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台北观光(2)台北故宫博物院

六六大顺

<p class="ql-block">  台北故宫博物院正式落成,初名 “中山博物院”。这一年,对于台北故宫博物院来说,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它的建成,为那些漂泊多年的文物提供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安身之所,也为台湾地区的民众打开了一扇了解中华文化的窗口。</p> <p class="ql-block">  淡蓝色的琉璃瓦屋顶,在阳光的照耀下熠熠生辉;米黄色的墙壁,散发着古朴而典雅的气息;洁白的白石栏杆,环绕在青石基台之上,宛如一条灵动的玉带。台北故宫博物院的建筑风格,既融合了中国传统宫殿建筑的庄重与大气,又不失清新与雅致。它依山傍水,气势宏伟,与周围的自然环境相得益彰,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卷。</p> <p class="ql-block">  台北故宫博物院的文物主要来自清代北京故宫、沈阳故宫和热河行宫等处旧藏,与北京故宫博物院同根同源。两岸故宫虽分隔两地,但都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历史记忆与文化基因,是中华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这种天然的历史渊源,成为两岸文化交流的坚实基础。</p> <p class="ql-block">  建筑设计灵感源自中国书法中浓墨、飞白、渲染三种笔法,以三座流线形体交织而成,显现出墨黑色行云流水般的流动造型,也作为 “龙”“象”“马” 文化象征的隐喻。主建筑外观由 36,000 多片铸铝圆盘外挂于弧形墙面所构成,以现代数码化的设计呈现古老铜器上的龙纹及云纹。当阳光移动时,经由圆盘的反射,“在云中移动的龙” 会在此独特设计的弧形立面上呈现出来,由此体现故宫的 “帝皇气质”。</p> <p class="ql-block">  肉形石,全高 6.6 公分,长 7.9 公分,乍看之下,就像一块令人垂涎三尺、肥瘦相间的 “东坡肉”。它实则为清代一块黄玉所雕,是大自然与人类智慧完美结合的杰作。这块肉形石的纹理层层堆栈,艺匠根据其天然特征进行加工,在表面细密钻点,营造出毛孔的效果,使质地较为酥松,易于染色。然后将上层染成褐红色,就像是肉皮浸过酱油一般,色泽诱人。其肉皮、肥肉、瘦肉层次分明,毛孔和肌理的展现都极其逼真,让人忍不住想要伸手触摸,甚至怀疑它是否真的是一块石头。无论是色彩还是纹理,都可以乱真,人们似乎都能闻到红烧肉的香味,真正是人间极品,价值连城。其创意构思之巧妙,雕刻技法之精湛令人叹为观止,也难怪它能成为台北故宫博物院的镇馆之宝之一,吸引着无数游客前来观赏。</p> <p class="ql-block">  翠玉白菜,这件清代中后期的翡翠雕刻品,长 18.7 厘米、宽 9.1 厘米、厚 5.07 厘米,由一块半灰白、半翠绿的翡翠玉石雕琢而成。它宛如一颗璀璨的明珠,在博物馆的展柜中散发着独特的光芒。整棵白菜造型逼真,包心、无根、茎叶脆嫩、叶青茎白,仿佛刚刚从菜园里采摘下来,还带着清晨的露珠。</p> 中山博物院。 <p class="ql-block">  士林夜市是台北最著名、也最平民化的夜市去处,夜市可分两大部分,一是慈诚宫对面的市场小吃,一是以阳明戏院为中心,包括安平街、大东路、文林路围成的区域。南北小吃、流行服饰、杂货、加上如织的人潮,溢散热闹滚滚的气息是夜市的特色所在。</p> <p class="ql-block">  台湾省桃园县大溪镇为桃园县的一个镇,境内有大汉溪,因而得名。</p> <p class="ql-block">  大溪花海农场,是台湾北部最大的花卉农场。占地16公顷,整座山头都是花田,营造成普罗旺斯花海风貌。</p> <p class="ql-block">  农场似馒头山状地形,范围包括海拔348公尺的草岭山,始终维持自然山林景致,沿线两侧苍郁的林木与野花,衬托幽静的天然环境与景观,站在观景台上还可远眺大溪、中坜与周边湖光山色。如今,素有台湾欧洲庄园之称的大溪花海农场已经成为偶像剧的取景首选之地。</p> <p class="ql-block">  大溪花海农场 其中2公顷的彩虹花田,随着季节绽放各色花卉,令人目不暇接。农场有一座数十年的老茶厂,改造成具南欧风情的西餐厅梵高之家,透过米黄色调渲染,提供欧风佳肴,包括精致套餐、下午茶、欧式自助餐等,在此用餐让人心情特别好。</p> <p class="ql-block">  大溪花海在过去20多年里,种植了大约400多万株花卉,结合山体地形,营造出与法国普罗旺斯类似的浪漫风情。农场总共有39处景点和服务设施,但总体上可以分为花卉景观区、游乐区和服务区三大核心功能区。</p> 公园内高山族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