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时值暮春,谷雨时节的前一天,有机会和同事们一起再一次重游景泰石林。和八年前第一次慕名而来,又匆匆离去,只是为了欣赏石林的独特风貌不同,这次纯粹就是一次休闲游。而且可以下榻在景区深处的民俗酒店里,所以有充裕的时间让我深刻了解这里的环境。景泰我也来过许多次了,印象中最多的就是缺乏绿色,到处是贫瘠干涸的土地,除了蜿蜒曲折流淌而过的黄河,就是两处世外桃源之地靖远大庙的梨花和景泰龙湾的石林让我喜欢。黄土,山峦,黄河,荒凉这可能就是属于西部独有的倔强吧!</p> <p class="ql-block"> 黄河几乎在甘肃和宁夏的每一处大拐弯处都会孕育出众多承载千年文明的古老村落,这些村庄依河而建,因水而兴,至今仍保留着独特的历史风貌和文化记忆,留下一处处在今天人们的眼光中不啻为世外桃源之地。如甘肃兰州的河口村,皋兰的什川古镇,景泰石林所在地龙湾村,靖远兴隆的大庙村,中卫的南北长滩村,沙坡头黄河宿集所在地的大湾村,中宁的黄羊村等,许多都是被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的有名之地。黄河似一条长长的玉带把这些古老村落像明珠一样一颗颗串联起来,它们以独特的自然景观、深厚的历史底蕴和鲜活的民俗文化,诠释着“黄河安澜,国泰民安”的千年智慧。这其中因黄河曲流环抱而得名的龙湾村,更是因400万年前形成的黄色砂砾岩石林地貌而独树一帜,成为国内有名的旅游胜地,吸引着众多游客纷至沓来</p> <p class="ql-block"> 其实上次来石林,我把游览最多的时间都留在了峡谷沟里,我是一路走过峡谷底,饱览了两边沟里的景色,并拍摄了许多照片,为石林有这样的奇观而惊叹,痴迷欣赏节奏慢了的同时,也浪费了不少体力耽误了不少时间。这次直接坐观光车走马观花似的穿过沟底,因此有时间来弥补上次没有登上山顶观光平台的遗憾。说实在的,登顶的台阶和坡度和我爬过的许多景区相比来说算不上什么难度,可就是这样还是让我几个年轻的女同事望而却步了。登上山顶,放眼望去整个石林景区一览无余。大自然有这样的造化神秀,值得我们在有生之年付出体力和精力去欣赏它!</p> <p class="ql-block"> 最难得的是,等景区游览结束回到驻地,同事们都在尽情享受欢聚时光之时,我却独自跑出来,沿着一条竖立着“未开放地区游客禁入”警示牌的峡谷闯了进去,这是我平生第一次有了探险的感觉。不过我从来不是一个喜欢冒险的人,我知道冒险就可能面临着无法预知的危险。果然是游人禁入的地方,峡谷非常狭窄,只能沿着山洪流过的泄洪道踩着石子荆棘穿越而行,除了倏尔飞过飞鸟的叫声,自己的呼吸声,寂静的峡谷再无一点声响。两边高耸的绝壁似乎就要向你压过来,加上石柱顶上有些摇摇欲坠的飞来石,心里不由得产生一种紧张窒息的感觉。但是却让我看到了一种别人无法看到的不一样的风景!正如王安石在《游褒禅山记》中所描述的:“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走了大约一公里多,荒野的寂静让我不敢再往前闯了,于是顺着原路退了回来。看看夕阳尚未西下,意犹未尽的我又闯入另外一条禁止入内谷口比较宽阔的峡谷,竞在峡谷深处意外发现了一个废弃的舞台,可能是当年打算开发建设出一个露天演艺的舞台,不知道什么原因又放弃了。如今早已凋败零落,荒无人烟。我独坐在此处,这个舞台似乎就是为此时的我而搭建,兴之所至,背诵一首《岳阳楼记》,寂寥的山谷巨大的回响,似是对我报以热情的掌声,情到深处竞也潸然泪下!</p> <p class="ql-block"> 第二天清晨,我照例赶太阳升起之时起了个大早。