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 编者按: </p><p class="ql-block"> 报党恩的人 退伍不退色</p><p class="ql-block">雷建明同志1965年入伍,任原广州军区通信团司令部警卫排战士,1969年退役。1987年入党。退役后努力工作,成绩显著,多次评为先进和受到奖励。本篇转载1995年3月7日《湘潭日报》第二版登载雷建明同志先进事迹的文章,高度赞扬了一个退役老兵的军人不退的底色。</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雷建明和他的追求</b></p><p class="ql-block"> 文/老陈(湘潭日报群工部部长、记者)</p><p class="ql-block"> 1995年2月16日,在湘潭市政法工作会议上,大会表彰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集体,雨湖区广场街道综治办榜上有名,这个街道综治办主要负责人雷建明被授予三等功。</p><p class="ql-block"><b>雷建明其人</b></p><p class="ql-block">共产党员雷建明,今年46岁。他少年时,父母相继去世,成为孤儿,是党和人民一手把他养大成人。他当过看牛伢子,作过田,当过兵,做过工。1965年12月入伍,1969年退役,1985年调到雨湖区法院当民警。他干哪行,爱哪行,牢记“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他的人生画卷上始终保持军人底色,受到人民群众的高度赞扬和领导机关的充分肯定。谈起他所走过的历程,雷建明动情地说:“我老雷有今天,要感激养育我的父老乡亲,教我为人民服务的党和毛主席。”</p><p class="ql-block"> 1993年6月,老雷从市委党校学习回来后,调到街道,做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他长年扎根群众中,集累了群众工作经验,这对在法院工作已有10年的雷建明来说,可谓轻车熟路。但基层的“综治”工作艰苦加清贫,缺人缺经费,没有补贴和奖金,这无疑将给个人的经济利益带来影响。他的老朋友、老同事半开玩笑半认真地说:“老雷,你去街道综治办,是米缸里跳到糠箩里啰!”面对艰苦工作的考验,面对个人利益受到影响,他坚定地说:“工作艰苦能够磨炼人,待遇少了能够考验人。”他走马上任,担任了街道党委副书记兼“综治”办主任。</p><p class="ql-block"><b>从基础工作抓起</b></p><p class="ql-block">老雷到职后,当时的广场街道的综合治理工作,物质条件十分艰苦,他骑着自己的破旧单车,跑遍了街头巷尾,上门走访,了解情况,听取意见。在短时间里,他对街道工作的特点进一步了解,对如何加强广场地区的“综治”工作心里也有了谱。老雷把情况、问题和想法向街道党委作了汇报,得到了党委的支持。于是,一个强化社会治安、建立健全“综治”工作的网络全面铺开了。在全街道成立了85个“综治”群众骨干小组;综治办与驻街98个单位签订了综合治理目标管理责任状;组建了80个居民调解小组;驻街单位的193个保险柜确定了67个守护责任人等措施。</p><p class="ql-block"> 基础工作的逐步加强,老雷的工作重心转向了居民委员会和驻街单位。一年多时间里,老雷和“综治”办的同志在基层帮助工作452次,人平每月不少于20天。对工作搞得好的单位,帮助总结经验,因地制宜地在街道范围内推广。对“综治”工作抓得不力的单位,则帮助其查找原因,制定整改措施。一年时间内,对40个单位提出了书面或口头整改意见100多条,促使广场地区“综治”工作出现了先进更先进,后进赶先进的局面。去年底全街对所辖7个居民委员会和98个驻街单位,进行“综治”工作的考核检查,先进面达到83%,末达标的只有3家。市财政局“综治”小组被评为出席全市的先进集体,湘潭铁路技校被评为出席雨湖区的先进集体,湘潭市无线电厂等18个单位被评为广场街道的先进集体。</p><p class="ql-block"><b>创建安全小区</b></p><p class="ql-block">雷建明和他的同事工作起来专往难处走。老雷刚到街道不久,听说辖区内何家湾居民“谈盗色变”,盗窃案频发,群众缺乏安全感。老雷碰着这个问题没有绕道走,而是迎着上。他同“综治”办的同志硬是在那里呆了10多天,把情况摸得清清楚楚,然后与驻街单位的领导、居民群众代表开出了“药方”:创建文明安全小区。首先成立有驻街单位领导、派出所管区民警、居民委员会主任、居民代表参加的“综治”小组,从组织、制度、经费、工作四方面落实。为预防犯罪,他们分别对9个单位的居民宿舍下达了整改意见书,并督促有关单位为宿舍楼设置了防盗门9张,单元铁门20张,加高了宿舍围墙。由于相关部门齐抓共管,使这个盗窃案多发区,发案率大大下降。</p><p class="ql-block">这其中有雷建明同志身先士卒,扎根基层,依靠群众工作作风的具体体现,发挥了群防群治的威力,确保了一方平安。</p><p class="ql-block"><b>心系千家万户</b></p><p class="ql-block">老雷在工作中有个特点:坚持为群众排忧解难为重任。