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天文跟人文是一种对应关系,我们的祖先以天文来指导人文活动,最典型的就是指导农业生产,体现了“整体性”和“天人合一”的思想。二十四节气是我们的祖先根据地球围绕太阳运行的轨迹,即古人讲的黄道,来划分的时间单元。</p><p class="ql-block"> 节气歌谣: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p><p class="ql-block"> 立春:节气开始为节气,中间为中气。古人又把五天称为一候,三候就是一个节气,立春的三候为:第一候是东风解冻,第二候是蜇虫始振,第三候是鱼陟负冰。立春表示冬天将要过去,春天将要到来。</p><p class="ql-block"> 从中医来讲,立春对应的是木,五脏里对应的是肝,立春前后饮食要少吃酸,多吃甘,加些辛,比如山药、红枣,吃春饼就是健脾养肝,多到户外活动,不能生气,不能急躁,因怒伤肝。</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雨水:河图洛书讲“天一生水”,雨水是春天到来的保障,雨水包含了木、水、火。雨水的三候为:第一候獭祭鱼,第二候是鸿雁来,第三候是草木萌动,天地俱生,万物已荣。</p><p class="ql-block"> 雨水后正式进入了春季,要夜卧早起,生活的节奏要对,吃饭时要想吃饭,睡觉时要能睡着,否则吃饭睡觉的节奏就乱了。</p><p class="ql-block"> 春三月,特别是雨水左右,最关键的是保脾,因为肝在春天很旺,肝克土,就是肝太旺的话会伤脾胃,就要给脾胃以力量,就要保持心情舒畅来保肝,肝的天敌是愤怒,脾的天敌是过度思虑,那就要读能让我们放松放下的书箱,比如经典,让恐惧消失,安全感就到来了,安全感一到来,肝就回到一种纯自然的状态,所以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在道法自然方面中华文化可谓是登峰造极。</p><p class="ql-block"> 生活方面,人们一定要遵从《黄帝内经》讲的最关键的三句话,“起居有常,食饮有节,不妄作劳”。</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中华文化是一个让我们保持和维护精气神的文化,所以古人讲,一个人精足不思欲,气足不思食,神足不思眠。</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