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2002年底,香港一部《无间道》电影引起众人关注。这部作品一改香港电影的风貌,显得风格凝重,显得内涵丰满,显得别出心裁。</p><p class="ql-block"> 影片投放市场后,票房迅速看好。香港上映两周,票房突破3000万港币。最终《无间道》以5505万港币的票房成绩成为2002年香港电影年度票房冠军,世界各地票房还不计算在内。</p><p class="ql-block"> 《无间道》一举获得第22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影片,第40届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影片,第46届日本蓝丝带电影大奖最佳外语片等16项大奖。这些成绩的取得说明这是一部值得研究的电影。</p><p class="ql-block"> 乍看片名《无间道》,观众大都不明其意。好在电影开场就释名:“《涅槃经》八大地狱之最,成为无间地狱,为无间断遭受大苦之意,固有此名”。</p> <p class="ql-block"> 《无间道》开宗明义,是讲“遭受大苦”的故事,那么谁遭受大苦呢?看完才明白:原来是“卧底”之人。</p><p class="ql-block"> “卧底”影视剧多得是,一般影视剧中的“卧底”是被赞颂的人物。如《洪湖赤卫队》中的刘副官,《红岩》中的华子良,还有《潜伏》中的余则成等等,这些都是观众特别欣赏的精明能干、坚忍不拔、勇于献身的大英雄。</p><p class="ql-block"> 可是《无间道》却要讲述“卧底”之苦,不是小苦是大苦,不是短苦是长苦,而且是“无间断地遭受大苦”。影片编导担心观众不明白电影主旨,干脆把片名冠以《无间道》。看来影片主旨的确与众不同,这是《无间道》别出心裁之一。</p> <p class="ql-block"> 一般“卧底”电影大都是单向卧底。一般套路是我方特工人员打入敌方内部,通过不断努力,逐步取得敌方高层信任,然后克服重重困难,冒着生命危险,将重要情报传给我方高层指挥员,帮助我方部队打胜仗。</p><p class="ql-block"> 《无间道》却是双向“卧底”:警方把陈永仁安插到黑社会里面,同时黑社会把刘建明安插到警方内部。而且双方的“卧底”不是一朝一夕,也不是一锤子买卖,一卧就是10年。这是《无间道》别出心裁之二。</p> <p class="ql-block"> 电影“卧底”都是神秘人物,除了与“卧底”部门的人打交道之外,在紧急情况下也与本方人员沟通情况。但本方“卧底”与敌方“卧底”一般不见面。但在《无间道》里,陈永仁与刘建明却见面了。</p><p class="ql-block"> 他们的第一次见面不是在你死我活的厮杀现场,而是在一个音响店里。刘建明买音响,陈永仁卖音响。多么温馨的一次偶遇啊!以至他们第二次见面,陈永仁还问起音响的使用效果……在双方的身份暴露后,陈永仁潜入刘建明家里,通过音响播放刘建明与琛哥的电话录音,逼迫刘建明束手就擒。这是情节安排的高明之处。</p><p class="ql-block"> 一方面全剧轻松地紧扣“音响”线索,前后呼应。另一方面引出“最后见面”的剧情。这是《无间道》别出心裁之三。</p> <p class="ql-block"> 《无间道》双向“卧底”的安排使得警察局在查处“毒品交易”过程显得惊心动魄。陈永仁随时向黄警司报告黑社会贩毒动向,同时刘建明向琛哥及时报告警察局缉毒动向。</p><p class="ql-block"> 报告的工具是手机,在众目睽睽之下,既要瞒过头头和同事耳目,又要不失时机地报告最新动态,一场缉毒行动成了这两个“卧底”各显神通的战场。斗智斗勇的过程十分精彩!争斗的结果,毒品交易失败,各自鸣锣收兵,双方打了个平手。</p><p class="ql-block"> 《无间道》的“卧底”还是双保险的卧底,琛哥安排在警方除了刘建明,还有大B;黄警司安排在黑社会除了陈永仁,还有傻强。这又增加了影片的可看性。影片没有在这双线上过多地做文章,否则剧情会更复杂</p> <p class="ql-block"> 电影有一场重头戏,单线联系的黄警司与陈永仁见面,见面地点是一座酒店的顶楼平台。