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前一部分,笔者写了“10连”那批年轻人的“天运”,说到天运,照理应该从时代背景讲起,但笔者以为:时代背景是大话题,太政治、又敏感,还与哲学与逻辑牵涉,不好讲,又讲不好,平头百姓还是说说天时、历法、时辰之类的别样“天运”吧。讲的是机缘巧合,能自圆其说,慰藉心灵就行。虽说得有点玄,但还不至于落入魏晋玄学窠巢。</p><p class="ql-block">然后再来说说这批年轻人的“地运”吧:“10连”年轻人绝大部分来自济南、顺昌两个街道(丽园街道放在“人运”中去讲)。</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15px;">(以上为后来卢湾区8个街道的分布图)</span></p><p class="ql-block">济南路街道位于上海市卢湾区东北部,东起西藏南路,西至顺昌路、嵩山路,南沿肇周路、合肥路,北靠金陵中路。</p><p class="ql-block">顺昌路街道位于上海市卢湾区东部,东临肇周路,西沿重庆南路,南起徐家汇路,北至合肥路。</p><p class="ql-block">当时的卢湾区,有10个街道:瑞金、淮海属于第一梯队,济南、顺昌连同嵩山、吉安属于第二梯队。南部的五里桥、丽园、打浦三个街道因都在法租界之外(打浦还有一小块尚在法租界内)的华界,故属第三梯队。“改开”之后,济南、顺昌、嵩山、吉安基本上都并入淮海街道。从来,卢湾人都自视很高,10多年前,黄浦和卢湾的“撤二建一”时,卢湾人戏谑自己是“大家闺秀”下嫁给了黄浦这个“洋场阔少”。</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15px;">(上图为济南街道域内大众剧场和金中点心店改造而成的兰生大厦与金钟广场)</span></p><p class="ql-block">这两个街道异中有同:历史上,这两个街道的全境都妥妥坐落在法租界的地盘之中,济南街道还毗邻公共租(英美租界),两个街道的东面都与上海老城厢接壤,接受着英美商业制度、法兰西文化、本土江南文化的直接浸淫和濡染,两个街道都是上海海派文化和红色文化重要源地之一。</p><p class="ql-block">两个街道皆地处卢湾区的中东部的“上只角”。住宅,都没有同是卢湾的瑞金和淮海两个街道,那般庭院深深、洋房幢幢的高级感。但也绝不存在南部卢湾那般:有着大批棚户与企业的区域。</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color:rgb(22, 126, 251);">上图为黄金大戏院旧照(后改为大众剧场)</span></p><p class="ql-block">两个街道域内住宅大都属于“中不溜秋”,主体住宅都是由石库门弄堂组成的住宅区,当然也不乏商业区参差其中。两个街道的居民基本同质,大都为职员、小商贩、小业主、教师、医生、职员等各业市民。抗日战争胜利后,一些名人如新闻工作者、书画家、文艺工作者等,入住在域内石库门弄堂。两个街道年轻人,所处家庭很少大富大贵,这样的家庭却盛产“小家碧玉”、和风流才子,都是由华洋同框的“八方水土”孕育而成。</p> <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15px;">(上图为八仙桥菜场老照片)</span></p><p class="ql-block">但两个街道也同中有异:济南街道坐拥淮海路东段,商业繁华。商业,虽不如淮海路西段那么华采经典。但也足够热闹,济南街道拥有南阳桥、八仙桥、太平桥“三桥鼎立”的商业闹市,旧时,还有南阳桥棉布市场、济南路旧货市场、太平桥小吃街,黄金大戏院(后名大众剧场)、恩派亚大戏院(后名嵩山电影院)、大同戏院(后改为大庆剧场)均为沪上颇有影响的影院剧场。济南街道商业气息更浓些。域内曾前身是1935年9月由法公董局创办的“喇格纳小学”(后一度改为卢湾区第三中心小学)。</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15px;"> (上图为济南街道域内霞飞路巡捕房)</span></p><p class="ql-block">顺昌街道就纵向而言,地处卢湾中部,文艺气息更浓些。