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脑畔上的那颗杜梨树

李国华

<p class="ql-block">  昨天乘着中午休息的档口,跟几个同事再去水草湾遛弯,在水草湾的山坡上看见两颗开满白色小花的杜梨树,让我不由得想起老家的那颗杜梨树。在石咀小学左侧建娃家脑畔上的果树山上,有棵老杜梨树,那可是我打小就忘不了的宝贝疙瘩。你别看现在回想起来都过去好些年了,可只要一闭上眼,那树的模样立马就浮现在眼前——两人合抱那么粗的树干,直挺挺地往天上长,枝桠密密麻麻地铺开,活像一把超大号的遮阳伞,就那么稳稳当当地立在山坡上。</p><p class="ql-block"> 春天三四月份的时候,杜梨树就跟换了件新衣裳似的,满树的花儿一下子都开了。那花儿白得哟,就像谁把雪轻轻撒在了树枝上,远远望过去,整个树都透着股清新脱俗的劲儿,风一吹,清香直往鼻子里钻,闻着就让人打心眼里觉得舒坦。每次路过树下,我们这些小屁孩都挪不动脚,非得仰着脖子,仔仔细细地瞧。杜梨的花蕊是紫红色的,花特别小巧,比普通的梨花小多了,一朵挨着一朵,密密麻麻地挂满枝头,远远看去,就跟天边的云彩、冬天的积雪似的。碰上花枝低的,伸手一拽,凑到鼻子跟前使劲儿一嗅,那股子清香能顺着鼻子钻到心里头,整个人都跟着精神了。 </p><p class="ql-block"> 等夏天一到,杜梨树叶子长得那叫一个茂盛,郁郁葱葱的,远远看过去就像一大团绿色的云。那时候我们放学可不急着回家,提着筐子拿着镰刀漫山遍野地割猪草。等把猪草装满了,就呼朋唤友地跑到杜梨树下,一屁股坐下,书包随手一扔,开始天南海北地瞎侃。你说个山里头的稀奇事儿,我讲个毛野人的故事,叽叽喳喳地能聊好久。有时候聊累了,就仰着头看树枝上的小豆豆,那是还没长大的杜梨,绿油油的,在阳光底下闪着光,看着就觉得充满了希望,躺着躺着凉凉的在杜梨树下美美的睡一觉,黄土地做的床,杜梨树的绿荫当被子,好舒服哦。 </p><p class="ql-block"> 要说最盼着的,还得是秋天。农历九十月,尤其是下过霜以后,杜梨就熟透了。那时候日子过得紧巴,没啥零食吃,这杜梨可就成了我们的宝贝。一放学,叫上建娃,和平、小平、东东、海龙、龙龙带着“李团长”等几个小伙伴,背着书包提着空猪草筐就往果树山跑,干偷瓜摸枣的勾当。但吃杜梨是光明正大的吃,没有人管到了杜梨树下,把鞋一脱,袖子一挽,蹭蹭蹭就往上爬。生的杜梨可难吃了,咬一口,涩得舌头都麻了,能把脸皱成一团。可下过霜就不一样了,杜梨变得褐乎乎的,表面还带着小斑点,看着不起眼,可一咬,果肉软乎乎、绵密密的,酸酸甜甜的汁水在嘴里爆开,那滋味,现在想起来都忍不住咽口水。有时候吃得肚子都圆滚滚了,还舍不得下来,非得再摘几个揣兜里,留着慢慢吃。</p><p class="ql-block"> 这杜梨树啊,那生命力可顽强了。不管是大太阳晒着,还是连着好些天不下雨,它都能稳稳当当地扎根在土里。就算是土地贫瘠,别的树长得蔫巴巴的,它照样枝繁叶茂。听老一辈人说,杜梨木硬度可强了,能用来雕刻,做棺材。那时候不懂啥是雕刻,就觉得这树可太厉害了,浑身上下都是宝。 后来离开石咀儿小学,去了别的地方上学、工作,见过不少大树,可再也没有哪棵树能比得上学校旁的那棵杜梨树。它就像一把钥匙,只要一想起它,儿时的那些事儿就全冒出来了——春天闻花香,夏天树下乘凉讲故事,秋天摘果子。</p><p class="ql-block"> 长大后,再也没有去过那颗杜梨树下,石咀学校旁的那棵杜梨树啊,下次回老家,一定要去看看它,它是我心里头永远的牵挂,不管走多远,它都在记忆里,开着洁白的花,结着酸甜果,等着我再回去吃一把……</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