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季里的少年行

寒江雪

<p class="ql-block">广东的夏天总是伴着数不清的暴雨和闷热,趁着在公司躲雨的间隙,倒教人想起些旧时光景。那年在大学图书馆檐下躲雨的少年,仿佛正从记忆里走出来,带着些潮湿的书卷气。</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那时节正逢着所谓“中二”的年纪,总爱把生活里的挫折统统对照进古诗词里,仿佛不如此便显不出内心的丘壑。</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于是在刚上大一的时候,喜欢把《滕王阁序》“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里面的这两句骈文当座右铭。现在想来,其实那时哪里懂得“失路之人”的真味,不过是将高中课本里的平仄,当作了丈量世界的标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也许每一个大学生都是向往远方的,总觉得校园的围墙挡不住探索的脚步。在某年的暑假,我也决定独自踏上旅途,去见书本里的黄河,去触摸历史的明长城。指尖划过城砖的纹路,仿佛与岁月对话;黄河水在脚下奔腾,激荡着少年的胸怀。那些第一次的体验,像夏日的阳光,照亮了前行的路,让风发的意气在夏日的晴空下肆意生长。</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说来奇怪,那时候的雨水虽热也充沛,却几乎没有怎么影响到我,也没有辜负大学时期的自己。有过得去的成绩,坚持着的兴趣,以及一颗在不断磨砺下飞速成长的心。</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当然,我也少不了要感激那些为我照亮前路的人。一直支持我完成学业的父母,鼓励过我的老师、同学,和那些帮助过我的人。我也感谢大学的每一场雨,还有每一次不经意的遇见。是那些相遇,一点点构成了现在的我。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此刻隔着多年的雨幕回望,当年以为解不开的乱麻,原是命运织就的经纬。那些在雨季里埋下的种子,早已在时光里抽枝发芽——图书馆的旧书,成了我周末爱翻的典籍;远足的地图,化作相册里泛黄的剪影;就连当年背得烂熟的“萍水相逢”,如今也添了新的注脚:萍水相逢又如何?只要心是热的,总能在浊流里开出清莲;关山难越又如何?只要脚是动的,总能在绝壁上踏出小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雨不知何时停了,玻璃上映出了我眼角细纹,也好像照见了当年那个抱书避雨的少年。关山仍在,却不再是险峰;萍水依然,倒成了滋养记忆的池塘。或许真正的成长,便是从把古诗当镜子,到把日子过成诗——哪怕这诗里,总带着些雨水的潮气。</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