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恭王府、北海

剑影清风

<p class="ql-block">  23年10月14日,在北京去了恭主府和北海公园。</p><p class="ql-block"> 恭王府及花园,国家5A级旅游景区,位于前海西沿、什刹海南岸,是清代规模最大的一座王府,曾先后作为和珅、庆王永璘的宅邸。清咸丰元年(1851年)恭亲王奕訢成为宅子的主人,恭王府的名称也因此得来。3</p><p class="ql-block">恭王府及花园历经了清王朝由鼎盛而至衰亡的历史进程,故有“一座恭王府,半部清代史”的说法。</p> <p class="ql-block">  王府占地约6万平方米,拥有各式建筑群落30多处。其花园位于王府后,又名萃锦园,建于清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据考证是在明代旧园上重修的。全园占地面积2.8万平方米。园区建筑分东、中、西三路,每路由南自北以严格的中轴线贯穿着的多进四合院落组成</p> <p class="ql-block">王府中路主要为银安殿和嘉乐堂,主为祭祀之用;东路主要为多福轩和乐道堂,多福轩厅前有一架长了两百多年的藤萝,在京城极为罕见。东路的后进院落正房名为“乐道堂”,是当年恭亲王奕訢的起居处。西路的四合院落较为小巧精致,主体建筑为葆光室和锡晋斋。锡晋斋即为恭王府“楠木殿”,殿内雕刻皆为楠木所成,是和珅仿紫禁城宁寿宫式样。府邸最深处建有两层的后罩楼,又称藏宝楼,其后墙一共有44个什锦窗,相传和珅可以根据窗户的形状,来对应宝物的种类。园区内“西洋门”、“福字碑”、“大戏楼”合称恭王府三绝。府内满园“福”字。多达一万多个,与康熙“福字碑”共同组建恭王府“福”文化</p> <p class="ql-block">  北海公园位于北京的中心地区,故宫西北部,东靠景山,南临中南海,北接什刹海,北海公园占地总面积68.2万平方米,其中水面积38.9万平方米,陆地面积29.3万平方米54。是中国现存历史上建园最早、保存最完整、文化沉积最深厚的古典皇家园林</p> <p class="ql-block">北海公园的形成最早要追溯到辽代的“金海”,后经历元、明的扩建,成为成名副其实的皇宫后花园</p> <p class="ql-block">北海公园属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0-12摄氏度,年降水量644毫米,北海公园内的北海是北京城内最大的湖泊,水源则以密云水库补给为主。公园内动植物丰富,有桧柏、侧柏、白皮松等植物,也有濒危物种花脸鸭、国际濒危物种秋沙鸭等。北海公园主要由琼华岛、东岸、北岸、西岸景区组成。主要景点有永安桥、永安寺15、小西天、九龙壁、承光殿等。</p> <p class="ql-block">白塔‌:藏传佛教风格,高35.9米,建于清顺治八年(1651年),矗立于琼华岛山顶,可俯瞰全园。塔身洁白,与周围景观形成鲜明对比。</p> <p class="ql-block">琼华岛‌核:北海公园的中央岛屿,高32.3米,周长913米,以白塔为标志性建筑,被誉为“仙境宝岛”。岛上建筑群以永安寺为中心,黄瓦红墙与古木相映,是燕京八景之一“琼岛春阴”所在地</p> <p class="ql-block">九龙壁,位于北京市东城区故宫后宫东路宁寿宫区皇极门外,是一座背倚宫墙而建的单面琉璃影壁,为清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改建宁寿宫时烧造,因影壁上刻有九条龙而得名“九龙壁。</p> <p class="ql-block">九龙壁长29.4米,高3.5米,厚0.45米,壁上部为黄琉璃瓦庑殿式顶,檐下为仿木结构的椽、檩、斗栱。壁面雕有九龙,被分隔为五个空间。下部为汉白玉石须弥座,端庄凝重。此九龙壁与山西大同九龙壁、北京北海公园九龙壁合称“中国三大九龙壁”。</p> <p class="ql-block">静心斋‌:原为清代皇家书房,以小巧精致的布局著称,融合江南园林风格,曲径通幽,体现“园中园”的设计精髓</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