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谈谈读书的悟性</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书人人皆可读,人人皆可成为爱读书的人。古人云,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说读书是人间最美好最值得的事。古人又说,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是说读书的好处。既然读书有那么值得与美好,为什么又不被一些人重视和追捧呢?</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这就是我谈的读书悟性问题。读书就如人们学做木匠,有的人很快就会出徒,成为一个好木匠;相反有的人同样也学了一通,却没成为好木匠。有的人学钢琴却成为钢琴大师;有的人弹了一生没多大成绩。世间万事“学理”皆通,读书也要有悟性,并且读书需要更高的悟性,悟性高读书就得法,获得的成就就大,书也就读成功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事实证明,人的悟性有好中差之分。悟与性要分开来说,我认为“性”是先天的,“悟”是后天的。先天是人的天资,也就是有慧眼。比如六祖禅师他本无文化,也不会读书,在云云众僧中,只有他能悟出佛性。后天取决于先天,先天又可通过后天来激发。世上具有天才的人又很少,绝大多数成功的读书人,一般都是通过不断的探索努力学习而开悟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span></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中国近代力学之父钱伟长的故事想必大家都知道,他在考取清华大学时,物理、化学、英语三门加起来只考了25分,但他以文科满分被清华大学录取。可能有的人认为他对学理科悟性太差。当时在中国大地上发生了918事变,日寇铁蹄践踏中国大地,中国处于四分五裂之中。钱伟长为了实现科学救国梦想,他强烈向物理系吴有训教授请求把他转到物理专业,吴教授提出了如果他的数学、物理、化学都能考到70分以上,就可以转专业为条件,于是他经过一年多的不懈的努力,刻苦钻研,每天三点一张,趁早贪黑,甚至学到下半夜,后来三门功课都考了80分以上,终于实现了自己的愿望。1940年,钱伟长前往多伦多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在校期间钱伟长用了不到2个月的时间,就完成了一篇关于“奇异摄动”的论文,引起广泛轰动。1942年至1946年,又在加州理工学院读博士后,在冯·卡门教授的航空实验室工作,研究火箭起飞、火箭弹道控制及人造卫星轨道计算等科研课题,为中国的两弹一星做出了伟大贡献。钱伟长读书转型成功,就是对读书开悟最好范例之一。</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span></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鲁迅说,“哪里是天才,我只不过是把别人喝咖啡的时间都用在工作上了。”“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挤,总还是有的。”有的年轻人,不喜欢读书,总是找借口,没时间,工作忙等等,把大好年华浪费掉,真是令人婉惜。人来到这个世界上,有那么多知识,就在我们面前,却不去了解掌握,有那么多好书,在你面前撂荒,岂不痛惜。古人云开卷有益,我想在现实中,你无论有没有学习目标,那怕无目的的读书,就是每天读点小说,读读诗歌散文,也是对心灵的一种慰藉,对人生有所感悟,最齐码也是对个人思想有所充实。一个头脑空空洞的人,必然在生活中是一个没目标,也不会有志向目标,就如无头的的苍蝇,活在世上与行尸走肉有什么区别呢?</p><p class="ql-block"> 还有人手机离不开始手,看着似乎在时时学习,不明白的地方上手机查一下,好似自己弄明白点东西,零打碎敲的知识,随时就可忘了,根本没在头脑中形成一个整体知识结构,当遇到问题去找思路破解时,就会晕头转向,不知所云,束手无策。读书与看手机是有本质区别的,人要获得真才实学,必须系统学习,在自己的思想世界建立起系统的知识结构,从而不断增强认识世界认识事物的能力,成为一个具有一定思想水平的人。</p><p class="ql-block"> 读书的 “开悟”一定是有方法和规律可循的。比如抓主旨、提纲目、善应用等等,与其他相关知识融会贯通,形成学习能力等。有人说把一本书先读厚了,再读薄了,这也是方法。总之,人的读书是从最基本概念学起的,基本概念扎实了,思维搭建好了,加之刻苦钻研,自然就会有了悟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