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旅行】熙熙攘攘瘦西湖

卫东

<p class="ql-block">  瘦西湖位于扬州西北郊,5A级景区,为中国大运河遗产点。这里原来是一段自然河道,从隋唐开始,陆续建园,至清代盛世,由于康熙、乾隆两代帝王的六次南巡 ,造就了“两岸花柳全依水,一路楼台直到山”的湖山盛况。</p><p class="ql-block"> 清乾隆元年(1736年),杭州诗人汪沆游览扬州保障湖时,对比家乡杭州西湖的宽阔,写下诗句:“垂杨不断接残芜,雁齿虹桥俨画图。也是销金一锅子,故应唤作瘦西湖。”诗中“瘦”字既形容扬州湖面的狭长形态(长约4.3千米,宽不足百米),也暗含与杭州西湖“丰腴”之美的对比,自此“瘦西湖”之名广为流传。“瘦”者,“秀”也。</p> <p class="ql-block">  从瘦西湖南门进园,沿着湖边前行,欣赏长堤春柳的美景,感受春日的勃勃生机。</p> <p class="ql-block">  在徐园体验江南园林的精致与幽静,然后登上小金山,这里是瘦西湖中最大的岛屿,四周环水,水随山转,山因水活。山顶有“风亭”一座,是全园最高点,可以俯瞰湖景。</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相传乾隆皇帝在这里钓过鱼的钓鱼台。</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水云胜概,感受湖光山色。</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来到五亭桥,这是瘦西湖的标志性建筑,好像湖的一根腰带。桥上建有五座亭子,故名五亭桥。这座很具特色的美丽的桥,已经成为扬州风景线的一个标志。乾隆曾赞其“如莲花出水”。桥下有15个桥洞,中秋夜可赏“十五个月亮”的奇景,融合了北方皇家园林的雄伟与江南园林的精致。</p> <p class="ql-block">  凫庄,游览中途的补给站,休息品茗或享用点心。</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白塔,仿北京北海白塔而建,传说盐商一夜用盐堆成假塔讨好乾隆,后改建为真塔。塔高28.5米,与五亭桥形成“一横一竖”的景观对比。</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熙春台,“众人熙熙,如登春台”,曾为乾隆母亲祝寿之地,别名也叫“春台祝寿”。</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走过景区的这些景点,4月8日非节非假的,人特别多,男女老少、春游小学生,用熙熙攘攘、摩肩接踵、络绎不绝、川流不息形容一点不为过,有的地方可以说是水泄不通,想拍一张空镜照片需要等好半天。</p> <p class="ql-block">  二十四桥因杜牧诗句“二十四桥明月夜”闻名,实际为单孔拱桥,夜晚灯光亮起时极具诗意。桥身曲折,与吹箫亭相连,再现千年诗境。</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一株白花紫藤,香气扑鼻,吸引大量游客驻足拍照。</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历史上李白、杜牧、苏轼、朱自清等文化名人都很赞叹瘦西湖秀美的风光,留下众多脍炙人口的篇章,特别是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中的“烟花三月下扬州” 为瘦西湖增添了耀眼的浓墨重彩。</p> <p class="ql-block">  园中摆放的鲁冰花和虞美人进入盛花期。</p> <p class="ql-block">  瘦西湖有24景,园林中的园中园根据不同的地形地势,大致可以分为景园、山地园、岛园、平地造园四个类型。各个园中大多是明清时期与民国初年的建筑,建筑形式丰富多样,包含了轩、厅、廊、亭、榭、阁、楼、桥等主要古典建筑形式。</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阳春三月,瘦西湖是一幅精美的水彩画,垂柳蘸着碧水,柔枝拂过石舫,扁舟摇曳湖面,桃瓣飘落肩头,交替错步的瞬间似乎已经踏进心灵妙境,昔日皇帝游乐禁地如今已是百姓赏玩佳处,走马观花一圈,也算是到此一游。。</p> <p class="ql-block">  部分文字内容摘自网络,出镜游客,此表谢意,如有不妥,告知即删。 </p><p class="ql-block"> 感谢您的欣赏和鼓鼓!</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