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往昔峥嵘岁月 传薪火共话初心

白水5716

<p class="ql-block">  红色基因,是历史的烙印,是信仰的坚守,是血脉的传承,是精神的火炬。更是使命的担当。代代相传,永不褪色。</p> <p class="ql-block">  2025年4月22日中共晋城市城区<span style="font-size:18px;">开发区街道国企退休党委</span>83名党员在书记李永刚的带领下,“忆往昔峥嵘岁月,传薪火共话初心”为主题的党日活动正式启程。</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在这即将奔赴承载着民族希望的“延安”的路上,我们仿佛能听到当年的号角声穿透时空。延安:中国革命的摇篮;延安:无数先辈用理想和生命铸就的精神高地!让我们循着历史的足迹重走初心之路,用歌声传承红色基因,凝聚奋进力量。</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李永刚书记亲自带领大家用最炽热的心声,唱响铭刻在每个中国人心中的时代强音——《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p> <p class="ql-block">  大家怀揣炽热的向往,一路高歌《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奔赴延安。</p> <p class="ql-block">  第一站,我们来到了习主席曾经下乡的地方——梁家河。</p><p class="ql-block"> 红色教育,党课学习从这里开始:</p> <p class="ql-block">  2015年春节前夕,习近平再次回到梁家河看望父老乡亲。他动情地说:“人生,我的第一步迈出来,就是到咱们梁家河,在这里选择了我的道路。我从那个时候就说,今后如果有条件有机会,我要从政,要做一些为老百姓办好事的工作。”</p> <p class="ql-block">  看着知青旧址窑洞,耳边似乎回响起知青们当年的歌声。唱出的是青春的激情,唱出的是理想的执着。在这片黄土地上,他们曾播下希望的种子,用汗水浇灌,用青春守望,最终收获了属于自己的果实。</p> <p class="ql-block">  从黄土地走来,习近平的心中,人民始终放在最高位置。劳动底色铸就公仆本色,人民情怀任岁月磨洗不改。</p> <p class="ql-block">  踏入梁家河这片古老的土地,仿佛穿越了时空的隧道,回到了那个激情燃烧的岁月。4月的延安,春回大地,万物复苏,阳光透过稀疏的云层,温柔地洒在蜿蜒的泥土路上,每一粒尘土都似乎承载着厚重的历史与故事。</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沿着这条被岁月磨砺的泥土路前行,我的脚步不由自主地放轻,生怕惊扰了那些沉睡在记忆深处的青春梦想。路旁,柳树轻摆,如同当年知青们轻柔的发梢,在微风中诉说着那段不朽的年华。</p> <p class="ql-block">  梁家河的窑洞,一排排,一列列,静静地伫立在山坳之间,它们是历史的守望者,见证了无数青年的汗水与泪水,也见证了那份对理想的执着追求。</p> <p class="ql-block">昔日知青志满怀,</p><p class="ql-block">梁家小院留情怀;</p><p class="ql-block">党徽闪闪初心映,</p><p class="ql-block">拍照留念寄长怀。</p> <p class="ql-block">梁家河畔党旗扬,</p><p class="ql-block">83名党员志铿锵;</p><p class="ql-block">合影定格奋斗影,</p><p class="ql-block">砥砺前行谱新章。</p> <p class="ql-block"> 第二站,我们来到了无限向往的延安宝塔山。宝塔山,位于陕西省延安市宝塔区,是延安市的标志性建筑,宝塔山占地面积360000平方米,海拔1135.5米,为周围群山之冠。</p> <p class="ql-block">  巍巍宝塔山,滚滚延河水。今天,我们终于踏上了延安这片红色的热土,追寻革命先辈的足迹,感悟穿越时空的精神力量。</p> <p class="ql-block">  宝塔山在中国革命历史中扮演了重要角色。1937年,中共中央进驻延安后,宝塔山成为革命的中心和象征。它见证了中国革命从艰难困苦走向胜利的过程,激励了一代又一代的革命志士。宝塔山不仅是建筑艺术的瑰宝,更是当地百姓心中的信仰象征,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文化与红色记忆‌。