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随着孩子们的年龄增长,于中班的幼儿而言,开始对比好朋友之间的身高,体重,简单的了解自身的身体,比如身体的组成部分、五官的概念,但是自身各身体部位的作用不太明了。同时随着男孩女孩性别意识发展,他们也会对自身与异性的差异产生好奇。而在解答这些疑问的过程中,孩子们能逐渐获得健康的性别认同感。让我们展开了探秘“我的身体”的活动。</p> 课程缘起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诺:“贾雨轩,你有一个大肚子,我没有,捏的软软的真好玩!”</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轩:“因为我吃的多。”</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诺:“嗯,你现在还是比我高,你吃的比我多。”</p> <p class="ql-block">田:“我比你高贾予诺。”</p><p class="ql-block">张:“我也此你高。”</p><p class="ql-block">诺:“男孩子基本上都比女孩子高。”</p><p class="ql-block">田:“我们用直尺来量一量吧!”</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诺诺突然发现轩轩的肚子鼓鼓胖胖的,由此还进行了比身高活动,基于这些有趣的现象,进而引发了一门探秘“我的身体”的课程故事,旨在引导孩子们了解自己的身体,探索其中的奥秘。</p> 总网络图 一、初识有趣的身体 <p class="ql-block">1.我从哪里来</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师:“你们知道自己从哪里来的吗?”</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幼:“小朋友们不约而同的说是妈妈生出来的。”</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中班小朋友大部分都知道自己是妈妈生出来的,但是不明白为什么是妈妈生宝宝!于是我们通过看绘本故事,带小朋友们具体了解。</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小小的我原来在妈妈肚子里,是这样慢慢长大的。</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有一个假肚子,体验一次当孕妈妈的感觉!</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幼:“肚子很大,走路都不方便。”</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幼:“连和好朋友拥抱都不方便了,根本抱不到。”</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幼:“我想玩游戏,都很累,做妈妈好累啊!”</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幼:“妈妈好辛苦。”</p> <p class="ql-block">2.身体部位大调查</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指南》中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是幼儿课程不可缺失的参与者,所以我们积极调动家长的参与性,鼓励家长和孩子一起进行身体大调查,通过调查孩子对身体有了进一步的了解。</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幼儿习得:在这系列活动中,中班幼儿了解生命起源,认识身体构造,初步建立科学认知;通过足球模拟孕妈妈游戏,体会母亲孕育的艰辛,培养共情能力与感恩之心;亲子调查表《我的身体部位大调查》,让幼儿在与家长互动中,进一步认识自己的身体部位,了解身体各部分的名称、功能,拓展对自身的认知,丰富知识储备。</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教师反思:活动的开展如何充分激发幼儿兴趣,科学知识传递是否准确易懂;模拟游戏环节的安全性、趣味性是否足够;亲子互动环节是否有效促进家园共育,后续还需针对幼儿个体差异优化活动,深化教育效果。</p> 二、探秘有趣的身体 <p class="ql-block">1.了解身体结构</p> <p class="ql-block">健康课《我的身体》</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通过健康课,带领小朋友一起了解我们的身体:我的五官、我的肢体、我的器官,小朋友讲一讲自己认识的部位,对我们的身体又有什么作用。</p> <p class="ql-block">表征我最喜欢什么?</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通过表征,幼儿记录自己对身体的了解,说一说自己的对各个身体部位的名称以及作用。</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小朋友投票形成思维导图</p> <p class="ql-block">2.我的五官</p> <p class="ql-block">健康课《我的五官》</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了解五官的名称、位置和基本功能,知道眼睛能看、耳朵能听、鼻子能闻、嘴巴能尝味道和说话、眉毛能保护眼睛。</p> <p class="ql-block">五官的作用</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明白五官对身体的重要性,学习一些简单的保护五官的方法,如不用脏手揉眼睛、不往耳朵里塞东西、不抠鼻子等,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p> <p class="ql-block">3.我的肢体</p> <p class="ql-block">我的小手</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小朋友有了前期认知,知道小手的作用很大,每个人的手指上都有指纹,是独一无二的身份证。</p> <p class="ql-block">幼:“我的小手可以做手工艺品。”</p><p class="ql-block">幼:“我的小手可以拿积木建构。 ”</p><p class="ql-block">幼:“我的小手可以帮助我很快的钻过隧道。”</p><p class="ql-block">幼:“我的小手可以搭建沟渠。”</p><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我的小脚</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小脚可以支撑身体与行走:小脚是身体的支撑点,能帮助幼儿保持直立姿势,为行走、奔跑、跳跃等活动提供稳定的支撑,让幼儿可以自由地移动和探索周围环境。</p> <p class="ql-block">幼:“我的小脚可以在蹦床上面一直跳。”</p><p class="ql-block">幼:“我的小脚可以爬很高很高的地方。”</p><p class="ql-block">幼:“我的小脚可以骑各种各样的车。”</p><p class="ql-block">幼:“我的小脚跑的很快。”</p><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4.