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新韵七律</p><p class="ql-block">京畿重地天津市(之三) </p><p class="ql-block"> 2025年4月写于天津</p><p class="ql-block">百年学府滋才俊,异域风情汇卫城</p><p class="ql-block">科创天开春笋旺,锦屏绿地碧云升,</p><p class="ql-block">梧桐引凤精英聚,金岸逐潮骏业兴</p><p class="ql-block">渤海扬帆风正劲,鲲鹏展翅九天行</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译文:</p><p class="ql-block"> 天津,是中国近代教育的发祥地之一。中国近代第一所大学——北洋大学堂、第一套完整的私立教育体系——南开系列学校、第一所工业技术学校——北洋电报学堂、第一所法政专科学院——北洋法政学堂、第一所女子师范学校——北洋女师学堂等,均诞生在天津。</p><p class="ql-block"> 新中国成立以后,天津教育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逐步构建起比较完善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全市普通高校共有56所,其中,本科院校20所、高职院校26所、独立学院10所。在校大学生近的60万人,其中研究生6.8万人、本专科生52.3万人。 天津高等教育事业发展主要指标已达到或超过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如今的天津,教育已成为城市的一张亮丽名片。</p><p class="ql-block"> 下图为:天津智谷——海河教育园区</p> <p class="ql-block"> 天津大学,简称天大,坐落于天津市,学校创办于1895年10月2日,原名北洋大学,是中国第一所现代大学,开中国近代高等教育之先河。</p><p class="ql-block"> 天津大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高校,中央直管高校,中共中央指定的首批全国重点大学、首批国家“985工程”和“211工程”建设高校、“双一流”建设A类高校。</p><p class="ql-block"> 知名校友有张太雷 、茅以升 、马寅初 、徐志摩 、王正廷、蔡远泽 、刘仙洲 、魏寿昆等。</p><p class="ql-block"> 下图为:天津大学北洋园校区东门</p> <p class="ql-block"> 南开大学简称“南开”,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中央直管高校,是“双一流”、“211工程”、“985工程”建设高校 [32], </p><p class="ql-block"> 南开大学由严修、张伯苓秉承教育救国理念创办,成立于1919年。1937年校园遭侵华日军炸毁而南迁,私立南开大学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在长沙合并组建国立长沙临时大学;1938年迁往云南昆明,更名为国立西南联合大学;1946年回津复校并改为国立。新中国成立后,经历高等学校院系调整,成为文理并重的全国重点大学。</p><p class="ql-block"> 知名校友周恩来、曹禺、陈省身、姜立夫、吴大猷、张一鸣、张文中、黄仁宇、陈生玺等。</p><p class="ql-block"> 下图为:南开大学津南校区</p> <p class="ql-block"> 天开高教科创园简称:天开园。<span style="font-size:18px;">天开园是立足天津、面向京津冀、辐射全国的</span>以科技创新研发孵化为主的科技创新策源地和经济发展新动能的培育园区。 2023年5月18日正式开园 。</p><p class="ql-block"> 天开园在空间上着力构建“一核两翼”。天开高教科创园以南开区环天南医大片区为核心区,以西青区大学城片区为西翼拓展区,以津南区海河教育园区片区为东翼拓展区,在功能上形成以研发孵化为主的“一核”和以研发转化产业化为主的“两翼”,总面积达69平方公里 。</p><p class="ql-block"> 天开园“一核两翼”在市域范围呈现出辐射全市高校资源的总体格局,在京津冀地区形成了北京、雄安、天津三地人才技术信息汇聚的金三角。预计到2027年,引进孵化科技型企业累计近1000家,吸引高水平人才超过5000人 。</p><p class="ql-block"> 下图为:天开高教科创园园津南园科创谷</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