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是位静默的收藏家,将生活的点滴细心封存于老物件的纹理间。一把磨得发亮的铜钥匙,或许曾开启童年时充满秘密的木匣;泛黄的相册里,褪色的笑容仍在诉说往昔的欢聚;那件打着补丁的毛线衣,针脚间缠绕着亲人无尽的牵挂。这些旧物,是时光长河里的小小锚点,承载着无数温暖的回忆与真挚的情感。<br><br> 在本次活动中,同学们以细腻的笔触,揭开了旧物背后尘封的故事。那些藏在老物件里的亲情、友情与成长的印记,跃然纸上,让我们看到了时光沉淀的力量。每一篇作品,都是对生活的深情回望,都是对岁月最动人的告白。现在,让我们一同走进这些文字,触摸时光的温度,感受旧物里永不褪色的人间烟火。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ed2308">我的“阿贝贝”</font></h1><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滨河学校 三(4)班 张昀枫</div><div><br></div> 嗨,你们知道吗?陪伴我成长的不仅有爸爸妈妈,小伙伴,还有我的可爱小熊。<br><br></div><div> 我的小床上一直睡着一只棕色泰迪熊,右耳朵缺了个角,肚皮上爬满了歪歪扭扭的针脚,像蜘蛛织的网。妈妈说它和我同岁,是我出生不到一岁,妈妈在路边摊给我买的。<br><br></div><div> 记得我上幼儿园的第一天,我就把小熊塞进书包夹层。带着它,让我感觉我不管去哪,我都不会害怕。它还有神奇的魔力,午睡时只要闻到它身上淡淡的奶香味,我不仅不哭不闹,入睡得还特别快。<br><br></div><div> 有一次回家我发现它的玻璃眼珠掉在书包里,还挺心疼,虽然它不会动,也不会说话,但一直把它当作我形影不离的好朋友。后来,妈妈用两颗黑纽扣重新缝上,现在它成了全世界唯一“会眨眼的小熊”,每次看到它,我总觉它在跟我调皮地眨眼睛。反而更加喜欢了它的新模样。<br><br></div><div> 去年冬天小熊胳膊突然裂开,棉花像云朵往外飘。妈妈翻出奶奶的针线盒,给它缝上彩虹补丁。“这是勇敢勋章”妈妈指着补丁说。确实,每次打疫苗我都紧紧搂着它,好像它的棉花能吸走所有疼痛。<br><br></div><div> 现在我已经上小学三年级了,小熊身上有七个补丁,每一处补丁都藏着有趣的故事。缝缝补补的针线,就像陪伴我走过的路线。爸爸总说要给我买新的毛绒玩具,可他们不知道,小熊的绒毛里有我五年的眼泪和笑声。昨天晚上我又把它的棉花掏出来晒太阳,月光下那些发黄的棉絮,像飘在空中的小小蒲公英。<br><br></div><div> 今天给小熊系上红领巾时,发现它的绒毛几乎磨平了。可当我把脸埋进它软软的肚皮,依然能闻到五年前那个春天的阳光味道——那是我和小熊一起拥有的童年记忆,这份记忆会一直陪伴我长大,不断给我温暖和力量。</div>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ed2308">爷爷的百宝箱</font></h1><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滨河学校 三(2)班 杜岱祐</div><div><br></div><div> 在爷爷家的柜子深处,藏着一个旧木盒,那是爷爷当八级钳工用的工具盒。它看起来毫不起眼,深褐色的漆面掉了不少,边角被磨得圆滑,盒盖上还有几道划痕,可爷爷一直视若珍宝。<br><br></div><div> 轻轻打开盒子,里面整齐摆放着各种工具。一把锃亮的锉刀,刀身细长,上面的纹路密密麻麻,虽然历经岁月,却依旧锋利,爷爷曾用它精心打磨零件,把粗糙的金属变得光滑平整。旁边是一把小巧的螺丝刀,手柄已经被磨得油亮,金属杆也有了磨损的痕迹,这把螺丝刀不知道帮爷爷拧紧过多少螺丝,组装过多少复杂的机器。还有一把卡尺,尺身上的刻度有些模糊,却承载着爷爷对精度的执着,凭借它,爷爷能把零件的尺寸测量得分毫不差。<br><br></div><div> 小时候,我最爱看爷爷摆弄这些工具。