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三星堆遗址是我国西南地区迄今所知规模最大、延续时间最长的先秦时期古城古国遗址。三星堆遗址占地面积约为1200公倾,大约是1500个标准足球场的大小,目前所挖掘的范围不足其全部体量的千分之二。1986年至2019年,三星堆先后发现八个祭祀坑,出土珍贵文物近2万件。祭祀坑出土的青铜雕像蔚为大观,是三星堆青铜文化重要标识之一。三星堆精美绝伦的文物群,是古蜀先民精神世界的生动写照。礼敬天地的美玉、造型独特的神坛、纵目千里的面具、人鸟合一的神像、翱翔中的凤鸟、达地通天的神树,深藏着对天地神祇、自然万物的无比虔诚,展现了古蜀先民浪漫的想象力和非凡的创造力。</p><p class="ql-block">南京锦创书店这次举办的“奇遇三星堆,沉浸式探索体验展”所展文物虽非是出土文物原件,但都是三星堆博物馆官方授权的馆藏文物复刻品,也正因为如此,我们才得以如此近距离地观看这些器物的细节和完整样貌。</p> <p class="ql-block">黄金面具。2021年出土于三星堆遗址祭祀区三号坑,宽37.2厘米,高16.5厘米,重约100克,眉眼镂空,两耳轮廓圆润,鼻梁高挺,嘴形大而微张,造型威严神圣,是目前三星堆遗址考古发掘中出土最完整的一件金面具,也是目前中国保存最完整的商周时期金面具。</p> <p class="ql-block">铜纵目面具。蚕丛,是古蜀国最早的君王,据说他长有一对“纵目”,即眼睛如螃蟹般向前突出,而三星堆遗址中就出土了青铜纵目面具,面具的眼珠呈圆柱状长长地延伸出去,被认为是其所崇拜的先祖的形象,可能就符合了蚕丛王“纵目”的特征。而也有学者认为“纵目”可能是由于甲亢引起的眼球突出,古人不了解这种疾病,认为是神性的象征,便作为是一种“圣人异象”。</p> <p class="ql-block">青铜大立人像既具王者之风,又有大巫之仪,应是集神、巫、王身份于一体的古蜀国最高统治者的形象。</p> <p class="ql-block">戴金面罩青铜人头像。青铜人头像为平顶,头发向后梳理,发辫垂于脑后,具有浓郁的地方民族发式风格。金面罩用金皮制成,大小、造型和铜头像面部特征相同,眼眉部镂空,制作精致,给人以权威与神圣之感。</p> <p class="ql-block">各种造型的青铜人头像。青铜人头像造型生动、内涵丰富,头冠、发型和服饰各异,是当时族群构成与等级秩序的反映。</p> <p class="ql-block">青铜扭头跪坐人像</p> <p class="ql-block">青铜顶尊跪坐人像</p> <p class="ql-block">青铜神坛。青铜神坛是三星堆最神秘的青铜器之一,神坛可大致分为3层,青铜神坛底座、青铜神兽和青铜顶坛人像。该器或是第一次完整展示当时的祭祀场景,反映了三星堆时期重大仪式活动中不同职能人员的分工以及他们的宗教观念。</p> <p class="ql-block">鸟在古蜀信仰中占据重要地位,三星堆青铜器中有大量鸟形象,它们或是祖先的化身,或是太阳的象征,或是沟通人神的使者。</p> <p class="ql-block">陶猪</p> <p class="ql-block">太阳形器</p> <p class="ql-block">万物有灵是古代先民的普遍信仰。三星堆文物中,有神树、虎、蛇、牛、羊、猪、鸡、鸟、鱼、蟾蜍等动植物造型及太阳形器,反映了古蜀人对大自然的尊崇及世间万物的敬畏。</p> <p class="ql-block">青铜虎形器。中国有着悠久历史、分布广泛的虎崇拜现象。三星堆的金箔虎形饰、青铜虎形器、青铜龙虎尊石虎等器物,表达了古蜀人对力量的崇拜。</p> <p class="ql-block">青铜龙柱形器。龙在中国早期图腾崇拜中占有重要地位,三星堆出土文物中有大量造型各异的龙形象,如青铜龙柱形器、青铜爬龙器盖以及攀附在神树上的青铜龙等,表现了古蜀人对龙的崇拜。</p> <p class="ql-block">青铜神树。三星堆出土了大量神树残件,包括树座、树干、树枝、花果、枝头立鸟等构件。另出土众多青铜铃、青铜挂件饰、金箔饰片,可能是神树上的装饰物件。</p> <p class="ql-block">高科技使文物活起来,青铜大立人跟随参观者舞动充满乐趣</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