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南行——寻奇探幽云水谣

行者无疆

摄影 制作:行者无疆 云水谣古镇位于福建漳州市南靖县,原名长教村。<div> 2005年,该地因成为电影《云水谣》的主要取景地而名声大噪。随后,当地政府为发展旅游事业,改称为一个富有诗意的名字——云水谣古镇。</div><div> 这儿是世界文化遗产福建土楼的重要组成部分,辖区内拥有多座土楼。其中的和贵楼、怀远楼于2008年7月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小镇内保存有福建省内最高、最大、最集中的百年榕树群,同时还保留有百年老街、千年古道等著名景点。</div><div> 踏入古镇,那铺满卵石幽长的古道、郁郁葱葱的百年老榕树、巍峨神奇的土楼民居、穿村而过的潺潺溪流,还有那环绕四周的绿树青山,无不给人们以幽静超然的感觉。其优美的自然景观和丰富的人文资源,使云水谣古镇焕发着迷人的风采,让游人一下子就喜欢上了这个地方。</div> 云水谣古镇。 古树、栈道、楼阁相映成趣。 这古榕树已有617年的树龄(有标牌)。依然枝繁叶茂。 这棵古榕树树龄672年。亦是盘根错节、挺拔虬劲。 这两棵古树相距百米,却是枝叶相连,相扶相依,被称为“夫妻树”。 游人纷纷在此留影。 在古栈道的中段有十多棵几百年树龄的古榕树群。它们风姿绰约,青翠迷人。 穿村而过的小河。 小河漫水桥。 这秋水阁和水车是拍电影时新设置的。尔后保留下来,成为了一景。 小镇美景。 又是一棵古榕。 小镇中的古榕树都是小叶榕。不长胡子的(没有气生根) 大水车。 古镇中的一座寺庙。极具闽南风格。 华丽的挑檐翘角。 偶遇一队游学的中学生。 历史悠久的古栈道。 建在小镇上的土楼博物馆。 土楼入口处。 这是一座方型土楼。据说方形土楼比圆形土楼建造难度要大。 土楼中央是一座提线木偶小戏台。 楼内院子的一侧摆放着许多陶制品。标牌上写着“瓦猫”。大概是建筑物上的一种饰品。 憨态可掬的“瓦猫”。 这瓦猫可谓花样繁多、形态各异。 这是一座四层方形土楼。 游人可登楼逐层参观。 整座土楼好像被布置成了一个民俗博物馆。 陈列着许多当年人们生活物品。 土楼的最上层拐角处都建有探出的阳台(瞭望台)。可向外探望。 在土楼的窗户里向外张望。 在土楼博物馆遥看“怀远楼”。 怀远楼建于1905-1909年,占地1384.7平方米,是建筑工艺最精美、保护最好的双环圆形土楼。2006年5月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怀远楼入口。 怀远楼坐北朝南,占地1384.7平方米,高4层,14.5米,每层34间,共136间。 楼中央的祠堂。 从双环圆形土楼向大门望去。 时近徬晚,灯光渐渐亮了起来。 小镇上的民宿。 溪流潺潺,红灯高悬。 这儿是云水谣,另一座著名土楼——和贵楼。也被列入了世界文化遗产。 介绍说:它建于清雍正十年(1732年),占地面积1298.8平方米,总投资一万五千两银子。 介绍说:它是已知所有福建土楼里,个头最高的方楼。还有许多令人称奇的地方:<br>一、它是建在沼泽地上的土楼,整座楼像一艘大船停泊在沼泽地上,虽历经200多年仍坚固稳定巍然屹立;<br>二是因为楼内有二口水井相距18米,却一口清亮如镜,水质甜美,另一口却混浊发黄,污秽不堪,被人称为"阴阳井。<br><br> 楼内其中的一口水井。楼内至今生活着简姓后人。 楼内一片长满青苔的水汪汪的空地。 和贵楼外景。 和贵楼不远处的一座方形楼。 下榻的一家民宿。 民宿的院落整洁幽静。 民宿附近的景色。 土楼伫立,溪水横流。 绿树青山,小河潺潺。 环境优雅的民宿。 登高俯瞰。 不知名的花儿。像一盏灯笼高悬。 小镇上随处可见的民宿酒店。 这花儿当地人叫“鞭炮花”。看上去很是相像。 小镇上的另一座土楼。 小镇民宿。 小镇内的茶园。 河畔的另一株大榕树。 镇内的一家餐饮酒店。 农家乐性质的餐馆。 小镇民居。 又是一棵不知名的花儿。风姿娇艳。 这是古镇上依旧保持原貌的一家古厝。门口挂着许多与艺术有关的匾牌。 听当地人说:一层的房屋称为“厝”,二层的房子称为“居”,三层以上称为楼。 前厅里挂着状元厝的匾牌。据说,这厝里曾经出过一名状元 通向小镇外的一条路。 站在路口远远望去,青山隐隐,桃花盛开,好一幅田园风光。 徬晚的云水谣。 幽静安逸,真是一个休闲养生的好地方 再看一眼大榕树。 别了,云水谣! 2025.04.24整理编辑于东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