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01347 回老家扫墓的第1天

无人知道的小草

<p class="ql-block">  2025.04.04 星期五 阴 宾阳</p><p class="ql-block"> 总日记:1347篇 2025第094篇</p> <p class="ql-block">  清明节作为我们晚辈对祖先的祭祀节日在中国已经有2000多年的历史了,但是国家一直没有给清明节安排有法定节假日,也就是说以前的清明节是不放假的,自从2008年开始,就有了清明节法定节假日。清明节的法定节假日本来只有一天,但是国务院为了满足广大民众的出行需求,通常会把周六和周日和清明节调整到一起。今年的清明节刚好和周六周日连在一起,所以根本就不用调整。</p> <p class="ql-block">  自从有了清明法定节假日以后,我每年都会回老家去扫墓,刚开始时是一个人回去,接着就是两个人回去,最后呢就是三个人回去,到最后是四个人回去,也就是一家四口了。我们老家扫墓还有蛮多规矩的,也就是说清明节的第一天必须先祭扫我们最老的祖宗夫妻俩,我们最老的祖宗启祥公到我这一代已经过去了12代,大概有将近300年的历史了。每年的清明节这天,几乎所有的族人都会携老带幼浩浩荡荡前往祭扫,人数最多的时候有将近1000人,场面真是非常震撼,想起最隆重的那些年光鞭炮都要燃放将近两个小时,祭拜完以后还会在那里吃东西。这些年随着人们水平的不断提高,生活节奏的加快和异地工作学习的关系,可能传统观念也有所改变,祭扫活动慢慢变得没那么隆重了,而且去的人也少了不少。</p> <p class="ql-block">  今年的清明节天气不错,天气晴朗而且没有很大的太阳,不像那首诗写的那样: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路断魂。今天我们主要去扫的祖先有两位,一位是我们最老的祖宗彭启祥公太,另一位是彭启祥公婆陈氏。我们去扫墓时一般会准备一只煮熟的鸡、一块煮熟的猪肉、酒、水果、香纸、蜡烛、鞭炮等等!下午2:00我们就把该准备的东西准备好了,然后我们首先去扫启祥公的墓。启祥公的墓在一个不太高的土岭上,离我们家大概有十几公里远,我们绝大多数的人都会骑电瓶车去扫墓。当我们到坟墓前已经有几十号的族人在那里忙碌了,他们主要是将坟墓的前后左右上的杂草清理干净,然后摆上祭品,焚烧香、蜡烛和冥币等等,同时还要举行祭拜仪式。等到香和蜡烛燃烧过半的时候,大概十几二十分钟,这时可以把祭品收走了,因为要在坟墓上放鞭炮,如果不拿走祭品的话,放鞭炮时很容易把那些泥沙或鞭炮残渣弄脏祭品,然后开始放鞭炮,因为气候比较干燥,放完鞭炮后还要再三确保人走火灭,杜绝因扫墓而引发火灾。</p> <p class="ql-block">  我们祖宗的坟墓大多都不在一起,有的远一点的相隔几十公里,启翔公公太和启祥公婆太的坟墓就相隔十几公里,当我们来到启祥公婆太的坟墓时大部队已经撤离了。就像我前面说的,按照原来的惯例,不管你去哪里扫了墓,最终都要来到启祥公婆太坟墓这里集合,然后在那里吃掉带去的祭品,接近千人在那里吃东西的场面已经一去不复返。以前扫墓是有一套虽然不成文,但是有一定步骤、有一定程序的。现在扫墓都是嘻嘻哈哈、有说有笑走个过场而已,也许这就是时代进步后留下的悲哀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