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参观实录视频】</p><p class="ql-block">江苏淮安周恩来纪念馆</p><p class="ql-block">坐落于周恩来总理的故乡淮安区桃花垠畔,是全国首批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和国家二级博物馆。纪念馆于1988年3月奠基,1992年1月6日落成开放,邓小平题写馆名,江泽民、李先念等党和国家领导人题词。馆区占地40万平方米,其中70%为水面,由主馆、附馆、铜像广场、仿中南海西花厅等纪念性建筑组成,整体布局庄重典雅,融合传统与现代设计理念。</p> <p class="ql-block">淮南区简介</p><p class="ql-block">淮安区是江苏省淮安市的核心城区,地处京杭大运河、淮河入海水道与苏北灌溉总渠交汇处,总面积1452平方公里,常住人口约</p><p class="ql-block">120万。作为一代伟人周恩来总理的故里,这里不仅是全国历史文化名城,更以“名人、名景、名著、名菜”四大特色闻名,是长三角地区极具魅力的文旅高地和新兴产业枢纽。</p> <p class="ql-block">主馆高26米,分三层:底层为影视厅,通过影像资料展示周恩来生平;二层瞻仰大厅供奉4.7米高的汉白玉坐像,阳光透过穹顶直射像身,寓意“顶天立地”;三层观景台可俯瞰古城风貌。附馆呈“人”字形,象征周恩来崇高的人格魅力。馆内珍藏4万余件文物,包括周恩来最后佩戴的“为人民服务”纪念章、延安时期使用的皮箱、1972年接待尼克松时的大衣等国家一级文物,生动展现其“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公仆精神。</p> <p class="ql-block">展览以《人民总理周恩来》为主题,分“不忘初心、坚守信仰”“热爱人民、勤政为民”等六大板块,系统呈现周恩来从童年求学、旅欧建党到建国理政、外交风云的光辉历程。其中,亚非会议补充发言稿、亲笔书写的《党员守则》等文献,彰显其“求同存异”的外交智慧和清正廉洁的作风。馆区还设有岚山诗碑、海棠林等人文景观,与自然水景相映成趣。</p> <p class="ql-block">作为全国重要的红色教育基地,纪念馆年均接待游客超百万人次,已成为传承周恩来精神、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平台。其建筑与展陈设计荣获多项国家级奖项,被誉为“凝固的党史教科书”。</p> <p class="ql-block">西花厅简介</p><p class="ql-block">北京中南海西花厅是一座典型的晚清时期建筑位于中南海的西北角,原是末代皇帝溥仪1908年登基后 其父一摄政王载沣修建的摄政王府的西花园,后汐北洋时期的国务院,国民党统治时期的北平特别市市政府。</p><p class="ql-block">1949年中共中央进入北平后不久,周恩来移住西花厅,将其作为办公和生活的场所,为纪念周恩来诞辰100周年,经中共中央批准,在周恩来故乡淮安按一比一比例仿建了西花厅局部,并按周恩来。邓颖超生前工作和生活的场景原貌陈设,于1998年3月5日正式对外开放。</p> <p class="ql-block">《七律·周总理永远活在我们心中》</p><p class="ql-block">巨星虽陨浩气存,德范长昭天地痕。</p><p class="ql-block">毕生革命开日月,两袖清风励后昆。</p><p class="ql-block">沥血殚精筹国是,鞠躬尽瘁为黎元。</p><p class="ql-block">骨灰遍洒山河泪,亿万心灯照梦魂。</p><p class="ql-block">注解:</p><p class="ql-block">1. 首联以“巨星陨”喻总理逝世,“浩气存”凸显精神不朽,“德范长昭”总领全篇,奠定缅怀基调。</p><p class="ql-block">2. 颔联“开日月”化用“开天辟地”,概括总理投身革命、缔造新中国的功绩;“励后昆”强调其清廉作风对后人的激励。</p><p class="ql-block">3. 颈联“沥血殚精”“鞠躬尽瘁”化用总理生平,既写其治国操劳,又暗合“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初心,“黎元”直指人民,体现公仆情怀。</p><p class="ql-block">4. 尾联以“骨灰遍洒”呼应总理“死后不留骨灰”的遗愿,象征其与山河同辉;“心灯照梦魂”收束全诗,喻总理精神如明灯,永远照亮民族复兴之路,呼应“永远活在心中”的主题。</p><p class="ql-block">全诗融叙事、抒情、象征于一体,语言庄重而含深情,既缅怀总理的历史功绩,亦彰显其精神对当代的持久感召力。</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