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绪:每个人会有悲伤的时候

林中漫语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心理学家把悲伤定义为一种情绪上的苦痛。</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color:rgb(1, 1, 1);">一个人处在悲伤的状态时,他的肢体通常是低垂向下的,也就是“垂头丧气”的样子,同时,眼睛的瞳孔缩小,越悲伤的人瞳孔变得越小。还有,声音变得低沉、缓慢。整个人都没有了生机和力量。</span></p> 度过悲伤五阶段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伊丽莎白·库伯勒·罗斯(Elisabeth Kübler Ross)将悲伤分为5个阶段:否认、愤怒、祈求、抑郁、接受。</b>这5个阶段不一定按特定顺序发生,我们也不一定会经历所有阶段,但是她认为我们至少会经历其中两个阶段。</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在第一个阶段,因为无法接受甚至意识到失去,人们会逃避事实,假装那个人还在,拒绝悲伤。</span>悲伤的人拒绝相信或拒绝承认已经发生的事实;他们试图告诉自己,生活和以前一样,没有改变。他们甚至通过重演一些过去和爱人一起进行的仪式来使自己确信生活没有变化,例如,给已经不在的人倒一杯茶,脑海中不断闪现过去的对话或时光,仿佛他们不曾离开。现实残酷得让他们难以承受,为了让日子过下去,他们选择了回避。</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中国人常说的“大悲无泪”就是如此。在中国文化里,葬礼上大哭,已经成为生者对死者尊敬的最低标准。而如果有人在自己父母葬礼上,没有一滴眼泪,就会被认为是不孝顺。心理研究发现,一个人没有表现出悲伤情绪,人们并不能说明他对死者不敬。实际上,这是一种心理自我防御机制,在最痛苦的时候,机体会自动开启一种保护机制,把这种极端痛苦的情绪隐藏起来,以免人们因承担不了这种痛苦而崩溃。</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在第二阶段,悲伤的愤怒阶段,现实的痛苦会慢慢浮现。</span>人们可能会觉得命运不公平,也可能会对他人感到愤怒,指责他人狠心离开自己,甚至对自己感到愤怒,恨自己无能为力。</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第三阶段,愤怒过后,人们想努力挽救,希望一切如旧。</span>人们会想:如果能回到从前,该有多好。通常人们会希望通过“讨价还价”来改变已经发生的事实。例如,如果当初我多关心关心她,她就不会走了。人们在内心产生诸如此类的希望,想以此来挽回离去的爱人,回到悲剧发生以前,让自己免于悲伤。</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悲伤的第四个阶段,是最难的一关,严重的甚至可能想自杀。</span>人们知道做什么都无力回天了,痛苦会加倍地袭来,再也没有任何理由逃避,会变得非常脆弱、消沉,甚至失控、自暴自弃,就像所有的希望、憧憬全部毁灭了。</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到了最后一个阶段,人们终于接受了失去这个事实,学会放下,重新开始生活。</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每个人的经历不一样,我们不要轻易批评或指责一个人面对悲伤的方式。我们了解这5个阶段,只是帮助我们了解自己目前经历的处境,以便更好地帮助自己或亲友应对悲伤。</p> 悲伤的积极方面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一般来讲,悲伤是有原因的,人在悲伤时,知道造成悲伤的原因是什么,但人在抑郁的时候是不知道自己为什么抑郁的。悲伤中的人对未来有希望,甚至会想办法令自己摆脱悲伤的困扰,但抑郁的人往往是绝望的,走不出心理的黑暗。</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有研究,相比较而言,心情不好的人更不易出现判断错误,更容易提出高质量的、有说服力的看法。</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负面情绪可以改善判断力,提高记忆力,使人们更不易上当。</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研究人员说,悲伤的人比高兴的人更关注他们周边的人和事。</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从哈桑教授的研究成果我们可以看出,人们容易对悲伤流泪的人展示自己最柔软的一面,也会向这个人表现出自己的同情心。也就是说,一个哭泣的人更容易让人亲近。</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所以,适当表示悲伤可以获得别人的帮助,产生亲近的感受,但过度的伤心可能会使人抑郁。因此,悲伤的情绪需要调节和控制。人长期处于悲伤状态会给身心造成创伤。</span></p> 伤感音乐的疗愈作用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悲伤时听听伤感的音乐,在很大程度上,会给人带来快乐的情绪。</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有科学家研究,结果发现,在听伤感音乐的时候最频繁出现的不是忧郁和悲伤的情绪,而是怀旧的情绪</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从某种意义上讲,伤感音乐也会有一些正面、积极的作用,就是能够对我们的负面情绪起到一种调节和安慰的作用,缓和他们经常能体会到的一些负面情绪。</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因此,对于生活感到快乐的人,我建议多听一些欢快的音乐;但时运不济、人生坎坷的人似乎听一些伤感的音乐,反而可能起到一些正向的调节作用。</span></p> <p class="ql-block">《生活中的情绪心理学》彭凯平</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