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图:郝雪云</p><p class="ql-block">文:刘正国</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江门,是我国著名的侨乡,最能体现侨乡历史文化特征的当数赤坎古镇。4月16日傍晚我们赶到了赤坎。赤坎古镇位于广东省珠江三角洲西南部经济开发区内,人口3万余人,海外华侨、港澳台同胞达9万余人。</p> <p class="ql-block">赤坎沿潭江而建,南岸是乡村,北岸则是城市,拥有全国规模最大、街面最连续、保存最完整的侨乡古骑楼建筑群,被誉为“令人震撼的中西建筑艺术长廊”,有“中国第五名古镇”之称。</p> <p class="ql-block">入夜的烟火秀表演大气、震撼,充满着对古镇往昔辉煌的无限自豪和对古镇美好前景的坚定信心,“赤坎,就是我们的家乡啊。我们一定要将它建设好!”这誓言、宣言铿锵豪迈,随绚丽的烟火在古镇的上空飘荡、盘旋,久久不散。</p> <p class="ql-block">紧随其后的是大型实景演出《归途》。该剧集中再现了一代代赤坎人历经艰险、漂洋过海,外出务工、经商、挣钱、回乡发展的艰辛历程,堪称赤坎的发展史、奋斗史,充满着悲欢离合、汗水和血泪。</p> <p class="ql-block">剧中男女主人公撕心裂肺地呼唤:“家豪,家豪啊,你说过要给我一个家的!”“淑珍,淑珍啊,我要回来!”让人揪心不已,终因归途中的一阵枪炮声,让日夜苦盼着的两位青年男女梦断大洋、生死永隔。</p> <p class="ql-block">“多少无定河边骨,俱是春闺梦里人”,怎不让人泪崩!尤其是背景墙上反复播放着的家书、银票影像和乡贤介绍,似乎浓缩了当年和当下无数中国人的人生轨迹:外出——挣钱——归乡,让人思绪凝重:这是人生,但也不应是人生的全部。</p> <p class="ql-block">赤坎古镇,作为著名的历史文化街区,整体开发、规模宏大、气势不凡,中西建筑琳琅满目、蔚为壮观,实为旅游拍照的绝佳之选:又古又洋、中西合璧的建筑触目皆是、数不胜数,每一处景观都想将其收入手机中,留作长久纪念。</p> <p class="ql-block">同是拍照,男女有别:男人拍风景,女性拍自己。留下一生中各个阶段最好的瞬间,尽量多拍一些好景中的自己,当是女性自爱的体现和追求。这恐怕是“喜欢拍照”女性的内心诉求。</p> <p class="ql-block">同行的四位女同学,虽花容月貌已有别于当年,但她们身上弥漫着的中年女性的娴静、自信、干练,是岁月静好沉淀出的另一种魅力,别具风采;加之,我们的女生身材好、衣着重品位,大姐大的范儿自带,很适合拍照,摆位和“咔嚓”时依旧引来不少人的瞩目、欣赏。</p> <p class="ql-block">到赤坎拍照:过瘾</p> <p class="ql-block">在拍照的中间,我们还觅得一处演出的舞台,夏同学走上舞台,情不自禁地演示了一段颇见功底的舞蹈动作;刘同学则激情放歌了《小白杨》的第二段,歌与舞共同为赤坎古镇游添色。</p> <p class="ql-block">赤坎,美景多,但游客用餐多有不便:门店少、餐食品种单一、上午开门营业时间较晚等。吃、住、行、游、购、娱旅游六要素中,吃被排到第一位,足见其重要,且丰富和独具特色的美食本身就是吸引游客的重要因素,望赤坎能在这方面有所改进和提高。</p> <p class="ql-block">最能体现江门历史文化特征的另一建筑群就是开平碉楼。游过赤坎古镇,随即赶赴开平碉楼。开平碉楼,位于广东省江门市开平市境内,是广府建筑之一,也是广府文化的代表之一。开平碉楼集居住、防御盗匪与防洪防涝功能于一体,融中西建筑艺术于一身,有古希腊、古罗马及伊斯兰等风格多种,造型各异,很少有样式重复的,被誉为“活生生的建筑艺术博物馆”。开平碉楼是中国乡土建筑一个特殊类型,是华侨文化的典型载体,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和艺术价值。</p> <p class="ql-block">开平碉楼为返乡华侨所建,屹立于田间地头,多为单栋独立,墙体厚实(可抗火攻与凿墙),窗户窄小且设铁栅、铁板门;四角建有“燕子窝”(角堡)和射击孔,可居高临下反击,防御用意明显。碉楼的顶部造型多样,包括中国式屋顶、古罗马式山花顶、穹顶、美国城堡式屋顶等,展现了丰富的艺术表现力。内部陈设保留了传统中式家具,如酸枝桌椅、坤甸或柚木板做的屏风,同时也有西方生活印记,如留声机、意大利玻璃屏风等。</p> <p class="ql-block">开平碉楼是华侨智慧与历史变迁的结晶,其建筑美学、防御功能和文化内涵共同构成了独特的侨乡传奇,承载着返乡华侨的家族记忆。