去年7月17日,老雷接待西塘居委会居民胡某来访。老胡52岁,上有老父亲,下有儿、媳和孙女,原本一家人过得蛮好的。去年以来,胡家经常为一些琐碎小事发生争吵,家庭不和,发展到一家人两个炉灶分开煮饭吃,胡家请求老雷出面调解。这件事本属街道司法办实行有偿服务的范围,但老雷没有推辞。他想,家庭是社会的细胞,要保证社会的安定团结,必须帮家庭消除不安定因素。他立即组织当地居委会和老年协会的同志一道,到胡家做耐心细致的工作。通过个别谈心,找出了影响该家庭团结的主要矛盾,有的放矢地工作。老胡的一家人在分清是非的基础上,都作了自我批评,并表示要互相尊重,搞好团结。使这个频将破裂的家庭重归于好,一家人和和睦睦在一起过日子了。这件事在邻里之间传为佳话。</p><p class="ql-block"> 也许是职业的特点,老雷外出看到影响社会治安的事情,敢抓敢管。去年11月10日,在韶山西路市饲料公司门前,发现一起打架斗殴事件。当时围观人群里三层外三层,却无一人劝架。老雷见状,放下单车,走近看,一方头破血流,另一方玩了命,在路边小摊上抢了一把切槟榔的刀子,乱飞乱舞,危及群众安全。情急之下,身着法警制服的老雷,挺身而出,大喝一声:“看谁敢动!”打斗双方被震慑住了。老雷问清情况,晓之法理,耐心劝解,双方言和,制止了一起将要发生的流血事件。围观群众拍手称赞!</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 征稿启示</p><p class="ql-block">各位战友、军嫂及军后代:</p><p class="ql-block">自《战友文集》发行得到大家的支持,不仅在战友群中传阅,部分文章还被新华网客户端、今日头条、公众号等全国性公网转发,极大地提升了战友故事的传播量。近期,战友提议希望“故事会”持续发布,《文集》继续汇编。经与热心战友共同商讨,决定推进这项活动,并适机出版《文集》(第二卷)。</p><p class="ql-block">为了让这部《文集》更加丰富、精彩,现面向大家征求意见并开展相关工作:</p><p class="ql-block">一,征稿:诚邀老战友以及与通信团有关的各界人士踊跃参与。无论是军嫂对家庭的默默奉献,还是军后代传承的红色基因,都可以通过文字表达。第二部主题为“军魂永恒”,稿件内容既可以讲述军旅生涯中的热血故事,也能分享退役后的不凡经历;既可以记录自己的亲身奋斗,也能展现家人、后代的幸福生活与成功之路。</p><p class="ql-block">二,书目章节设置:第二卷暂命名为《军魂永恒》,构思分为以下八个章节:</p><p class="ql-block">-第一章,我在军营(火热的军营生活)。</p><p class="ql-block">- 第二章,战火淬炼(参战经历)。</p><p class="ql-block">- 第三章,战友情深:战友之间真挚情谊。</p><p class="ql-block">- 第四章,军魂在胸:军旅生涯中触动心灵的故事。</p><p class="ql-block">- 第五章,新的征程:退役后拼搏奋斗的历程。</p><p class="ql-block">- 第六章,商海打拼:改革开放浪潮中勇立潮头、创新创业的风采。</p><p class="ql-block">- 第七章,我爱我家(家庭、爱情、子孙成长的幸福体验及日常生活经典):讲述家庭生活中的温暖与幸福,传承军人家庭的优良家风。</p><p class="ql-block">- 第八章,杂谈心语(真情感慨之最):抒发内心深处感悟与情怀,畅谈对人生、军旅、家国的独特见解。</p><p class="ql-block">三,聘请顾问、编委及联络员:为方便沟通交流,特以下地区编委及联络员:</p><p class="ql-block">- 两广:苏志文、孙庆江</p><p class="ql-block">- 湖南:高金凡、张明深、 李福元</p><p class="ql-block">- 湖北:陈建中、广惠民</p><p class="ql-block">- 两河:葛培鑫、李高</p><p class="ql-block">- 女兵:王小丽</p><p class="ql-block">注:可直接与编辑部具体责任人陈建中对接。</p><p class="ql-block">四,写作协助:考虑到部分战友年事已高、写作不便,可采用口述方式,由他人协助整理成文;也可提供事例素材(篇幅不限,几百字亦可),但需包含故事或事件的“五何”要素,即何时、何地、何人、何因、何果 ,基本事实清晰,后续由编辑部进行文字整理完善。</p><p class="ql-block">五,建言献策:真诚期望战友们积极贡献智慧,提出宝贵建议,齐心协力,在建军百年之际,推出这部凝聚着大家深情与回忆的战友文集第二卷《军魂永恒》。</p><p class="ql-block">在此,向一直以来积极参与和大力支持的各位战友、军嫂及军后代表示衷心的感谢!</p><p class="ql-block"> [总编执行人陈建中]</p><p class="ql-block"> 2025年4月1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