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助育人新模式 赋能成长向未来

美篇

<p class="ql-block">  为了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关于“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健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的重要精神,进一步提升全市学生资助干部队伍的政策水平、业务能力和服务意识,适应新时代学生资助工作“精准化、规范化、数字化”改革方向,探索资助育人新模式,推动学生资助工作高质量发展。 4月21日至25日,为期5天的贵港市学生资助管理干部综合能力提升培训班、贵港市港北区学生资助管理干部综合能力提升培训班在重庆师范大学举办。</p> 开班仪式 <p class="ql-block">  在开班仪式上,梁建军副局长进行讲话,针对我市当前学生资助工作开展情况及乡村振兴工作强调几点,一是各县(市、区)要坚持“规划先行、执行提速”原则,当前财政形势就是“谋在前,才有钱”,我们务必加快向财政部门申请用款计划,以资金发放时效性倒逼流程优化,确保各类资助款项有序、准确、快速到达学生(学校)账户,切实将民生政策转化为可感知的教育温度。二是抓好助学贷款全周期管理工作,严格助学贷款资格认定和办理程序,加大力度做好贷款本息催收工作。用好、用足助学贷款风险补偿金、代理费,持续做好贷前、贷中、贷后管理工作。三是压实一岗双责的责任,着力做好资助资金风险防范和舆情处置工作,“以零容忍”态度防范资金风险,以“零疏漏”标准应对舆情挑战,为学生资助事业高质量发展筑牢根基,为教育公平提供坚实保障。四是学生资助是巩固脱贫成果、服务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同时还给我们提出三点要求:一是提高认识,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二是学以致用,提升业务能力和执行水平;三是注重创新,探索资助育人新模式。他要求我们通过培训,提升政策水平、业务能力和风险防控意识,为贵港市学生资助工作注入新的活力,并预祝了本次培训班取得圆满成功!</p> <p class="ql-block">  授班旗仪式上,班旗强化了培训的严肃性与团队归属感,让班旗成为培训期间的行动指引和精神纽带!</p> 专题讲座 <p class="ql-block">  徐辉教授,带我们学习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 - 2035年)》,为我们指明了未来教育发展的方向。让我们主动适应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构建新发展格局、推进高质量发展,充分发挥教育、科技、人才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作用,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强大人才支撑和知识创新贡献。</p> <p class="ql-block">  甘刘林部长,给我们带来了《新形势下学生工作面临的舆情应急处理》专题讲座。甘刘林部长指出,当下网络社交平台高度发达,信息传播速度呈几何级增长,学生群体作为网络的活跃用户,其言论和行为极易引发舆情。启示我们,在舆情发生时,应迅速反应,主动沟通,积极解决问题,避免舆情恶化 。</p> <p class="ql-block">  杨卫明教授带我们走进Al世界,通过“场景适配+工具组合”,AI可成为提升办公效率、释放创造力的核心引擎。利用信息化平台实现资助申请、审核、资金发放全流程线上管理,提高效率。 如何通过数据分析追踪受助学生学业表现与成长轨迹,及时调整帮扶策略。</p> <p class="ql-block">  重庆师范大学附属实验小学郑霖校长,分享了学校的理念文化及成果,学校在资助管理和资助育人方面的经验,体现了教育公平与人文关怀的结合。</p> 红色足迹 <p class="ql-block">  追寻红色足迹,我们来到了重庆的渣滓洞和白公馆,这里保留着国民党统治时期关押、迫害共产党人及爱国志士的牢房、刑具等场景。狭窄的牢房、阴森的审讯室、冰冷的铁链,直观地展现了当年革命者所处的残酷环境。站在这些场景中,仿佛能听到历史的回响,感受到先烈们在黑暗中抗争的勇气。先烈们用生命书写的忠诚与信仰,提醒着我们:无论时代如何变迁,追求正义、坚守理想、勇于担当的精神永远不会过时。</p> 走进名校 <p class="ql-block">  走进重庆科学城西苑小学,重庆科学城西苑小学是重庆高新区,重点打造的一所公办小学,位于西部(重庆)科学城核心区域,服务于科学城高层次人才及周边社区居民子女教育需求。学校依托科学城“科技+教育”的融合发展定位,致力于打造现代化、智慧化、创新型的高品质学校。</p> 收获满满 <p class="ql-block">  资助管理骨干教师,对此次培训进行收获总结,这是一次业务能力的“充电”,更是一次工作理念的升华。</p><p class="ql-block"> 参训干部不仅提升了专业技能,更深刻认识到学生资助工作的政治意义和社会价值。未来,我们将以此次培训为起点,持续加强队伍建设,推动学生资助工作从“保障型”向“发展型”转变,为落实教育公平、助力学生成长贡献更大力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