神奇的肚子</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还原器官模型:</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小朋友对人体的器官有所了解后,对科学区的器官也十分感兴趣,睿睿选择科学区,将器官模型打乱,看看自己需要多久能将器官模型还原。</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PK还原器官模型:</p> <p class="ql-block">区域活动开始,一一和睿睿选择了科学区的人体器官拼搭游戏。他们将卡片反放,通过石头剪刀布决定先后顺序,睿睿赢了后率先选择卡片。他翻开卡片后,仔细观察了一会儿,准确说出:“这是胰腺。” 随后,他小心地从盒中找出胰腺模型,放进人体模型对应的位置。接着一一翻卡片,看到图案后说:“这是心脏。” 也顺利找到心脏模型并安装进人体模型。整个过程中,两人专注于游戏,未出现争抢等情况 ,遇到放不进去的情况,还会一起商量调整角度。</p> <p class="ql-block">分享总结经验:</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幼儿小结语录:</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们在拼搭的过程中,先将肚子里的器官拼装好,然后在拼四肢。这样很快就能拼好啦!</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每个器官都有特定的大小,看好位置就好啦。</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先把小的胰腺拼好,然后拼小肠,最后把骨头盖住,我就拼好啦!</p> <p class="ql-block">5.男女大不同</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科学区完成男孩女孩人体模型时,小朋友们发现男孩和女孩模型是一样的。针对中班幼儿已经有简单的男女意识,知道自己是男孩,女孩。于是又引发了小朋友们的讨论,男孩和女孩到底有什么不同!</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中班幼儿处于性别认知与自我保护意识的萌芽阶段,对男女差异的观察是其探索世界、构建自我认知的重要过程。这一阶段幼儿能敏锐感知男女在发型、穿搭、爱好、如厕方式等外在表现上的不同 ,借此引导幼儿建立初步的性别概念,理解个体差异的合理性,培养尊重他人的意识。同时,通过日常教育帮助幼儿认识身体隐私部位,建立自我保护边界,学会用简单语言表达拒绝,为其健康成长奠定基础。</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幼儿习得:</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3 - 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中班幼儿对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能动手动脑寻找答案,能感知和发现常见几何图形的基本特征。小朋友们已经积累了一定人体器官知识,具备了较强的图形观察与匹配能力,对人体器官的外形特征有清晰认知,并尝试安装进人体模型,手部的精细动作和手眼协调能力在活动中得到锻炼,能较好地完成较复杂的拼搭操作,体现了中班幼儿该阶段应具备的动手操作水平。还了解到男女之间存在生理和外在特征上的差异,形成初步的性别概念,知道自己是男孩还是女孩。</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教师反思:</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幼儿在活动中清晰认识身体部位、五官、肢体和器官的名称与功能。能准确指出身体部位,大多数幼儿理解不同器官的作用,在“男女大不同”环节,能用简单语言表达性别特征。活动中幼儿的兴趣和投入十分专注,激发幼儿对身体探索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幼儿在讨论男女差异时的态度,建立正确的性别观念,学会尊重个体差异。</p> 三、保护我的身体 <p class="ql-block">1.怎样保护自己的身体</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小朋友们表征如何保护自己的身体,同时得出结论。</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引发肚子疼:</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1.长期不按时吃饭</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2.衣服穿的少,肚子吹冷风了</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3.吃很多冰淇淋</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4.吃饱后要慢慢散步,不能跑跑跳跳</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引发牙疼:</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1.吃很多甜食</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2.没有早晚刷牙</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引发头疼:</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1.早点睡觉</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引发身体疼:</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1.不能快跑防止碰撞</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2.不碰尖锐的物品</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 <p class="ql-block">2.健康小达人</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小朋友们明白了要爱护自己的身体,从好好吃饭,早睡早起做起,知道了身体的重要性,午餐时间纷纷要求老师打卡拍照给妈妈看!</p> <p class="ql-block">3.趣玩印一印</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和我们的身体一起玩游戏,我们能把身体引画出来,还能用积木把身体模样猜出来。太有意思啦。</p> 课程总结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有趣的身体》主题探索活动中,我们既注重引导幼儿学习身体相关知识,更着重通过观察、比较、实践等方式,培养幼儿的观察比较能力与想象力,增强幼儿参与各类活动的自信心。活动过程中,幼儿的认知从单纯了解身体部位,逐步延伸到感知自身情绪、认识自身行为。在此过程中,幼儿学会接纳自我、尊重自我并保护自己,同时也懂得尊重他人。此外,幼儿开始关注男女身体差异,学习如何保护自身隐私,并尊重他人的身体界限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