奉琛哥命令,为了查清黑社会的“内鬼”,刘建明命令大B要24小时监视黄警司。大B发现黄警司行踪,及时报告刘建明,刘建明又报告琛哥。琛哥马上派人赶到酒店追杀“内鬼”。同时刘建明也率领警察赶到酒店。在酒店顶楼平台上,陈永仁接到傻强电话,说琛哥找到了内鬼,要他们去解决……陈永仁知道出事了。他与黄警司马上分头撤离。</p><p class="ql-block"> 谁知黄警司上电梯时被黑社会发现。等陈永仁坐的士赶到酒店,只听见“嘭”地一声巨响,黄警司被人从高楼上扔了下来,重重地摔在的士的车顶上……这场戏的结局完全出乎观众意料,来得太突然,猝不及防!</p><p class="ql-block"> 《无间道》不是单线结构,是复线结构,而且还是几条线同时并举地向前推进。时而黑社会,时而警察局,时而刘建明,时而陈永仁,时而黄警司,时而琛哥。但是镜头叙事井井有条,纹丝不乱。使得全片自始至终紧扣观众心理。这是《无间道》别出心裁之四。</p> <p class="ql-block"> 《无间道》一共出现3个女人:一个是刘建明的未婚妻;一个是李医生——陈永仁的女朋友;还有一个是陈永仁以前的女友,在影片与陈永仁在街上偶然相遇,女友还有个六岁女儿。</p><p class="ql-block"> 最后在陈永仁的葬礼上,那个女人带着孩子又出现了。这3个女人其实是两个卧底男人的陪衬。陪衬什么呢?陪衬“卧底”遭受的苦。</p><p class="ql-block"> 刘建明未婚妻是个作家,她小说主人公是以刘建明为原型,她写着写着写不下去了,因为她越来越不了解刘建明。她说主人公有28种性格,整天就在骗自己。不知道自己写的究竟是好人还是坏人?刘建明是个绝顶聪明的人,未婚妻这些话他肯定明白。但是他又有什么办法呢!他是“卧底”,他每天要装扮自己,他要提防一切人,包括自己的未婚妻!他生活在一个自欺欺人的环境里,他没有自我,没有真诚,只有欺骗,只有谎言,他活的特别累!因为稍有不慎,便会带来灭顶之灾!</p><p class="ql-block"> 后来他想摆脱“卧底”身份,做一个好人。他毅然击毙了一手培养他的琛哥,他狠心枪杀了同是“卧底”又救了他一命的大B……他明白陈永仁已经知道他的身份,只身赶去与陈永仁见面,表达他的心愿……</p><p class="ql-block"> 刘建明:“给我一个机会。”</p><p class="ql-block"> 陈永仁:“怎么给你机会?”</p><p class="ql-block"> 刘建明:“以前我没有选择,现在我想做一个好人。”</p><p class="ql-block"> 陈永仁:“跟法官说吧!看他让不让你做好人。”</p><p class="ql-block"> 刘建明:“那……就让我死吧!”</p><p class="ql-block"> 陈永仁:“哦……对不起……我是警察!”</p><p class="ql-block"> 这是他们俩最后一次对话。刘建明求饶求情,让陈永仁放他一码;陈永仁大义凛然,履行一个警察职责。但是中途冒出一个大B,双方对峙中大B一枪击中陈永仁。在电梯里,刘建明又击毙大B,可以说,这个世界上知道他身份的人都死了。刘建明真的可以名正言顺地做一个好人了。</p> <p class="ql-block"> 再说陈永仁,“卧底”10年了,一大把年纪,仍是孤身一人。长期卧底的紧张生活,导致他长期失眠,头脑疼痛,精神衰弱,心理失常。他与前女友已有六七年没有见面了,女友已结婚生女,他仍是单身一个,他们见面很匆忙,也很尴尬。这都是“卧底”造成的。</p><p class="ql-block"> 一个不能过正常生活的人,哪能正常地恋爱结婚呀!他因治疗心理疾病认识了李医生,天长日久产生恋情。</p><p class="ql-block"> 孤独寂寞的陈永仁好不容易说出了两个秘密:一是袒露日思夜想李医生,二是透露自己警察身份。受苦受难的陈永仁最后死在枪弹之下,一枪毙命,无声无息……</p> <p class="ql-block"> 影片最后一行字幕。佛日:“受身无间者永远不死,寿长乃无间地狱中之大劫。”佛的意思很明确:在无间地狱受苦的人,永远不会消失,永生是无间地狱最大的痛苦。换句话说,陈永仁虽然死了,但是他终于摆脱了无间地狱,摆脱了无尽痛苦;刘建明虽然还活着,依然还在无间地狱,继续受着痛苦煎熬……这才是“无间之道”,简称“无间道”。