商业,有顺昌路贯穿其中,顺昌路当时也算是卢湾的二线商业街了,有店铺上百家之多,虽然没有大店名铺,但是店铺也算是鳞次栉比了,所售商品大抵与百姓生活密切相关,交通上是卢湾南部到淮海路的主要南北通道,行有17、18两条无轨电车线路,顺昌路的熙攘之状,也是那时的马路常态。</p><p class="ql-block">域内设有震旦大学(今交大医学院),还有在中国美术史上产生过重大影响的美术专科学校,还有百年教会学校——惠中中学(后更名为五爱中学),上海针织技术研究所、上海昆虫研究所,法商电灯、电车公司之类的文教机构和外商企业,因此,与济南街道相比,文化气息更浓些。旧上海的,顺昌街道区域范围内曾有过不少作坊、工厂,公私合营后合并成市属企业,域内有市属工厂23家,较大的有针织九厂、针织十四厂、第十印染厂、织袜二厂和亚洲刀厂、民生墨水厂、南洋煤球厂等,这些企业占地面积不小,因此,从人口密度来讲,顺昌街道比济南街道要稍低些。文化设施有建国、长城电影院(在嵩山街道),同乐戏院(后成为蜚声沪上的雅庐书场)。域内设有有法租界公董局慈善机构支持的“法童公学”(后改为后改为萨坡塞小学。)今为卢湾区第一中心小学,是上海传统名校。</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15px;">旧时顺昌路街景</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color:rgb(22, 126, 251);">(以上为顺昌街道域内黄陂路已华丽转身为恒昌玖里别墅,开盘价为18万/平方米,位于黄陂南路的恒昌玖里沿街别墅,仿佛是纽约曼哈顿的现代城市别墅的翻版。)</span></p><p class="ql-block">两个街道还有一个不同点的是:济南街道曾为历史背过“黑锅”:上世纪三四十年代起,八仙桥地区,因连接南京路淮海路的特殊区位,迅速发展成新的商业区,游人客商云集,一批著名商号与银行迁此。此外,烟馆、赌场、妓院及流氓大亨麇集,使八仙桥地区成为沪上藏污纳垢之地。旧上海帮会头目黄金荣就住在龙门路钧培里。杜月笙、金廷荪、浦锦荣等亦曾于此区域内居住。1927年3~4月间上海帮会反共组织中华共进会即曾以格洛克路(今柳林路)浦锦荣宅为其临时会所,是策划四一二反革命政变的中心之一。不知历史巧合,还是沉渣泛起:文革期间,太平桥地区一度流氓横行,与杨浦定海桥、闸北大洋桥、徐汇大木桥等“桥头”齐名。</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color:rgb(22, 126, 251);">(上图为旧时八仙桥附近地图,图中坟山路即为今龙门路)</span></p><p class="ql-block">这两个街道走出的年轻人,家庭经济条件尚好,接受教育的程度较高。因此,他们素养气质相近。这些人也就成为10连第一批核心“原住民”。社会心理学理论告诉我们:素养气质相近的人群长期共处,会通过相互影响、价值观共振和生态循环,而形成独特的风气与群体生态。</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color:rgb(22, 126, 251);"> (上图为顺昌街道域内上海美专旧址)</span></p><p class="ql-block">10连的整体情况是这样的:文化程度较高,文艺氛围浓郁,富有小资情调,但人员都胆小顺滑,不挑头,不抱团,彷佛是一个个二胡初学者的雅集,各自只会拉简单的“吱咕吱”——“自顾自”之类的曲调。整个连队是一个同质的,但很特殊的群体,绝大部分的人来自淮海路两边的“非无”,家庭,几乎所以的人都受到过家庭的牵连。连队有不少文革前的高中生,还有几位进了大学门,却因为各种原因被“退货”的大学生,所以连队颇有书卷氛围、文艺气息。</p><p class="ql-block">这些人做人识相知趣,夹起尾巴做人,规矩干活,是主流风气,但也因年龄、经历的不同而自然形成“圈子”。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