有一次,家里的闹钟坏了,爷爷戴上老花镜,打开工具盒,拿出镊子、螺丝刀,小心翼翼地把闹钟拆开。他熟练地检查零件,用小刷子清理灰尘,再用螺丝刀拧紧螺丝,不一会儿,闹钟就又“滴答滴答”地走了起来。<br><br></div><div> 如今,爷爷已经退休多年,这些工具也不再使用,但它们见证了爷爷的辉煌岁月,是爷爷精湛技艺的象征。每次看到这个工具盒,我都能感受到爷爷对工作的热爱和认真,它激励着我在学习和生活中也要脚踏实地,精益求精。</div>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ed2308">儿时的伴侣</font></h1><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滨河学校 三(2)班 曹枫妍</div><div><br></div><div> 在姥姥家,有一台“飞人牌”缝纫机总是蹲在阳台上。斑驳的墨绿色铁皮上栖着两只蝴蝶,转轮像银月亮般泛着柔光。每次擦拭这个比妈妈年纪还大的老伙计,姥姥总会念叨:“这可是你太姥爷用半年工资换的。”<br><br></div><div> 有一年,我的裤子被扯个大口子,蹲在缝纫机旁哭泣。姥姥戴上老花镜,咔嗒咔嗒踩着踏板,机针像啄木鸟的尖嘴上下翻飞。补丁处绽开一串蝴蝶形状的针脚,翅膀上还绣着我的名字。我摸着那些凸起的纹路,仿佛摸到了姥姥指纹的温度。<br><br></div><div> 去年冬天,那台老缝纫机终于超龄“退休”了。闲不住的姥姥特意嘱咐妈妈为她买了一台新缝纫机。我偷偷把缝纫机顶针套拆下来,学着姥姥的样子缝了个暖手筒。歪歪扭扭的针脚里,棉花都从破洞里探出脑袋,姥姥却搂着它笑得眼角的皱纹都在跳舞。如今,这台新缝纫机成了我的“新宠”,被搬进了我的书房里。 <br><br></div><div> 阳光好的日子,金色的光斑会在铜蝴蝶翅膀上流转,恍惚间我听见咔嗒咔嗒的声响,看见银亮的机针正牵着丝线,把旧时光和新年华细细缝合。</div>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ed2308">奶奶是个“文玩”爱好者</font></h1><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滨河学校 二(4)班 周玥含</div><div><br></div><div> 别人的奶奶爱跳广场舞,我家奶奶却是个“文玩”爱好者!不过您猜猜,奶奶盘的“文玩”是啥?既不是油亮的核桃,也不是精美的手串,而是一把普普通通的老瓠子瓢! <br><br></div><div> 这把瓢乍一看其貌不扬,却被奶奶“盘”得油光水亮。浅棕色的瓢身,摸起来比商场里的塑料瓢顺滑得多,活像被岁月抹了层蜂蜜。瓢的内里坑坑洼洼,像是记录着生活的 “摩斯密码”;手柄缠着褪色的蓝布条,边缘还缺了一小块,奶奶总笑说是岁月偷偷“咬”了一口。<br><br></div><div> 听奶奶讲,这瓢可是“资深古董”,和爸爸同岁!以前村里没自来水,后来即便有了,也常停水。爷爷为了让奶奶舀水方便,亲手掏空瓠子,做成了这把瓢。从此,它就成了家里的“大忙人”。每天天刚亮,“哗啦哗啦”的舀水声就响起来,淘米煮饭、洗菜刷碗,这把瓢总是冲在最前面,比我写作业还积极!<br><br></div><div> 如今,家里各式各样的新水瓢换了一茬又一茬,可奶奶依旧把老瓢当宝贝收着。有次我好奇问:“奶奶,这瓢都破成这样了,为啥不扔呀?”奶奶轻轻摸着瓢,眼里满是温柔:“傻孩子,这瓢跟着咱们家这么多年,见证了多少事儿。别人揉核桃,我这是用几十年的日子,把它‘玩’得包浆啦!” <br><br></div><div> 那天在院子里,我学着奶奶的样子,用老瓢给菜苗浇水。水珠像晶莹的珍珠,滴落在叶子上,又调皮地滚落,像是在和我玩捉迷藏。看着奶奶笑眯眯的样子,我突然明白,这把老瓢可不只是舀水的工具,它是奶奶用岁月“盘”出的宝贝,藏着一家人的烟火气,更藏着奶奶把普通日子过得红红火火的智慧。</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