</p><p class="ql-block"> 影片首尾呼应,前后一致,万变不离其宗。电影讲述了101分钟的故事,最终又回到开篇的主旨,并且强化主旨。这是《无间道》别出心裁之五。</p> <p class="ql-block"> 《无间道》十分注重细节刻画。一个小细节能解决一个大谜团,一个小细节会引来众多思考。比如陈永仁给琛哥马仔在一个文件袋上写了一个“标”字,这本是很平常的一件事。陈永仁后来到刘建明办公室偶然看到这个文件袋,由此断定刘建明就是琛哥的“卧底”。真可谓“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警察局费了那么长时间查“内鬼”,仅文件袋上的一个字就轻轻松松破局了。实在是妙!</p> <p class="ql-block"> 在酒店顶楼,黄警司假装一边打电话一边进电梯,与琛哥打手们擦肩而过,观众非常庆幸黄警司成功逃脱追捕。电梯刚要关闭时,突然一只手插了进来……门开了,打手们认出了黄警司,一阵暴打……这个细节处置得太神奇了!生死仅在一瞬间,观众看得目瞪口呆!暴打黄警司的画面没有展示,只是后来傻强开车时告诉陈永仁:足足打了10分钟,那个警察始终没说一句话……此处的“空白”留给观众去想象吧!</p> <p class="ql-block"> 《无间道》在剧情叙事上只是展现行动,有意留下“空白”让观众去填补。比如在地下车库里,刘建明一枪击毙他的恩人韩琛,没说一句话,举枪就打。事前没有铺垫,事后没有说明。到底刘建明为什么要枪杀韩琛?也颇值得观众去思考。</p><p class="ql-block"> 在刘建明的家里,未婚妻告诉他:“那个小铺的师傅来过,帮你调了音响,还送了一盘试听碟,我听了。”刘建明吃惊地回头望着未婚妻,一声不吭。未婚妻继续说:你还没吃饭吧,我去给你买……刘建明点点头。未婚妻离开,刘建明播放试听碟……这段简短对话里的潜台词及信息量太多了,太值得人们去品味了</p><p class="ql-block"> .在电梯口,大B击毙陈永仁,他把陈永仁的腿移进电梯里,替刘建明解开手铐,用手帕包住自己的手枪递给刘建明。电梯启动,画面转换,突然电梯里传出三声清晰的枪声……电梯到了一楼,在警方包围下,电梯门开了,刘建明举着警察牌子缓缓走出,电梯里有两具尸体:一具是陈永仁,另一具竟是大B 。</p><p class="ql-block"> 很显然,大B是刘建明打死的。那为什么刘建明要打死救命恩人大B?诸如以上的桥段在影片中比比皆是,在此不一一列出。</p><p class="ql-block"> 只展示画面,只展示人物行动,不说明,不解释,一切交给观众自己去思考,去体会,去品味。在填补“留白”中享受艺术的愉悦感。这是《无间道》别出心裁之七。</p> <p class="ql-block"> 《无间道》音乐及音响非常棒!为衬托剧情制造氛围功不可没。每到剧情进入紧张阶段,音乐就飘然而至。有时是不和谐旋律,有时是急促打击音响,与画面配合十分密切。</p><p class="ql-block"> 黄警司从高楼坠下的那一刻起,镜头由快速转换变为慢速的推拉,一首哀伤的音乐慢慢响起……优美的音乐与血腥的场面看似不协调,实则表达编导及观众的惋惜敬仰之情,契合一种神韵!此为《无间道》别出心裁之八。</p> <p class="ql-block"> 《无间道》汇聚了当代香港许多一线明星,如梁朝伟、刘德华、黄秋生、曾志伟、陈慧琳、郑秀文、陈冠希、余文乐等。他们的参与保证了影片质量。梁朝伟那抑郁的眼神,刘德华那敏捷的身姿,黄秋生那指挥若定的气度,曾志伟那黑帮老大的霸气都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p> <p class="ql-block"> 《无间道》一炮打响之后,刘伟强带着原班人马又连续拍出了《无间道2》和《无间道3》,尽管后两部电影也有不少的创新和亮点,但整体效果及影响力不如第一部《无间道》。</p><p class="ql-block"> 总而言之,《无间道》是近些年来香港出现的一部颇有创新的谍战片。无论是在思想内涵上,在剧情结构上,在人物刻画上,在镜头剪辑上,在音乐创作上,在情节“留白”上,还是在演员表演上都有自己的思考,自己的特色,成为当之无愧的一部经典电影。</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