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4月24日上午,我应邀踏入上海市人形机器人创新孵化器,开启了一场充满科技感与未来感的探秘之旅。</p> <p class="ql-block">在汪总秘书的陪同下,我首先参观了正在筹建的人形机器人展馆。踏入展馆,仿佛置身于科幻电影中的未来世界。尚未完全搭建完毕的展区内,各类人形机器人模型与研发中的原型机已经初露锋芒。其中,一款能制作图像的机器人咖啡机吸引了我的目光,通过工作人员的讲解,我用微信扫了二维码,并输入照片,一分半钟左右,一杯精美的咖啡就制作完成,图像逼真,口感也很好。</p> <p class="ql-block">我了解到这些机器人背后凝聚着无数科研人员的心血,从机械结构的优化到人工智能算法的创新,每一个细节都经过反复打磨。在展馆内,还将设置互动体验区,让参观者切实感受人形机器人在交互能力上的进步。这场充满期待与惊喜的参观,让我对人形机器人的发展现状有了直观且深刻的认识。</p> <p class="ql-block">中午,我与汪总在其办公室共进工作午餐,我们俩是多年的好朋友,在轻松的氛围中,围绕上海市人形机器人产业未来发展展开了深入交流。汪总对当前产业的发展趋势有着深刻的见解,他指出,随着技术的不断突破,人形机器人正逐渐从实验室走向实际应用领域,市场需求也在不断增长。同时,汪总还透露了准备设立人形机器人展示交易中心的设想,希望通过这个平台,整合产业链上下游资源,促进技术交流与商业合作,推动上海市人形机器人产业的快速发展。我们还共同探讨了产业发展过程中面临的挑战,如技术瓶颈、成本控制、市场推广等问题,并对未来发展愿景进行了展望。</p> <p class="ql-block">基于此次参观学习和交流,我对上海市人形机器人乃至全国全球人形机器人产业的发展提出如下建议供汪总及关注人形机器人产业发展的政府机构及相关部门参考。</p><p class="ql-block">发展方向</p><p class="ql-block">• 强化基础研究与技术创新:鼓励高校、科研机构与企业加强合作,加大在人工智能、传感器、驱动系统等关键技术领域的研发投入,突破技术瓶颈,提升人形机器人的智能化水平和运动性能。</p><p class="ql-block">• 聚焦应用场景开发:深入挖掘医疗、教育、养老、工业等领域的实际需求,开发具有针对性的人形机器人产品和解决方案,推动机器人从通用型向专用型转变,提高市场竞争力。</p><p class="ql-block">• 推动人机协同发展:研究人形机器人与人类的协作模式,实现优势互补,在提高生产效率的同时,保障人机交互的安全性和舒适性,拓展机器人的应用边界。</p><p class="ql-block">产业生态环境</p><p class="ql-block">• 完善政策支持体系:政府应出台更多扶持政策,在资金、税收、土地等方面给予倾斜,吸引更多企业和人才投身人形机器人产业。设立专项产业基金,支持企业的研发和产业化项目。</p><p class="ql-block">• 加强人才培养与引进:鼓励高校开设相关专业和课程,培养复合型人才;同时,制定优惠政策,吸引国内外高端人才和团队,为人形机器人产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p><p class="ql-block">• 构建产业联盟与合作平台:推动企业、高校、科研机构等建立产业联盟,加强信息共享、技术交流与合作,共同攻克技术难题,促进产业链协同发展。</p><p class="ql-block">展示交易中心的设立</p><p class="ql-block">• 打造多功能平台:展示交易中心不仅要具备产品展示、交易洽谈功能,还应设立技术研发、测试认证、人才培训等配套服务区域,为企业提供一站式服务。</p><p class="ql-block">• 创新运营模式: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运营方式,线上搭建数字化展示交易平台,扩大影响力和覆盖面;线下定期举办展会、论坛、技术交流会等活动,促进产业交流与合作。</p><p class="ql-block">• 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积极引入国际先进技术和产品,举办国际性的展览和赛事,提升展示交易中心的国际化水平,将其打造成为全球人形机器人产业的重要交流合作平台。</p><p class="ql-block">上海市人形机器人创新孵化器的参观学习和与汪总的交流,让我对人形机器人产业的发展充满信心。相信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上海市人形机器人产业必将迎来更加辉煌的未来,为全国乃至全球人形机器人产业的发展提供示范和引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