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摄南长街

智天敏

<p class="ql-block">3月15日是依伴与女儿的同一天生日,我们暂别魔都的喧嚣,到无锡度假休憩。眼望已有多年没来的“江南水弄堂”城市,所见整洁宽敞的道路,一派郁郁葱葱,建筑风格融入历史文脉与现代创新,处处透漏禅意,展现“太湖明珠”的独特魅力。</p> <p class="ql-block">下榻无锡太湖饭店</p><p class="ql-block">无锡太湖饭店的前身,是中国民族工业先驱荣德生先生创办的 私立江南大学。1952年,它被精心改造成外事接待的国宾馆,以其独特的魅力,曾接待60多位中外国家元首和各界名人。</p> <p class="ql-block">岁月更迭,如今这座园林酒店依然屹立在太湖之畔,被近千亩的绿海环绕,宛如人间仙境。</p><p class="ql-block">这里,可以感受到历史的厚重与文化的深邃;这里,可以享受到自然的宁静与和谐;这里,可以体验到生活的美好与多彩。</p> <p class="ql-block">大厅内种植高大的海藻树以及各种花卉,生机盎然。乍看还以为都是些仿真品呢,应了“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p> <p class="ql-block">饭店融入了江南园林的装饰风格。在大厅与走廊设计中,融入假山、流水、亭台等造园艺术。流水潺潺与周围的绿植相互映衬,营造出宁静雅致的氛围。</p> <p class="ql-block">大堂、餐厅和会议室等,在保留中式风格的基础上,融入了现代简约的设计理念。通道走廊的地面铺设光洁防滑的大理石瓷砖,装修风格简洁明快。</p> <p class="ql-block">在这里能欣赏到中国近现代画家、艺术教育家林风眠等多位画家的巨幅作品。</p> <p class="ql-block">室内装潢设计借鉴了中式古典园林的手法。采用木质的雕花屏风或者格栅进行空间的划分,增添了浓郁的中式文化氛围。</p> <p class="ql-block">倚靠八楼客房观景阳台极目远眺,远山之巅矗立一座三层宝塔,好奇之即立刻用手机定位查询,获悉远山为无锡梅园浒山。山巅之上念劬塔,是梅园的标志性建筑,建于1930年,由民族工商巨亨荣宗敬、荣德生兄弟为纪念母亲石太夫人八十冥寿而建,古朴中见清新,雄浑中见灵巧。夜晚,念劬塔在灯光的映照下熠熠生辉。</p> <p class="ql-block">真的“桃人喜欢”。</p> <p class="ql-block">初春的晌午,我们循着导航的指引,踏入无锡南长街。这条古运河畔的街巷,像被时光雕琢的琥珀,封存着江南的烟雨、吟唱着运河千年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没有北方集市的喧哗,也没有江南古镇的刻意雕琢,南长街的韵味,恰如茶汤中泛起的一缕茉莉香——淡而不散,悠远绵长。</p> <p class="ql-block">古运河畔的时光长廊</p><p class="ql-block">从清名桥头起步,沿着蜿蜒的青砖巷弄前行。桥身的朱漆斑驳,倒映在碧波中,仿佛一面历史的明镜。</p> <p class="ql-block">清名桥是南长街上的标志性建筑,更是无锡市区现存规模最大的古代石拱桥。上世纪八十年代,日本歌手尾形大作所演唱的《无锡旅情》、《清名桥》更使这里名声藉甚。</p> <p class="ql-block">运河古邑以古运河为轴,由寺、塔、河、街、桥、坊等众多景观组成特色环境,构筑成独具风韵的江南水弄堂。而始建于明代、飞架运河两岸的“清名桥”则是街区内的重要历史文化标志。</p> <p class="ql-block">清名桥为明代万历年间,寄畅园主秦燿的两个儿子捐资建造,因兄弟俩的大名分别是太清、太宁,因此各取一字叫做清宁桥。清康熙八年(公元1666年),无锡县令吴兴祚重建。道光年间,因讳道光皇帝的名字旻宁,改名为清名桥,俗称“清明桥”。咸丰十年(1860年),太平军兴桥毁,同治八年(1869年)重建,存址于故。桥拱旁原本各刻有一幅楹联,惟文革时凿去,再也无法辨认。</p> <p class="ql-block">桥下,运河水波不扬,一艘艘画舫静静停泊,一艘汽艇的身影在暮色中渐入画境。这里的运河不见波光粼粼,而有一种从容,水草随波轻舞,船笛悠扬,倒显出一番“小桥流水,枕河人家”的淡定。</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这里是央视总台“2025春晚”无锡分会场的主舞台。春晚的带动效应使得南长街在春节假期后依然人气爆棚,游客纷纷前往这里感受江南水乡的浪漫‌‌,人们在这里拍照打卡,享受节日的氛围‌‌。