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核心素养,构建高效课堂——昔阳县初中历史公开课观摩研讨活动纪实

🍁教研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为进一步深化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改革,加强校际教学交流,提升教师专业素养,推广高效课堂教学经验,教研室经研究决定,于2025年4月24日上午组织全县七、八年级历史教师在昔阳县第二初级中学校举办全县初中历史公开课观摩研讨活动。教研室张艳老师组织我们有序签到入场。</span></p> 公开课展示 <p class="ql-block">  王丽晶老师执教的《明朝的统治》一课,以独特新颖的教学设计与扎实深厚的教学功底。</p><p class="ql-block"> 以 “朱元璋个人简历” 作为课程导入,通过图文并茂的 PPT,极具反差感的 “草根逆袭” 故事,瞬间吸引学生目光,有效集中学生注意力。</p><p class="ql-block"> 教学过程设计上,王老师将教学内容巧妙拆解为 “明朝的崛起”“明朝之巩固”“明朝之成长” 三个递进式任务模块,逻辑清晰,层层深入。</p><p class="ql-block"> 这三个模块形成 “建立 — 强化 — 发展” 的完整历史脉络,构建起系统化的知识框架,让学生对明朝历史发展有了全面且深入的认识,有效培养学生历史思维能力与知识整合能力。</p><p class="ql-block"> 整堂课节奏紧凑,教学环节衔接自然流畅,既注重知识的传授,又关注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真正实现了历史课堂的高效性与趣味性的统一,为历史课堂教学改革提供了宝贵的经验与借鉴 。</p> <p class="ql-block">  陈洁老师执教的《辽宋夏金元时期的对外交流》一课,以“南海一号”为钥,开启辽宋夏金元对外交流之门。以清晰的逻辑脉络与丰富的教学内容,带领学生深入探究这一时期中外交流的盛况,蕴含着深刻的历史教育价值。</p><p class="ql-block"> 课程以 “水路通四方” 开篇,从古代水路交通的起源讲起,逐步过渡到宋元时期的鼎盛阶段。通过梳理造船技术革新、航海罗盘应用等关键要素,生动展现了水路交通发展的历史脉络,为后续内容奠定基础。紧接着 “市舶汇万商” 板块,从市舶司的设立背景、职能介绍,延伸到海外贸易繁荣景象,包括贸易范围、货物种类及重要商港,将经济交流的细节娓娓道来。</p><p class="ql-block"> 最后 “互鉴书华章” 聚焦文化层面分科技文化外传与外来文化传入两部分,全面呈现中外文明的双向互动。三个板块层层递进,从交通基础到贸易实践,再到文化交流,构建起完整的知识体系,帮助学生系统理解辽宋夏金元对外交流的全貌。</p> 交流研讨 <p class="ql-block">  两节课在设计上,各有千秋,逻辑清晰。《明朝的统治》在教学方法上,注重知识的讲解与分析。通过对明朝皇权强化措施、民族关系等重点内容的深入剖析,引导学生理解历史事件背后的政治逻辑和社会影响。同时,结合具体的历史故事和案例,增强教学的趣味性和吸引力,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历史的复杂性。</p><p class="ql-block"> 《辽宋夏金元的对外交流》采用了丰富多样的教学方法。大量运用史料教学,学生的史料实证能力;通过小组讨论等活动,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在参与中深化对知识的理解,有效提升了课堂的互动性和学生的学习体验。</p> 活动总结 <p class="ql-block">  教研室张艳老师指出: 《明朝的统治》与《辽宋夏金元的对外交流》两堂课通过聚焦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在教学目标设定、教学活动设计、教学评价实施等环节形成完整闭环,实现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与价值引领的有机统一,为构建高效历史课堂提供了可借鉴的实践范式,充分体现新时代历史课程改革的方向与要求。为历史课堂教学提供了良好的范例。此次活动不仅加强了校际间的教学交流,更为教师专业成长搭建了优质平台。希望全体初中历史教师以此次活动为契机,将所学所悟运用到日常教学中,持续探索核心素养导向的课堂教学模式,不断提升教学水平。</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让我们携手同行,在初中历史教学的道路上,聚焦核心素养,深耕课堂改革,共同构建更加高效、更具活力的历史课堂,为培养具有历史视野与人文情怀的新时代学生而不懈努力!</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