夏光。夏天的洛阳,风里都飘着甜香。当第一缕晨曦吻醒洛河两岸,牡丹便抖落枝头的露珠,在千年古城的街巷、园林次第绽放。这座被武则天赋诗赞美的神都,此刻化作一座浮动的胭脂城,每一片花瓣都在诉说着盛唐遗韵与夏日深情。</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初入神州牡丹园,便撞进一片花的海洋。千亩牡丹肆意舒展着腰肢,粉白的花瓣层层叠叠,似云絮坠入凡尘;深红的花蕊凝着金粉,像少女点绛的唇;墨紫色的花朵低垂如绸缎,在阳光下泛着神秘的幽光。微风拂过,花浪翻涌,暗香浮动,恍惚间竟分不清是自己踏入了画境,还是花魂游入了人间。</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俯身轻触牡丹花瓣,指尖传来丝绸般的触感。那些看似张扬的花朵,实则藏着细腻的温柔。花瓣边缘微微卷起,像精心裁剪的裙裾;花心处细密的纹路,仿佛记载着千年的光阴故事。凑近细嗅,甜香中带着一丝清冽,不似玫瑰浓烈,却自有让人沉溺的魔力。每一朵牡丹都是天地孕育的精灵,用最饱满的姿态诠释着生命的热烈。</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漫步在神州牡丹园,繁花似锦,游人如织。老人们手持相机,专注地捕捉花朵的每一个细节;孩童们穿梭在花丛间,银铃般的笑声与花香一同飘散;情侣们依偎在花树下,让牡丹见证他们的甜蜜爱情。这座因牡丹而闻名的城市,此刻正上演着最动人的生活画卷。</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驻足在魏紫花丛前,眼前的景象令人屏息。这株有着“花后”美誉的牡丹,层层花瓣如堆叠的云霞,花心处泛着神秘的紫色光晕,端庄大气中透着几分妩媚。相传它是樵夫魏仁博精心培育的品种,历经数代人的心血才得以流传,此刻静静绽放,恰似一位身着华服的贵妇,在时光深处优雅伫立。</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不远处,姚黄牡丹开得明艳夺目。金黄的花瓣在阳光下熠熠生辉,如同将鎏金揉碎了撒在枝头。这被誉为“花王”的牡丹,曾是宫廷贡品,承载着无数文人墨客的赞誉。宋代诗人欧阳修在《洛阳牡丹记》中写道:“姚黄者,千叶黄花,出于民姚氏家。”此刻站在花前,仿佛穿越千年,与古人一同沉醉在这盛世芳华之中。</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暮色渐浓,牡丹在夕阳的余晖中染上一层暖橘色。花瓣上的露珠折射出细碎的光芒,仿佛将满天星辰都揉进了花蕊。回望这片花海,突然懂得为何古人说“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它不仅是一种植物,更是洛阳的灵魂,是千年岁月沉淀下来的文化符号。</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离开时,衣袂间还残留着牡丹的香气。这座与牡丹共生的城市,早已将花的风骨融入血脉。牡丹开时,洛城便成了诗,成了画,成了所有人心中最美的春天。而那些绽放的花朵,将继续在时光里摇曳生姿,诉说着永不停歇的花事传奇。</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洛阳,一座历史悠久的城市,有着很多故事。当然,来了洛阳,少不了要品尝当地的美食。洛阳水席是当地的特色美食之一,以独特的风味和制作工艺而闻名。为什么叫水席呢?因为这些菜是用汤汁做的,像水一样,一道一道端出来,一桌席,就是一桌‘水’。水席的菜,可真多(8个凉菜、13个热莱)!洛阳水席啊,那可真是一场舌尖上的狂欢!就像过年一样热闹非凡!你看那一道道菜品,不就是一场美味的盛宴吗?比如牡丹燕菜,简直是艺术品!洛阳水席呀,简直是吃货的天堂!每一道菜都像是精心雕琢的宝石。比如说水席中的八宝饭,很香甜糯软的。洛阳水席,真的是太独特啦!就好像是洛阳城的一张名片。</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水席结束,夜幕降临,</span><b style="font-size:20px;">洛邑古城</b><span style="font-size:20px;">更显得宁静古朴,灯火阑珊,朦胧的夜色掩映着古老的建筑,令人陶醉,走逛古城去。</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我们漫步在洛邑古城的街头巷尾,到处都有杨贵妃的丰满亮丽身影,让我们仿佛置身于古代画卷之中,青石板路,古朴的门扉,每一处都留下历史深深的烙印。</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洛邑古城的美,不仅在于它的古老和沧桑,更在于它所承载的历史和文化,这里的一砖一瓦都充满了生命和灵性。</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随着夜色逐浓,该回宾馆休息了。这一日的少林寺、龙门石窟、洛阳牡丹园之旅也步入尾声。我们从禅宗祖庭的静谧,到石窟艺术的震撼,再到牡丹花海的浪漫,每一处景观都给我们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这段旅程不仅是视觉的盛宴,更是一次心灵的洗礼。虽然身体或许疲惫,但内心却无比充实。期待明天踏上老君山的旅途,探索更多未知的美好 。(2025.4.16.)</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