</p> <p class="ql-block">无锡分会场作为2025年春晚的四个分会场之一,展现了无锡的文化特色和城市魅力。舞台的保留不仅延续了春晚的热度,也为无锡的旅游和文化推广提供了重要平台。</p> <p class="ql-block">街道两旁连绵的老宅群,白墙黛瓦间透着斑驳的古意。不少门庭已改作茶馆、书店或手作工坊,却依然保留着原住民的生活痕迹——阳台上悬着晾晒的被单,石阶上的青苔在雨后泛着微光。原来,南长街的烟火,藏在每个人家门口的一盆花、一块砖缝里。</p> <p class="ql-block">运河古邑以古运河为轴,由寺、塔、河、街、桥、坊等众多景观组成特色环境,构筑了独具风韵的江南水弄堂。而始建于明代、飞架运河两岸的“清名桥”则是街区内的重要历史文化标志。</p> <p class="ql-block">南长街,无锡最具代表性的古运河畔老街,是摄影爱好者不可错过的视觉盛宴。无论是晨曦中的静谧光影,还是夜色里的桨声灯影,每一帧画面都诉说着江南的柔情与历史的沉淀。</p> <p class="ql-block">跨塘桥,又名“阳春桥”是无锡古运河贯城而过“水弄堂”文化景观其中之一的景观桥,与清名桥同在地处南长街区域。</p><p class="ql-block">古桥始建于明洪武初年,后在2001年被拆除。2007年5月南长区政府为凸显吴文化底蕴,保护清名桥历史文化街区的传统风貌,重建古桥。</p> <p class="ql-block">600年历史的古桥,从此轮奂重光,在跨塘桥上可观赏古运河的美景,相当惬意!</p> <p class="ql-block">南长街的凉亭见证了南长街的历史变迁,历经数百年风雨,依然屹立不倒。这些临水而建的水榭承载着过去的记忆,是研究当地历史、建筑风格和社会生活的重要实物依据。</p> <p class="ql-block">无锡人爱艺术是刻进骨子里的,只要有空间就会出现一幅幅看似随意的涂鸦画作。</p> <p class="ql-block">一堵原来斑驳的墙面则点缀一些3D立体效果的动物和静物,体现出创意涂鸦的互动性和娱乐性。</p> <p class="ql-block">横跨古运河古色古香的金塘桥洞中也能找到现代创意涂鸦的落脚点。</p> <p class="ql-block">继续沿南长街步行至金塘桥东桥,长近50米、宽17米、高6米的桥洞下,巨幅创意涂鸦壁画由左到右依次按照赤橙黄绿青蓝紫的顺序展开,选择城市生活和网络生活最流行的元素,在色彩和形式上给人强烈的视觉冲击和心灵的震撼。</p> <p class="ql-block">在南长街,不经意间回眸流金的岁月,即时恢复已消失的记忆。</p> <p class="ql-block">中国丝业博物馆建立在永泰丝厂旧址之上。该厂源自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无锡籍资本家周舜卿(即《雷雨》人物周朴园原形)与薛福成长子薛南溟合资在上海创办的永泰丝厂,后薛南溟于1926年将厂迁回无锡南长街,便就此设于稍后所建之大公桥堍。</p> <p class="ql-block">永泰丝厂生产的“金双鹿”牌白厂丝畅销欧美。薛南溟幼子薛寿萱又在1930年研制出二十绪立缫车,为国内首创。1949年后,改为国营无锡丝织二厂。2009年3月,在厂址上建成中国丝业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大公桥,系三跨钢筋混凝土桥,颇具近现代工业风味。</p><p class="ql-block">民国以后,南上、下塘两侧有十三家丝厂,往来丝厂工作之女工,靠乘船摆渡过运河。1929年,振艺丝厂一名女工在摆渡时不慎落水身亡,厂主许稻荪为平息事端,便集资建桥,荣德生知情后,亦襄赞建桥。这座架构在清名桥与跨塘桥之间的桥梁最终于1930年4月完工并定名“大公”。</p> <p class="ql-block">在南长街看到中华老字号“杨庆和”银楼的店招。出于好奇,上网查证是真的,是上海杨庆和银楼的连锁店。</p><p class="ql-block">杨庆和银楼是清代著名的老字号,起源于清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的上海(今黄浦区),曾为上海“九大银楼”之一,以铸造高纯度金银器物闻名‌。</p> <p class="ql-block">百年老店绣娘丝绸享誉天下,开了好多家分店了,这家店位于南长街上,面积不大,装修风格以中式为主,丝绸都是货真价实的,很多外国人都过来买,他们就相信这牌子。品种挺多的,包含衣服、帽子、包包等,商品质量有保证。特别是丝绸做的旗袍好看极了,美女们都喜欢。