我想赶去石林黄河边再拍几张黄河日出的照片。沿着景区公路向河边走,旁边高耸的砂岩,壁立千仞,那一道一道的裂痕,让人不由得担心,不知道它什么时候似乎就要坠落下来。那迎面而来的巨大的压迫感让人震慑不已。过了卡口还没走多远,管理人员在我身后就冲我喊,不要再往前走啦!我只好赶紧停步返回。他跟我解释说,这个上方的落石是非常危险的,游客是禁止在这条路段中行走的,你看地下那些碎石。我低头一看,果然才发现地上有好多细小的石子。管理人员说,你别看这些细小的石子从高处坠落的速度是很快的,冲击力非常大,如果掉到人的头上身上,那是非常危险的,一定要注意安全!我这时才发现全路段禁止停车快速通过的标志就在路边立着,也再一次让我意识到了,在这条路上步行蕴藏着巨大的风险。在返回的路上,我尽量靠近离开绝壁的这一侧行走,抬头看一下身旁绝壁,总觉得那一大块山头顷刻间就会掉了下来,看的人心惊胆战,走的我也胆战心惊。绝壁离地五六十米的高处,我注意到有一块标有1380的标志牌,我特意询问了一下管理人员,说可能这是黄河最后一个大型水电工程黑山峡水利枢纽工程即将淹没此处的海拔高度。可以说景泰石林这个景区未来随着黑山峡水电站的开发将不复存在,它将永远消失在我们的视野里,成为又一个绝唱回响。我在想,也许我拍下的一张照片就记录了一个时代的变迁。</p> <p class="ql-block"> 而绝壁公路的另一侧,则是绿树环绕果树成片的村舍。清晨的小村庄,虽然人迹尚少,但鸡鸣狗吠之声已远远入耳。空气里早已弥漫着一股淡淡的炊烟的味道。村庄的建筑大多白墙灰瓦,有点徽派的风格。房屋散居,依势而建,自然是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屋后就是果园,果树底下套种着蔬菜,绿油油的透着新嫩。虽是春意阑珊,亦有好景如画。果园里的桃花、梨花、苹果花开的正艳。空气中淡淡优雅的果花香味混杂着丁香花的浓郁热烈,时时撩拂着我的感官。走在村落里,耳边突然传来一阵阵的音乐声,仔细一听,竟然是再熟悉不过的秦腔的唱腔,看来秦声秦韵在这古老的村庄里也早已落地生根,开出灿烂的花来。走进一看,一位老人正坐在路边的一块大石头上,耳边传来的音乐正是它身上所背扩音设备发出来的。我还诧异这里这么早就有跳广场舞的?笑着和老爷子打了声招呼。老人用浓重的景泰话笑着问我:“浪(转)完了”?我回答说昨天就浪完了,晚上睡你们这里的民宿了。老爷子问我是哪里人?我一一回复了他。老爷子告诉我说,他今年68岁了,他是兼职干导游,正在招揽顾客呢。没有导游服,也没有专业的设备,就是一身最普通的旧衣服,我不知道是否有游客雇请他当导游?可论对这里的感情和了解,那老人绝对没得说。这么早就出来揽生意,看来老人家也深谙早起的鸟儿有虫吃。我问老人家在这个地方住了多久了?他说他们一辈子都住在这里。我说你们这个地方真好啊,听说以后还是要搬了,搬了可惜不?老人说一哈(下)也搬不走,房子好多都是新盖的,才六七年光景。可惜也木(没)办法,那国家事大么!老人的话语中,充满着对故土的不舍与眷恋。</p> <p class="ql-block"> 如果论证多年的黑山峡水利枢纽工程一旦开工上马,那么不论是现在我所在的龙湾村,还是下游毗邻的大庙南北长滩村,都几乎消失不复存在。多少人也许就要告别这些几辈人世世代代居住的地方。然而它不会湮灭在时光的长河里,它已经镌刻在每一个即将走出这里人的基因中,历史终将铭记它闪耀过的每一段。它将时时刻刻提醒着我们这个民族是怎么来的?怎么走过的这漫长的历史岁月?又将走向怎样的一个灿烂辉煌的明天!</p> <p class="ql-block">2025年4月20日 谷雨</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