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最后一个海洋游牧民族,巴瑶族的孩子们,简单而快乐,吸引众多游客的眼球

木易先生

<p class="ql-block">  2025年4月14日到20日,跟随济南光与影摄影俱乐部训练营来到仙本创摄影创作。最大收获是对巴瑶族特别孩子们有了较为深入的了解。以此美篇,作简介绍。</p> <p class="ql-block">  巴瑶族,被称为最后一支海洋游牧民族。他们常常跳入海里,前滚翻、后滚翻,花样百出,一点都不比专业运动员逊色,虽然没有人颁发奖牌,但他们才是真正的跳水冠军。</p> <p class="ql-block">  这里的孩子从4岁起就开始撑起小船在海里捕捞鱼类、章鱼和龙虾等</p> <p class="ql-block">  巴瑶族生活在马来西亚、菲律宾交界、印度尼西亚的珊瑚三角海域里面,地理上来说,这个海洋存在国家争议,这个民族在这里经常会夹在不同国家对海域的纷争中,所以他们没有国籍,没有身份</p> <p class="ql-block">  他们基本上与内地失去了联系,世世代代生活在大海深处。没网络,没有电</p> <p class="ql-block">  巴瑶族人世世代代在海上漂泊,他们的血液里有着流浪者天生的浪漫气质。</p> <p class="ql-block">  不止有童真、欢乐、豁达,也有无奈、辛酸、苦难,或许还有更多说不清道不明的情感掺杂其间,纠结在一起久久不散……</p> <p class="ql-block">  由于常年生活在海上,他们连淡水供给都成问题。没有电、没有网络,过着几乎与世隔绝的生活,没有日历,当妈妈的甚至都不知道自己的孩子究竟几岁了。</p> <p class="ql-block">  巴瑶族人似乎成了人类世界的弃儿,流离于现代文明之外,长期风吹日晒和海水浸泡,使他们皮肤黝黑,匮乏的物质导致了他们身躯羸弱,在赤贫中挣扎着生存是他们无奈的选择。</p> <p class="ql-block">  当游人的游船靠近水屋时,巴瑶族的老少会划着船,朝游船方向伸出手来,希望能施舍给他们一些食物和水。</p> <p class="ql-block">  尽管生活贫困艰辛,但海洋依然是孩子们最美好的游乐园,他们一样享受这明媚的阳光和清澈的海水,过着无拘无束、简单快乐的童年生活。</p> <p class="ql-block">  很多时候,平和善良、乐天知命、无欲无求的他们,可能过得比我们想象得更有满足感。</p> <p class="ql-block">  一个光普照的地方,这里的海水温暖湛蓝,大海里充满了海洋生物,海浪轻柔地拍打着白色沙滩,多么美好的画面。这群人就住在这样的天堂里,远离现代文明,在这片离我们好远的陆地和海洋。</p> <p class="ql-block">  他们几乎都居住在海里桩柱上的小木屋内,并用海鲜同周围岛民交换生活必需品。</p> <p class="ql-block">  巴瑶族人家园,几根木头、几张茅草搭成的高脚屋,屋脚下透明到让人晕眩的海水,在如镜海面划过的小舟, 有“海上吉卜赛人”之称的巴瑶族人淡然恬静、无欲无争地在仙境生活着</p> <p class="ql-block">  巴瑶族流浪者的孩子们,跟他们的父辈一样,每天忙于摸鱼充饥,生活虽然穷困,但得天独厚的海水,也给孩子们练就了跳水真功夫,并带来了无穷快乐。</p> <p class="ql-block">  巴瑶族的平均寿命约为‌50岁左右‌,这一较低预期寿命与其独特的海洋生存环境和医疗条件匮乏直接相关。</p> <p class="ql-block">  他们居住的水屋通常有隔层,地板可以直接通向地面,方便进行日常的洗漱和上厕所。使用后,只需用海水清洗即可‌</p><p class="ql-block"> 巴瑶族人普遍水性很好,许多人在年幼时就通过刺穿耳膜来适应深潜,虽然这种方法会对听力造成长期影响,但能使他们在水下停留更长时间‌</p> <p class="ql-block">  巴瑶族人的眼睛进化出独特的适应性特征,包括瞳孔快速调节能力和更柔软的眼角膜,以增强水下视力‌。</p> <p class="ql-block">  巴瑶族人的脾脏比普通人要大50%,这为他们的潜水提供了优越的条件。</p> <p class="ql-block"> 巴瑶族人发现,如果自己潜水的时间过长,脑袋会有一股莫名的疼痛感,但只要将耳膜戳破,所有的问题就能得到解决。</p> <p class="ql-block">  巴瑶族人的房屋非常结实,能够应对海浪的冲击而屹立不倒,这是他们祖先遗留下来的传统手艺,可见巴瑶族人祖先的智慧。</p> <p class="ql-block">  海洋游牧民族的神秘生活一个成年巴瑶族男人,在没有任何辅助的情况下,能屏气5分钟甚至更长时间。</p> <p class="ql-block">  巴瑶族人至今都保持着最原始的生活习惯,他们不喜欢用文明的电灯,在夜晚的时候喜欢围聚在篝火旁,享受着白天狩猎的海鲜。</p><p class="ql-block"> 并且,他们几乎拒绝一切的电子仪器。</p><p class="ql-block"> 但是他们也会用自己狩猎的珍贵海鲜和贝类与商人做交易,更多的是以物换物的形式进行。</p> <p class="ql-block">  过度捕捞和环境破坏导致海洋资源的枯竭,给他们的生活方式带来了威胁。与此同时,现代社会的冲击也使得年轻一代巴瑶族人开始离开家乡,寻找更好的生活机会。</p> <p class="ql-block">  巴瑶族的孩子们在大海里出生,大海里成长,每个孩子就是大海中的一滴水。他们像海水般自然而纯真,朴实而又多彩。平静的大海里含着他们的宁静温暖与亲情;如琉璃似宝石的海水像斑斓的摇篮摇着他们渐渐长大,赐予他们随遇而安的豁达和快乐;他们像海的精灵,无拘无束、自由自在地享受着碧绿的海水和灿烂的阳光;狂风暴雨和颠簸的小船中有他们对疾病和饥饿的抗争和对不可知天灾人祸的听天由命。每一个绚丽的海上日出给他们带来希望的憧憬;而夕阳西下,夜幕降临,给他们带去的是对明天的茫然和生活的无奈。他们如大海般明亮的眼睛里写着清澈和纯真、渴求和向往,也藏着一种不自觉的、与生俱来的对不可预知未来的迷茫和忧伤。日光的曝晒、海水的浸蚀在他们的脸上、身躯上留下了一处又一处疤痕。爱美的巴瑶女孩会在脸上敷上一层白白的面膜,这是她们自制的“防晒霜”,用以抵抗热带强烈的紫外线照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