</p> <p class="ql-block">无锡惠山泥人厂门市部就开在南长街上。</p> <p class="ql-block">“惠山泥人”是中华老字号,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p> <p class="ql-block">自四百多年前的明朝,惠山居民制作泥人属家庭副业,在农闲时利用田里泥土捏制一些小花囡、小如意、小寿星、小佛像、叠罗汉、泥阿福以及鸡、狗、鹅等小禽兽摆摊售卖。</p> <p class="ql-block">传说较广的是明代大政治家刘伯温(1311年—1375年)首创了惠山的捏泥人。</p><p class="ql-block">朱元璋开国建立明朝。有一日,军师刘伯温到惠山巡查,发觉有王者气势,惠山又是龙山,恐有帝皇出世,将不利于明王朝的统治。为破惠山风水,以断龙脉,刘伯温就教老百姓在惠山脚下挖土取泥,将山土制成武将、捏作皇帝售卖,从此无锡再未出世皇侯将相。刘军师也没有想到,这一来,给世人留下了精美绝伦的惠山泥人,造就了一批擅长创作惠山泥塑的民间艺人。</p> <p class="ql-block">无锡泥塑的代表作——大阿福。</p><p class="ql-block">传说五百年前惠山脚下出现了一种青毛狮专食儿童,百姓为保平安拜神求仙,神仙化为金童玉女施法降伏。人们为感念神仙捏塑像取名阿福、阿喜,经历代名家创作形态各异的阿福。阿福、阿喜,是路路平安,家家幸福的吉祥象征,它们寄托了人们美好的愿望,收藏或赠友,带去一份平安祝福。</p> <p class="ql-block">清代杜汉阶(1686年—1749年)的《梁溪竹枝词一百首》:</p><p class="ql-block">一丸捻就作婵娟,</p><p class="ql-block">引得游人绝爱怜。</p><p class="ql-block">常把桃花坞中土,</p><p class="ql-block">换来仕女几多钱。</p><p class="ql-block">诗句描述清代的惠山泥人已是游人“绝爱怜”。</p> <p class="ql-block">在高楼林立的无锡市中心,温婉绵长、古色古香的南长街是一方柔情似水的心灵归处;被誉为“江南水弄堂,运河绝版地”。</p> <p class="ql-block">南长街是典型的古运河畔江南人家原生态风貌。街区内民居建筑丰富多彩,有着浓重的运河江南人家特点,粉墙黛瓦、花格木窗、方砖铺地、屏门隔断、前店后坊,形成了既有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院落式、又有中西合璧的石库门商贾别墅,风格多样。</p> <p class="ql-block">走到店门口,就听到里面传来喵喵喵的声音,随着簇拥者的视角抬头看,心都被萌化啦。没错,这家店的特色就是,买上一杯他家超好喝的柠檬茶,就可以进店尽情的撸猫了。</p><p class="ql-block">哦,简直是爱猫人士的天堂呀!</p> <p class="ql-block">没猫不足以谈人生。</p> <p class="ql-block">阳光午后,</p><p class="ql-block">做一只懒慵的猫吧,</p><p class="ql-block">让时间悠悠逝去,</p><p class="ql-block">享受猫咪一样的慢生活。</p><p class="ql-block">晒猫发朋友圈的句子,赫然在目。莫非店主爱猫也爱的死去活来。</p> <p class="ql-block">在南长街的心脏地带,这里就藏在星巴克旁,等你来探索。“五粮液·文化馆”是一家推广五粮液酒文化的展示和文宣中心,位于热闹的南长街步行街区的中段,大公桥和清名桥之间的沿街商铺里。</p> <p class="ql-block">展示馆开设在老建筑里,但外立面装饰风格现代简约,与来自四川的国宝大熊猫的元素紧密结合。</p> <p class="ql-block">走进五粮液文化馆,仿佛穿越了千年时光,迎面而来的不仅是美酒的醇香,还有浓厚的文化气息。</p> <p class="ql-block">五粮液文化馆的设计风格让人眼前一亮,鲜红色的基调,仿佛置身于典雅的古代建筑之中。</p> <p class="ql-block">这里也是五粮液品牌文化的展示窗口。展示从古代的杂粮酒发展到如今闻名遐迩的五粮液品牌,展示了其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发展历程。同时,还展示了五粮液获得的众多荣誉、国际影响力以及与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渊源。