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地上文化看山西”,这句广为流传的话语,如同神秘的召唤,吸引着我在退休之后有更多的时间来了解山西这片文化厚土。晋祠,这座承载着千年历史与文化的古老建筑群,宛如一部生动的史书,每一块砖石、每一根梁柱、每一尊雕塑,都在静静诉说着岁月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初入晋祠,仿佛穿越了时光的隧道,踏入了历史与文化交织的梦幻之境。那巍峨的古建筑,宛如一位位沉默的老者,静静地诉说着千百年的故事。圣母殿,这座晋祠的主殿,庄重而华丽,斗拱交错,飞檐翘角,尽显宋代建筑的精妙绝伦。殿内的圣母像,凤冠霞帔,仪态端庄,仿佛在凝视着岁月的变迁。四周的侍女像,更是栩栩如生,她们或微笑,或沉思,或持物,每一尊都有着独特的神情和姿态,仿佛是一群鲜活的女子在侍奉着圣母。这些侍女像不仅是艺术的瑰宝,更是宋代社会生活的生动写照,让我感受到了那个时代的细腻与温情。</p> <p class="ql-block">沿着蜿蜒的小径前行,难老泉映入眼帘。泉水清澈见底,潺潺流淌,发出悦耳的声响。这难老泉,被誉为晋祠三绝之一,它历经千年,从未干涸,滋养着这片土地,也孕育了灿烂的晋文化。站在泉边,我伸手触摸那清凉的泉水,仿佛触摸到了历史的脉搏。在古代,这里是人们祈雨祈福的地方,承载着无数百姓的希望和梦想。如今,它依然是晋祠的灵魂所在,见证着岁月的流转和时代的变迁。</p> <p class="ql-block">鱼沼飞梁则是晋祠的又一奇观。这座十字形的桥梁,架于方形的水池之上,造型独特,宛如一只展翅欲飞的大鸟。它是我国现存古桥梁中仅有的一例十字形桥梁,具有极高的历史和艺术价值。漫步在飞梁之上,脚下是清澈的池水,鱼儿在水中嬉戏,四周是古朴的建筑和翠绿的树木,仿佛置身于一幅美丽的画卷之中。</p> <p class="ql-block">晋祠的每一处建筑、每一尊雕塑、每一眼泉水,都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在这里,我看到了古代工匠的精湛技艺,感受到了古人对自然和神灵的敬畏之情,也领略到了晋文化的独特魅力。它让我明白,文化不仅仅是书本上的知识,更是一种生活的态度,一种对历史和传统的尊重与传承。</p> <p class="ql-block">古往今来,无数文人墨客钟情于晋祠,品山水之胜,探人文之韵,抒思古之情,展胸臆之思,题诗作赋,咏物言志,留下了许多千古绝唱 。李白曾写道:“时时出向城西曲,晋祠流水如碧玉。浮舟弄水箫鼓鸣,微波龙鳞莎草绿。”他用生动的笔触描绘了晋祠流水的碧绿和泛舟游玩的欢乐场景,让人仿佛身临其境。欧阳修、元好问、傅山、朱彝尊等著名诗人也都有相关佳作传世。这些诗词不仅赞美了晋祠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也反映了作者们对晋祠的深厚情感和对历史文化的深刻感悟。</p> <p class="ql-block">晋祠,这座地上文化的璀璨明珠,以其悠久的历史、精湛的建筑艺术、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深厚的人文底蕴,成为了中华民族文化遗产中的瑰宝 。它不仅是山西的骄傲,更是全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当你走进晋祠,仿佛穿越时空,与历史进行一场亲密的对话。在这里,你可以感受到古人的智慧与才情,领略到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每一次游览晋祠,都会有新的发现和感悟,它就像一本永远读不完的书,吸引着人们不断去探索、去品味。</p> <p class="ql-block">此次晋祠之行,让我收获颇丰。它不仅丰富了我的退休生活,更让我对本土文化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我们常常忽略了身边的文化宝藏。而晋祠,就像一本厚重的史书,等待着我们去翻阅、去品味。我相信,只要我们用心去感受,就一定能在这些古老的文化遗产中找到属于我们的精神家园。.</p> <p class="ql-block">退休后的时光,因为有了这样的文化之旅而变得更加充实和有意义。我也希望,更多的人能够走进晋祠,走进山西,去寻地上文化的奥秘,让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光彩。</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