</p> <p class="ql-block">开平碉楼,兴建于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既是返乡华侨用血汗换来的财富的象征,也是对故土当时匪祸猖獗的无声抗议,更体现出他们对太平盛世的强烈期盼。</p> <p class="ql-block">开平碉楼,由当初的集居住与防御功能为一体,发展为今天的融建筑文化博览和文化旅游于一身,是当年返乡华侨为后人留下的一笔宝贵遗产,他们值得人们致以由衷的敬意。</p> <p class="ql-block">赤坎古镇和开平碉楼,是广东华侨文化的重镇,更是旅居海外的华人情系故园、回报桑梓、叶落归根的生动写照;是当年返乡华侨令人感动的实际行动,也是对后来者的强烈启迪和昭示。</p> <p class="ql-block">4月17日晚,宿江门东站,准备次日返程。</p> <p class="ql-block">为了庆祝江门之行的完美收官,江门之行的总牵头、总协调邓同学当晚在酒店里点了几道菜、备了两瓶酒,男女同学齐上阵,巾帼不让须眉,边喝边聊、轮番推进,只喝得面红耳赤、相互逗乐打趣方才收兵。</p> <p class="ql-block">我们是当晚从酒店最后一批撤离的客人。酒桌上的邓同学举重若轻、从谏如流,从未让女生的敬酒落空,颇有大将风度,很得人心。</p> <p class="ql-block">夏同学拿得起、放得下,在带头举杯、积极营造气氛的同时,还兼顾着维持酒桌秩序、照顾不胜酒力的弱势群体。郭同学战斗力不俗,但进酒之前需经一番必要的交流,由于准备过程略有长度,颇让性急者着急。</p> <p class="ql-block">郝同学胃动力不足,凉的、油的、刺激性强的食物均慎重进食,每次举杯前,总要先搓揉几下肚子,既是心疼自己的胃,也是在提醒同桌的同学多多关照她的胃;但郝同学人大性直,轮着她喝时,仍会毫不犹豫地宁伤身体不伤感情,颇具男人风骨。</p> <p class="ql-block">吴同学有点儿低血糖,只要喝酒前备好小零食,人家一点儿也不含糊。</p> <p class="ql-block">笔者本人身有小恙,喝酒和乘车都是大家关照的对象,这样的待遇,有生之年头一次经历,每每让我感到不安。</p> <p class="ql-block">在由酒店返回宾馆的路上,夏同学搀扶着郭同学;在过马路时,刘同学也加入了搀扶的行列。一路上,兴高采烈地交流着,我们快乐着、我们晕着。</p> <p class="ql-block">抵达酒店大厅后,邓同学、郝同学外出,为第二天的进站上车踩点探路。邓同学在外出前将看护郭同学、吴同学、刘同学的任务打包交给了夏同学,夏同学是在自己也喝了酒后又承担起照看三位已有不同酒意、分处三室的同学,肩上的压力不小,让她很是担心和害怕。</p> <p class="ql-block">经历有些不同,记忆才会更加深刻。</p> <p class="ql-block">4月18日7:25,我们从江门东站启程返航,顺利结束“心手相牵走江门”。</p> <p class="ql-block">离别了江门,祝愿江门一切安好。</p> <p class="ql-block">分别,就是思念的开始。期待再相逢,把酒话桑麻……</p><p class="ql-block"> 刘 正 国 </p><p class="ql-block"> 2025年4月23日</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小贴士:心手相牵</p><p class="ql-block">心手相牵,是指心灵相通,手牵手共同前进,象征着亲密无间、相互扶持的关系。</p> <p class="ql-block">心手相牵,是一种情感的交融。当人们彼此理解、心灵相通时,他们的心就像是被一条无形的线牵引着,时刻相互感应、相互呼应。这种情感的交融存在于爱情、亲情、友情等人际关系中。</p> <p class="ql-block">心手相牵,是一种行动的承诺。手牵手,代表着共同前进的决心和承诺。在困难或顺境中,心手相牵的人们都会相互扶持,共同面对挑战,一起前行。这种承诺不仅仅是一种口头上的表达,更是一种行动上的体现。</p> <p class="ql-block">心手相牵,是一种精神的寄托。在人生的旅途中,我们会遇到各种困难和挑战,有时候我们会感到孤独和无助。但是,当有人与我们心手相牵时,我们就会感到一种精神上的寄托和支撑,这种寄托和支撑会让我们更加坚定自己的信念,更加勇敢地面对生活的挑战。</p> <p class="ql-block">总之,心手相牵是一种美好的情感,它代表着人与人之间的亲密无间和相互扶持。无论是在爱情、亲情还是友情中,心手相牵都是一种珍贵的情感纽带,让我们在人生的旅途中不再孤单。</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