</p> <p class="ql-block">偶遇国潮文化墙,国宝熊猫,彩凤飞舞,故宫的红,满满的视觉冲击!</p> <p class="ql-block">美酒加咖啡,酒不醉人人自醉;花不迷人人自迷。</p> <p class="ql-block">大红的墙面、古朴的木制结构,搭配底部的曲线和飞檐,传递出浓厚的传统美感,彰显了五粮液作为中国传统酒文化代表的深厚底蕴。</p> <p class="ql-block">张慎裕醉蟹铺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同治(1862年)与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两代帝师推荐,并注明无锡当地的“张慎裕茶食有名”。 据说,光绪皇帝品尝后,对其美味赞不绝口。从此,每年月饼上市时,全国各地吃客纷纷前来订购。</p> <p class="ql-block">南长街区旁的锦泰里,属于清明历史建筑,都经修缮做旧过的,很有古风情韵。</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钱同义旧宅,房主人为清末贡生,先是教师,原于二十世纪20年代创建业勤花边公司,制作的“宝显花”牌边绣品,远销欧洲市场。南长街208号为其旧宅,旧有“填修堂”區额镶嵌在石窟门上方,二进为楼</p><p class="ql-block">房,房间装有花格木窗。房前有通长走廊、木格护栏、葫芦形圆柱。屋檐裙板下有精美雕花。此宅为无锡市文保单位,目前封闭即将进行维修。</p><p class="ql-block">钱氏绣品被列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p> <p class="ql-block">在南长街发现一家江南著名的雷允上中药店,以“六神丸”“枇杷膏”与参茸滋补品等传统秘方闻名,具有近300年历史。无锡分店依托古运河畔的地理优势,成为本地中医药文化的代表。</p> <p class="ql-block">雷允上药店门口的雕像原型即品牌的创始人雷大升(字允上)。</p><p class="ql-block"> 雷大升(1696—1779),清代医学家,原籍苏州,因避战乱迁居无锡,于1734年创立雷允上药堂,以“精选道地药材,精制丸散膏丹”为祖训。</p> <p class="ql-block">雷大升著有《金匮辨证》、《要症论略》、《经病方论》、《丹丸方论》等典籍。由于医术高明,治病有方,于是“雷允上”名声遍闻无锡、苏州,蜚声杏林。清咸丰十年(1860年)太平天国进攻无锡。雷氏家族不得以将店迁至上海。在上海开设了“雷诵芬堂申号”药铺。</p> <p class="ql-block">与雷允上药店为邻的是益德成鼻烟店。益德成鼻烟店的建筑本身就是一件文物。店内保留着传统的砖木结构,木质柜台和青砖灰瓦透出古朴气息。鼻烟的制作工艺更是遵循古法,从选料到成品需经30余道工序。</p> <p class="ql-block">益德成鼻烟店的历史可追溯至清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由山西商人创办。最初,鼻烟作为贵族消费品,曾专供清宫御用。随着时代变迁,益德成逐渐将这一“雅物”带入民间,以“清肺提神、通窍明目”的功效闻名。</p> <p class="ql-block">民国时期,益德成鼻烟已成为北方地区的知名品牌。历经三百多年风雨沧桑,其制作技艺现被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p> <p class="ql-block">惠山大阿福的形象有着特殊的寓意。它们的圆脸代表着团圆和幸福,胖乎乎的身体代表着富足和健康,而身上的花纹则代表着吉祥和如意。</p> <p class="ql-block">随处可见的突破传统形象的惠山泥塑偶像。</p> <p class="ql-block">新万鑫银丝面馆,这家拥有百年历史的美食老字号旗舰店,便坐落在这条古街之上。作为无锡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在门头设计上,基本保留了古运河畔江南人家的原始风情,粉墙黛瓦间,斗拱飞檐的细节得以展现。</p> <p class="ql-block">‌南长街入口处的运河古邑牌坊是南长街的重要标志性建筑之一‌。牌坊上镶嵌有“运河古邑”的匾额,彰显了南长街作为古运河畔的重要历史地位‌。</p> <p class="ql-block">牌坊的重建是基于明代莫氏家族的进士坊“丛桂坊”。