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这两年出差的次数愈发多了起来,这好像也符合中年人的人设,一直在路上,繁花入眼,又匆匆而过,只有赶路的过程,一通瞎忙从不敢问归宿。</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潍坊和临沂搭界,路程虽不远,但也有三个多小时的车程。为了能够当天返回,我们决定早起五点出发,学校说是给备了餐,可等车程近乎过半我们所有人才意识到,原来说的餐不是早餐而是中餐。我们一行人饿着肚子或刷手机,或补觉,渐渐都不再说话。</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我本想也补一会觉,却瞥见路灯下、破晓前的世界,便觉得看一看这早起热气腾腾的人间似乎也不错,毕竟这样的机会虽然看似很多,但实际却少得可怜,毕竟柴米油盐和诗与远方在很大程度上是背道而驰的。</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我看见路上赶着月色的货车匆匆又循规蹈矩地一辆一辆穿过,一根一根的绳子下勒着一家一家人的岁月。货车过后,一所塔在薄雾里孤独的矗立,寂寥清冷又安详自在,我快速拿出手机想记录,而塔一闪而过,只抓到一张模糊的线条,我有些遗憾,美好的东西总是来得突然,又走得毫无防备,剩下的遗憾又过于清晰,可转而又想,它又不会消失,它在啊,它会一直在的,只是不再出现在我的眼眶里,很快很快地就会落到别人的眼睛里,惊艳别人的窗,而我已经见过了美为何还要遗憾呢?</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往远了看,薄雾中,晓山黛。有高旋的电线,错落有致,亲切也温馨,很多年不见了,城市里更少,只有在有些岁月的胡同里和乡村的田野里才偶然得以一见,燕子脚下攥着的旧时光,是一代又一代人老去的故事,风起燕飞,便波澜整个天地。</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晨曦四合,能见的越来越多,越来越清晰,早起的不只有形色匆匆的人,还有天地间温柔的树木。途径一处树林恰似回家的那片,这让我想起了汪曾祺先生《人间草木》里的许多情节,它们一直都在,在了很多很多年,只是因为常见,便往往更容易被视而不见。</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太阳出来了,车里开了空调也渐渐暖了起来,我却更喜欢刚才自然晨起的清新,并不是所有的人工都是好的,大自然带给我们更多的是最原始的感受,而现在这种感受却变得尤为难得。</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不经意间瞥见了新生的太阳,泛着暖橘色的光,周围的天也变成了渐变的橘色,我架着手机,寻找了好几个位置都再也看不到,正要放弃的时候,它却不声不响的出现在了我的左侧,我不愿像错过塔一样再错过它,我很少有这样贪婪的看朝阳的日子,所以更加不愿错过。一路上记了又记,拍了又拍可依然错过了好多风景,剩下的路索性收起了手机,只将这一幕幕短暂的风景永久地留在记忆里吧。</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空中有群飞的雁,在空旷的半空中显得荡气回肠,天地祥和般气派。落在树间的太阳,光松松地搭在枝叶上,极怕惊扰了虫鸣。车上大家睡得东倒西歪,只有车子穿行时漏进来的光亮,一块一块地游走在安静的肩头、微动的发梢。耳机里播着《没有如果》,像极了那年一只耳机线里缠绕着的那首老歌。暖阳洒在身上,看着一闪而过的景色渐渐与远去的一幕幕重合,我好像突然不纠结了,这样好的日子很适合告别,与人也好,与事也罢,以后回想的时候心里一定会开满花,会记得那是个美丽的日子。</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去掉了滤镜,万物都恢复成了它本来的样子,这一刻我竟想流泪,我们本该就是朴实无华、纯粹自然的,只是像是为了适应天气般,给自己加了太多或舒适、或华丽、或拧巴的外衣,没法真正的看见自己,越是成长身上的外衣就越厚,就越是喜欢从回忆里找自己,从为时已晚里找一丝恰逢其时。下次吧,希望下次,遇见也好,重来也罢,什么都刚刚好。</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