</p> <p class="ql-block">宝塔巍峨入碧天,</p><p class="ql-block">83名党员志相连。</p><p class="ql-block">镜头定格峥嵘影,</p><p class="ql-block">薪火相传初心见。</p> <p class="ql-block"> 第三站,我们来到了延安革命纪念馆。</p><p class="ql-block"> 延安革命纪念馆,是一个充满传奇色彩的地方,就像一本厚厚的史书,每一页都写满了故事。</p> <p class="ql-block">  走进纪念馆,里面的陈列就像是一幅幅鲜活的画卷。那些老照片,有些已经泛黄,上面的人像却依然清晰。看着毛主席和其他革命先辈的照片……心中不由得赞叹,伟人啊!好了不起啊!他们就像是一群超级英雄,在那个黑暗的年代,带领着全国人民寻找光明……</p> <p class="ql-block">第一单元:为实现和平民主而斗争</p><p class="ql-block"> 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革命进入光明与黑暗两种命运、两个前途决战的新时期。针对国民党统治集团抢夺抗战胜利果实和消灭人民革命力量的企图,中国共产党提出和平、民主、团结的建国方针,放手发动群众,坚决保卫人民的抗战胜利果实,与国民党进行和平谈判,力争实现和平建国,建设一个独立、自由、民主、统一、富强的新中国。</p> <p class="ql-block">第二单元:以自卫战争粉碎国民党军队的全面进攻</p><p class="ql-block"> 全面内战爆发之际,中共中央清醒地估计国际国内形式,及时确定了以自卫战争粉碎国民党军队进攻的方针,领导解放区军民开展自卫战争,实行内线作战,集中优势兵力,大量歼灭国民党军队的有生力量,粉碎了国民党军队的全面进攻,促进中国革命高潮的到来。</p> <p class="ql-block">第三单元 转战陕北 实现中国革命战争的历史转折</p><p class="ql-block"> 从1947年3月开始,国民党军队在全面进攻受挫的情况下,集中兵力对陕北和山东解放区进行重点进攻。3月18日,中共中央主动撤离延安,转战陕北,在黄土高原的土窑洞里指挥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人民解放战争。</p> <p class="ql-block">第四单元 夺取全国胜利</p><p class="ql-block"> 经过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人民解放军在战略决战中取得了伟大胜利,奠定了全国胜利的坚实基础。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华民族的历史掀开了崭新一页!</p> <p class="ql-block">  全体党员身姿挺拔、神情庄重,在鲜红的党旗下高举右手齐声铿锵有力地重温入党誓词,誓言声声回荡,彰显着坚定如磐的初心与矢志不渝的信念。</p> <p class="ql-block">  83名党员汇聚于此,在纪念馆的见证下,以合影留存这意义非凡的瞬间,每个人眼中闪烁的光芒,是对党的忠诚,也是继续前行的信念。</p> <p class="ql-block">  第四站 我们来到了庄严肃穆又生机勃勃的杨家岭,革命旧址静静屹立,新时代的活力与之交融,勾勒出别样的风采。</p> <p class="ql-block">  七大会址是革命征程中的一座丰碑,斑斓的墙壁铭记着风风雨雨的岁月。在这里,凝聚全党智慧,制定宏伟纲领,为民族解放指明方向,至今仍散发着震撼人心的力量。</p> <p class="ql-block">  1938年11月至1943年10月间,毛主席在此居住和工作。</p><p class="ql-block"> 在此期间,毛主席开始思考建立中国化、民主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问题,提出要“废止洋八股”,而代之以新鲜活泼的、为中国老百姓喜闻乐见的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还对当时的文艺……进行了指导,领导了整风运动……会见了重要人物……</p> <p class="ql-block">  站在毛主席旧居前,几孔质朴的窑洞静静伫立,岁月的痕迹无声诉说着往昔,简陋的陈设,是毛主席艰苦奋斗的见证。</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作为党员的我们参观至此,深深领悟到先辈的伟大与不易,更坚定了传承红色精神,为人民服务的信念,誓要在新时代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继承遗志,砥砺前行!