莫氏家族在明代有叔侄二人先后中进士,明代皇帝为此赦建了二层牌坊,取名“丛桂坊”,寓意“二人为丛,蟾宫折桂”‌‌。2010年,牌坊在南长街入口处重建,正面题写“运河古邑”,背面题写“丛桂留馨”,记录了这一段历史佳话‌‌。</p> <p class="ql-block">穿过金塘桥、“运河古邑”牌坊继续朝南长街西北方向步行大约600米,即可到达南禅寺。</p><p class="ql-block">南禅寺,始建于梁武帝太清元年(547年),距今已经有1400多年的历史。寺院规模宏大,为“江南最胜丛林”。</p> <p class="ql-block">在印象中,笼罩于烟雨迷蒙之中的<span style="font-size:18px;">“江南古刹”南禅寺应当是远离喧嚣烦杂,置身于人尘之外。然而,现实版的南禅</span>寺庙周边被小商品摊位、奶茶店和2元超市充斥;空气中弥漫着烤肉串和油炸臭豆腐等混合气味;各商铺用电喇叭揽客吆喝声,声生不息,声声刺耳;整个环境类似“缩小版义乌市场”;丛林不再幽静。</p> <p class="ql-block">在无锡的京杭大运河之畔,一直以来伫立于此的南禅寺,多少次望着古运河上船只的往来,唐代诗人杜牧赋诗《江南春》:</p><p class="ql-block"> 千里莺啼绿映红,</p><p class="ql-block"> 水村山郭酒旗风。</p><p class="ql-block"> 南朝四百八十寺,</p><p class="ql-block"> 多少楼台烟雨中。</p><p class="ql-block">无锡南禅寺乃南朝四百八十寺之一。</p> <p class="ql-block">梁武帝萧衍是南禅寺的创建者之一,在位期间大力推广佛教,他颁布的《断酒肉文》促进了汉传佛教素食戒律的形成,而南禅寺作为佛教 圣地,见证了这一历史变迁。</p> <p class="ql-block">无锡南禅寺曾号称“江南最胜丛林",有“十里传闻金铎响,半天飞下玉龙来”之美誉,为无锡八景之一。</p> <p class="ql-block">寺内的妙光塔在一片粉墙黑瓦的建筑中尤为显眼,是这一带的地标。</p> <p class="ql-block">南禅寺的山门并不开放,需要从东侧的小门进入,寺院门没有摆放石狮子,而是设置一对石鼓。</p><p class="ql-block">门口摆石狮和石鼓的差异主要体现在历史起源、寓意以及讲究上。石鼓的历史起源与功绩有关,而石狮则源自唐宋时期的民间习俗。石鼓象征着权力和地位,而石狮子则代表权贵和兴旺。</p> <p class="ql-block">门旁墙壁砖雕“禅”“悟”题写者能开和尚系江苏省佛教协会副会长、无锡市佛教协会会长,同时是南禅寺方丈。</p> <p class="ql-block">禅悟,可以让人放下执着和烦恼,达到内心的平静和解脱,因此在情感表达上,带有禅悟之意的作品往往呈现出淡泊、超脱的情感基调。比如苏轼的“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诗人回眸一生的风雨挫折,最终以一种豁达超脱的心态看待得失荣辱,不被外界的环境所左右。</p> <p class="ql-block">石鼓麒麟雕刻精细,历经千年沧桑磨砺,表面愈加细腻光滑。</p> <p class="ql-block">迈入寺院,迎面就是那座始建于北宋雍熙年间(984——987年间)宝塔。北宋崇宁三年(1104年),宋徽宗赵佶为南禅寺内建造的佛塔赐名“妙光塔”,距今已逾千年。妙光塔高43余米,七级八面阁楼式,檐角悬挂铜质铎铃,有“十里传闻金铎响,半天飞下玉龙来”之美誉,系无锡的八景之一。可惜不让分林,不然可尽览生气之繁华。</p> <p class="ql-block">迎面即见妙光塔柱联:</p><p class="ql-block">七级浮屠千载立</p><p class="ql-block">四山夹气九龙回</p> <p class="ql-block">南禅寺,唐代木构建筑的瑰宝 。在中国众多古建筑中,以其一千四百多年多年的历史和独特的唐代木结构建筑风格脱颖而出。</p> <p class="ql-block">南禅寺不仅是一处历史悠久的宗教圣地,也是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活化石,其独特的建筑风格和精湛的工艺,使其成为中国现存最古老的唐代木结构建筑之一,为后人研究和欣赏古代建筑艺术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p> <p class="ql-block">千百年的栉风沐雨,南朝四百八十寺大多都已湮没于历史江流之中,人们能追溯的,也许只有江南的烟雨,而无锡南禅寺,却遗世独立了千年依旧香烟袅绕、繁华依旧。