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绪:害羞的样子很可爱

林中漫语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电子产品的出现,似乎成为人们不与他人交流的最好借口。也正因如此,很多人开始变得羞怯,变得孤独,变得冷漠,也变得更加退缩。他们无法克服内在的羞怯感,学会了隐藏在人群中观望他人,他们的存在感追求不再是人前高光,而是背后躲藏。这是现代化的一个陷阱,也是现代人一个不得不需要认真面对与解决的心理遮蔽。</p> 关于害羞的研究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哲学家马克斯·塞勒在《害羞及羞感》的论文中指出,羞涩是“爱的良心”,是人性中最高尚和最有价值力量的内在感情。</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害羞确实是东方社会文化的一个特点,我们中国人以害羞为美,含蓄、内敛、克制、羞涩一直是中国传统文化中谦谦君子的形象特征,女子则更是以羞涩、内敛、贤淑为美。</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害羞也容易被解释成一种示弱行为。我曾经的同事,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卡特勒教授发现、相比较而言,容易脸红的男性更容易讨人喜欢,特别能引起女性的喜爱;害羞的女性也容易让人怜爱。</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泰勒研究发现,容易害羞的人对社交有一种恐惧感,他们自然而然地喜欢脱离大众,或者自身缺乏社会存在感。但是,这些所谓的缺点其实也是一种优势,比如他们比其他人更容易投入自己感兴趣的事情,更加坚定自己的选择,更不容易被外界干扰。</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研究发现,爱害羞的人更有同理心。开朗的人有着更强的表现欲,习惯以自我为中心,而羞涩的人更加兼顾整体和大局。</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爱害羞的人会压抑自己的想法、感觉和行为以维护面子。</p> 害羞影响社交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害羞的情绪体验容易让人产生社交障碍。</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一方面,他们想要与他人亲近,想要与小伙伴们共处,但是,另一方面,他们害怕被拒绝或批评,只好刻意地回避想要亲近的人和想要参与的场合。这就让他们产生矛盾心理。一直处在矛盾之中,郁郁寡欢,也因为不能正常社交而感到孤独。</p> 勇于面对害羞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加利福尼亚大学心理学家索尼娅·柳博米尔斯基做过一项前所未有的研究,她发现如果让一个十分内向害羞的人去假装外向开朗,一周就会带来情绪衰竭的感觉。所以,掩藏问题往往适得其反。承认自己是一个羞怯的人,并尝试理解自己的一些羞怯的行为,可以帮助我们减少对自己的批评和不自信。</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积极心理学家认为人是可以成长的,性格是可以被塑造的,情绪管理是可以做到的。对于推销员、人力资源经理、演员,还有老师等这类常与人打交道的职业,普遍被认为是外向的人才能胜任,实际上,很多从业者是内向的人。为什么能胜任?这是因为职业训练的作用。</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因此,我认为性格并不能决定你的命运,你的学习、你的成长才是决定你命运的因素,换句话说就是,努力决定命运。</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以前的心理学太强调性格决定命运,事实并非如此,各种性格的人都可以成功。成功的秘诀就是要靠自己的努力,去改变自己,最优秀的人一定是能够改变自己的人。克服羞怯,消除羞怯带来的负面影响,拿出勇气去积极改变,比一味寻求改变的具体方法可能更有意义。</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