</p> <p class="ql-block">  1940年3月26日,周总理回国回到延安后即住在此处。1944年10月前往枣园。在此期间,推动整风运动,写出了七条《我的修养要则》为整风运动的深入开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掩护、帮助、扶养了许多烈士遗孤,为革命事业保存了有生力量……</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走进周总理杨家岭旧居,一孔窑洞、一盏油灯,承载着那段波澜壮阔的岁月。总理在此为革命殚精竭虑,在困境中坚守信仰,在斗争中彰显智慧。这份精神力量深深震撼着我们,激励着我们,我们虽然已经退休,但党员的义务不能丢,我们一定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在日常生活中,时时刻刻以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保持政治定力,在大是大非面前旗帜鲜明。</p> <p class="ql-block">  1938年11月至1947年3月,朱总司令在此居住和工作。在此期间,主要领导大生产运动,指挥军事斗争,推动军事理论建设……</p> <p class="ql-block">  参观延安杨家岭朱老总旧居,心灵受到强烈洗礼。朱老总在旧居中度过的时光,承载着对党和人民都无限忠诚。这方小小的天地,见证了他为民族解放事业倾注的心血。作为党员的我们,一定要以朱老总为榜样在新时代传承红色精神,砥砺前行,为党和人民的事业贡献自己微薄的力量。</p> <p class="ql-block">  1938年11月至1947年3月,刘少奇在此居住和工作。在此期间,刘少奇为中国革命事业作出来诸多重要贡献。写下了《论共产党的修养》及《论党内斗争》等著作,对加强党员队伍建设,提升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具有深远影响。</p> <p class="ql-block">  站在刘少奇旧居前岁月的痕迹在土窑上静静沉淀。这里的一桌一椅,一床一被,看似寻常,却都见证过刘少奇为党和人民事业日夜操劳的身影。作为我们已经退休的党员应该学习刘少奇始终把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发挥自身优势,关心邻里,积极参与社区志愿服务,为群众办实事、洁难题,为青少年讲述红色故事等……以实际行动践行党的宗旨。</p> <p class="ql-block">  最后一站,我们来到了充满红色记忆的枣园,这里绿树成荫,古朴与生机交织,漫步其中,处处都你感受到那段波澜壮阔历史的厚重,让人思绪万千。</p> <p class="ql-block">  怀揣敬仰与期待,我们走进了枣园。这里的每一寸土地,都铭刻着峥嵘岁月;每一处遗迹,都述说着不朽的传奇。</p> <p class="ql-block">  1944年9月8日,在延安枣园后院的干河沟上,一场追悼会庄严肃穆地举行。会场之上,悬挂着毛主席亲笔题写的挽联“向为人民利益而牺牲的张思德同志致敬”。</p><p class="ql-block"> 毛主席在追悼会上发表了“历时一个半小时”的讲话,即是著名的《为人民服务》。后来,讲话内容经整理发表,“为人民服务”成为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和行动指南,激励在一代代又一代共产党人不忘初心,为人民幸福不懈奋斗。</p> <p class="ql-block">  枣园的阳光洒落,83名党员在伟人像前定格下庄重瞬间。身后的历史丰碑于眼前的身影交相辉映,这一刻,是跨越时空的精神对话,更是初心使命的薪火相传。</p> <p class="ql-block">  枣园的风轻拂发梢,女党员们以柔肩担使命,在岁月沉淀的热土上留下倩影。她们眼眸含光,是对革命先辈的深切追思,更是讲“为人民服务”信念深植心底的铿锵誓言。</p> <p class="ql-block">  主题党日延安行活动圆满落幕,我们循着革命先辈的足迹,回望烽火岁月里的赤诚初心,每一处旧址,每一段故事,让“忆往昔峥嵘岁月”感怀在心中激荡。我们服务团队始终践行“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从点滴细节到全程陪伴,以行动传递信仰的温度。薪火相传,使命在肩,这段旅程不仅是对历史的追寻,更是初心的唤醒与延续。愿我们带着这份收获与感受,将红色精神融入日常,在新时代的征程上共话初心,勇担使命,让信仰之光照亮前行之路!</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