</p> <p class="ql-block">南禅寺西路建筑的第一进,是寺庙的门户。</p> <p class="ql-block">踏入南禅寺,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天王殿,殿内佛龛正面供奉着笑容可掬的弥勒佛。</p> <p class="ql-block">威严的四大天王各分两侧肃立。</p> <p class="ql-block">韦陀菩萨与弥勒佛相背而立佛龛之中,守护着这片净土。殿内壁画与神像细节精致,仿佛诉说着千年的佛教故事。</p> <p class="ql-block">古寺坐落在一片美丽的环境中,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建筑是大佛殿,作为寺院的主体部分,其面宽和进深均为三间,而内部却是一大间,采用了单檐歇山顶的设计,其唐代风格的木构建筑令人惊叹——斗拱层叠、出檐深远。</p> <p class="ql-block">两侧楹联暗藏禅机。</p> <p class="ql-block">主殿梁驾由立柱支撑,柱上安有雄健的斗拱承托屋檐。大殿内,没有立柱,梁架结构简练,举折平缓,明显的唐代建筑风格。</p> <p class="ql-block">大雄宝殿内,释迦摩尼佛居中,左右两胁分别是文殊菩萨和普贤菩萨。</p><p class="ql-block">大殿内的塑像是唐代艺术的杰作,与敦煌莫高窟的彩塑风格相得益彰。塑像不仅展示了唐代雕塑艺术的精湛技艺,也为中国古代文化的传承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p> <p class="ql-block">观音阁内供奉着观世音菩萨。</p> <p class="ql-block">地藏殿佛龛内供奉着地藏菩萨。</p> <p class="ql-block">普贤菩萨</p> <p class="ql-block">财神殿同时供奉着武财神,分别是赵公元帅和伽蓝关公。</p> <p class="ql-block">伽蓝关公。</p> <p class="ql-block">寺外南长街与古运河景区充满江南水乡韵味,在南禅寺码头坐游船游览清名桥古运河景区,即由老房子改造成真正的历史街区,被称为“江南水弄堂,运河绝版地”。</p> <p class="ql-block">雨荡锡城古运河,桨声揉碎了一河暮色,灯火是散入晚风的银河,而南长街,是穿针引线的江南人。</p><p class="ql-block"> 细雨轻敲古运河,</p><p class="ql-block"> 千年波影意如何。</p><p class="ql-block"> 乌篷划破朦胧色,</p><p class="ql-block"> 黛瓦遥连叆叇波。</p><p class="ql-block"> 旧巷烟深藏故事,</p><p class="ql-block"> 新堤柳弱舞婆娑。</p><p class="ql-block"> 运河脉脉载今古,</p><p class="ql-block"> 吴语轻吟岁月歌。</p> <p class="ql-block"> 夜游清名桥</p><p class="ql-block">古运河畔夜斑斓,</p><p class="ql-block">漾舟清名意自闲。</p><p class="ql-block">桥卧清波浮月影,</p><p class="ql-block">风拂翠柳映云鬟。</p><p class="ql-block">檐铃轻语叙前事,</p><p class="ql-block">画舫徐行扰静湾。</p><p class="ql-block">千年烟火今犹盛,</p><p class="ql-block">独倚阑栅醉此间。</p> <p class="ql-block">  雨行</p><p class="ql-block">今夜几壶飘泊醉,</p><p class="ql-block">徐风吹散一身辛。</p><p class="ql-block">独行小径随花馥,</p><p class="ql-block">闲赏清辉洒景真。</p><p class="ql-block">望塔如箭射苍穹,</p><p class="ql-block">飞莺疾归入山春。</p><p class="ql-block">天空色暗云无迹,</p><p class="ql-block">偶有深情念旧人。</p> <p class="ql-block">夜雨朦胧,站在南长桥上,再看桥下的南禅寺牌坊,还有不远处的南禅寺宝塔流光溢彩熠熠生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