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古智化寺,赏千年梨花》乙巳蛇年春拍于北京拍摄,编辑,制作:徐龙江设备:华为手机p 30 Pro文字:网上搜集整理

丛余龙江

<p class="ql-block">梨云香雪海,花影映春晖</p><p class="ql-block"> 智化寺,这座寺庙在历史上经历了多次变迁,但得以保留至今。每年春季的三、四月份,寺内的百年老梨树上,白色的梨花盛开,满树的花朵在微风中飘落,如同纷纷扬扬的雪花,给人以宁静和感慨之情。</p><p class="ql-block"> 智化寺的梨花因其清新脱俗和历史的沉淀,成为了北京春季不可错过的美景之一。游客在赏花的同时,也能体会到历史的厚重和文化的底蕴,这也是智化寺梨花闻名京城的原因之一。</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智化寺简介</span></p><p class="ql-block"> 北京市东城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p class="ql-block"> 智化寺,位于北京市东城区禄米仓东口路北,是北京市第一批古建文物保护单位,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p class="ql-block"> 智化寺由明初司礼监太监王振于正统八年(1443年)仿唐宋“伽蓝七堂”规制而建,初为家庙,后赐名“报恩智化寺”。智化寺经历了1900年“八国联军”的拆毁,民国时期,智化寺内的僧人只有靠出租房屋维持生计。20世纪30年代,智化寺京音乐广为流传,1957年,智化寺被公布为北京市第一批文物保护单位。1958年,北京市政府拨款整修智化寺,1961年,智化寺被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6年,国家文物局拨款全面整修智化寺,1992年,在智化寺原址成立了北京文博交流馆。</p><p class="ql-block"> 智化寺坐北朝南,其中轴线上依次分布有山门、智化门(即天王殿)、智化殿、如来殿(又称万佛阁)、大悲殿等主体建筑,总长278.8米,宽44.5米,方圆约1.24万平方米。</p><p class="ql-block"> 北京智化寺藏殿建筑梁架、斗栱[gǒng]、彩画、雕饰与造像完整,是一处难得的完整保留了明代空间特色的建筑遗存。</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历史沿革</span></p><p class="ql-block"> 智化寺始建于明正统九年(1444年),山门上有汉白玉横匾“敕赐智化寺”,“敕赐”意为皇帝御赐的寺名,“智化”寓意以佛的智慧普度众生。这里初为明英宗时期司礼太监王振“舍宅为寺”所建的寺院。后明英宗赐名“报恩智化寺”。王振一度权倾朝野,凭借执掌明宫司礼监的权力,大兴土木营建智化寺。明正统十一年(1446年)智化寺开始组建乐队,王振擅自把部分宫廷中的音乐移入寺院,用于寺院佛事和一些民间活动,自此智化寺音乐开始传承。清道光、咸丰年间,智化寺京音乐开始向外传授, 音乐演出曲目流传到成寿寺、水月庵、广济庵、南城关帝庙、夕照寺、普宁寺、火神庙等寺庙中,还一度流传到河北多地的寺院,智化寺逐渐成为北京佛教音乐的中心。</p><p class="ql-block"> 智化寺在经历了1900年“八国联军”的拆毁,寺院建筑更是残败,古柏被砍伐殆[dài]尽。民国时期,智化寺内的僧人只有靠出租房屋维持生计。日伪统治以后,寺内情况更加恶化,院内住着各种小生意人家,佛殿内经常停放棺柩。20世纪30年代,在北京20多个寺庙中均有智化寺京音乐流传,50年代,杨荫浏、查阜西等音乐学家发现智化寺京音乐,从此京音乐引起广泛关注。1957年,智化寺被公布为北京市第一批文物保护单位。1958年,北京市政府拨款整修智化寺,1961年,智化寺被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2年,北京智化寺文物保管所成立,1986年,国家文物局拨款全面整修智化寺,1992年,在智化寺原址成立北京文博交流馆,智化寺被赋予了新的历史使命。</p><p class="ql-block"> 1997年,智化寺京音乐赴台湾、菲律宾进行文化交流。2002年,北京市文物局对智化寺进行下架油饰。2003年,北京市文物局拨款修复元代经书、明代佛像,同年,智化寺乐队首次录制CD版京音乐《智化寺京音乐》,曲目十首,并举办了第一届北京地区博物馆人员科普培训班。2004年,智化寺修复了明代经书。同年,时任荷兰首相扬•彼得•巴尔克嫩德前来智化寺参观并欣赏智化寺音乐。次年,智化寺完成智化寺电路改造工程,并完成了智化寺固定陈列展览改陈项目以及智化寺藏梨园牌匾修复项目。2006年,智化寺京音乐被列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次年,寺院完成了室内彩画除尘保护工程,并且为了迎接第二年的北京奥运会,完成了馆内环境整治和古建危险部位的抢修工作。2009年,该寺庙完成了《智化寺》宣传画册的再版印刷工作,以及完成了“辉煌的成就 华彩的乐章—北京博物馆60年”展览,并成功举办第七届北京地区博物馆人员科普培训班。2010年,智化寺启动《智化寺文物保护整体规划》工作,并按照国家文物局“文物调查及数据库管理系统建设”标准,以及完成本馆珍贵文物数据录入及信息采集报送。</p><p class="ql-block"> 2012年10月,智化寺因古建修缮临时闭馆,此次修缮被列入《北京文物修缮保护利用中长期规划》2012年度修缮计划,是市政府每年投入10亿元用于文物保护专项资金所支持的重点项目之一。本次修缮工程也是智化寺历史上较大规模的一次修缮。主要对智化寺如来殿和万佛阁建筑的受损部分进行了修复;对建筑结构移位的部分进行了拨正归安;对彩绘剥落的地方进行了修补。</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