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宁张氏文化志》编纂座谈会圆满召开

心旅画游

<p class="ql-block">  4 月24 日,洛宁县姓氏文化研究会在洛书文化广场二楼会议室组织召开会议,就编纂《洛宁张氏文化志》工作展开讨论。会长张泽武、副会长张清华、王建邦、程志民,秘书长雷冰、副秘书长王嘉飞、洛宁县姓氏文化研究会骨干及张氏宗亲代表24人参加会议,会议由王嘉飞主持。</p> <p class="ql-block">  洛宁县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张氏家族作为当地人数最多的家族,源远流长,支派众多,对洛宁的历史发展和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贡献巨大。据《洛宁县志》记载,1987 年全县张氏家族人口 46488 人,2000 年增至 50719 人,分布于陈吴乡、涧口乡、底张乡、小界乡、赵村镇、河底镇、凤翼镇、马店镇、景阳镇、兴华镇、下峪镇、上戈镇以及永宁街道办事处等多个乡镇。洛宁县姓氏文化研究会多年来的深入调研为各家族文化研究奠定了基础。编纂《洛宁张氏文化志》旨在进一步聚张氏家族力量,传承和弘扬张氏文化,促进社会文明进步。</p> <p class="ql-block">  会上,张泽武会长首先介绍了洛宁县姓氏文化研究会的工作情况。该研究会自 2003年5月成立至今已二十二年,历经三任会长,在弘扬优良传统、整理家族文化、收集家风资料以及指导民间修谱等方面成果丰硕。研究会发行会刊 174 期,骨干撰写姓氏文化及洛宁历史文史专题文章达 1200 余篇,主编家谱 20 余种,并整理出版了多部地方文献专辑。其中,《洛宁杨氏文化》《洛宁刘氏文化》等姓氏专著的刊印发行,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应,为推动洛宁县姓氏文化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张泽武会长对张氏家族各支派的热心人士为家族修家谱、修缮家庙、完善文化建设无私奉献给予了高度赞扬,并对《洛宁张氏文化志》的整体构思进行了阐述。涵盖各支派张氏家族源流、发展、概况,张氏祖居地概况,张氏支派人物志以及张氏家族文化的收集整理等多个方面。他强调,修史编志的目的是为后人树立标杆人物,让后人学习这些人物的优秀品质,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p> <p class="ql-block">  张清华宣读了《洛宁张氏文化志》编撰工作方案,详细阐述了指导思想、组织架构、工作任务及时间安排,为后续编纂工作提供了明确指导。</p> <p class="ql-block">  原会长张泽民对编纂工作进行了深刻剖析并给予指导,张祖民、张建本、张学可等宗亲代表积极发言。张祖民提出家族有实力续修家谱,应重视年轻人家族文化教育,倡议各支派参与传承,还提及传承工作面临的困难及目标;张建本表达对张姓作为大姓的自豪,鼓励族人克服挑战,为国家和家族发展担当,激励年轻人拼搏;张学可对家族出书计划表示振奋,虽年事已高仍愿为家族文化传承出力。</p> <p class="ql-block">  <b style="color:rgb(57, 181, 74);">我是官庄的张祖民(原老干部局局长)。我们张氏家族目前经济条件较好,有能力续修家谱。在最近的家庙竣工典礼活动之后,我们深刻感受到家族文化的影响力和号召力。结合当前形势,我们意识到文化的重要性,必须进一步发掘和传承家族文化。 </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弘扬张氏家族文化对当前年轻人的教育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目前仍有不少年轻人对家族文化不了解、不重视,甚至低估了其价值,这存在很大危险。因此,我们倡议各支派积极参与家族文化传承活动。从不认识到认识到参与祭祖活动,我们希望家族成员能够保持对家族文化的热爱,不变色地传承下去。 </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我们相信,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张氏家族的影响力和号召力将汇集在一起。家族成员们会不遗余力地支持家族文化传承,有钱出钱,有力出力,为张氏传承贡献自己的一份微薄之力。我们家族中有不少人才,通过今天的活动形式,我们将重点宣传,引起大家的重视。希望有识之士能够从不认识到认识到参与进来。要想顺利实施家族文化传承工作,我们需要打造具有闪光点的姓张名片,从文化层次、写作方式和内容上都要做到出色。我们要充分发挥家族人才资源,成立几个小组,扎实做好各项工作,做到仁至义尽。虽然工作量很大,但我们愿意无私奉献,不计报酬来开展工作。 </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在实施过程中,可能会遇到不少问题和困难,但归根结底,最大的问题是我们年龄较大,不会开车,难以下去了解洛宁各个乡镇的张姓支派。不过,我们可以通过电话联系,先以有家庙的支派为基本点,逐步扩大范围,收集各项资料。我们的目标是在五年内完成资料收集并最终出书。至于费用问题,我们走着说着,逐步解决。 </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我们相信,只要大家放开手脚,积极行动起来,把资料收集好,一定会得到家族成员的大力支持。今天,我内心无比激动。我将带头大力支持家族文化传承工作,为弘扬张氏家族文化贡献自己的力量。</b></p> <p class="ql-block">  <b style="color:rgb(57, 181, 74);">我是张龙治(保险公司办公室主任),王协人。我们都知道,全国张、王、李、赵等大姓家族源远流长,而玉皇大帝姓张,这更让我们感到无比自豪。洛宁这个地方,山清水秀,人杰地灵,非常适合居住。张家在这里已经扎根几百年,各个村庄、乡镇都有张家人的身影,这让我们既感动又高兴。我们满怀希望,期待在新的时代,张家人能够继续传承和发扬家族的优良传统。 </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这一代人面临着文化断层和生活压力的双重挑战。但这些困难并不能阻挡我们前进的步伐。今天,会长的讲话为我们注入了强大的动力,让我们更加坚定了信念。我们深知,车、房子、钱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要有底气,有担当。男子汉们,我们要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也要为张家的繁荣昌盛添砖加瓦。 </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年轻人,你们是张家的希望和未来。我当兵出身,有着敢冲敢干的精神。希望你们也能继承这种勇气和担当,无论面对什么困难,都要勇往直前,为家族的荣耀和自己的梦想去拼搏!</b></p> <p class="ql-block">  <b style="color:rgb(57, 181, 74);">我是陈吴的张学可。1962年我入伍当兵,1969年转业回到地方后,一直在工业系统工作了几十年,今年已经81岁了。今天,我非常高兴能参加这次家族会议,刚才听了会长和副会长关于张氏家族出书的计划,我深受鼓舞。这充分说明上级领导对我们张姓家族的重视和支持,也让我看到了家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有了新的希望。虽然我已经年事已高,但看到家族有这样的活动,我依然非常激动。我会积极参加家族的各项活动,全力配合大家的工作。虽然我年纪大了,但我还想发挥自己的余热,为家族的文化传承贡献一份力量。祝愿大家身体健康,生活幸福!</b></p> <p class="ql-block">  月山原张氏支派代表张校民则宣读了关于编纂《洛宁张氏文化志》致张氏家族的倡议书。她强调,这是一项意义重大的文化工程,需要大家的共同努力,并希望与会的各位能够多提宝贵意见,集思广益,共同完成这项文化工程。</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我叫张校民(原民族宗教局副局长),陈吴乡月山原村人,现已退休。今天有幸参加洛宁县张氏文化研究会筹备会议,聆听了会议内容和各位张氏族人的分享,我深受触动,倍感振奋。</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我退休后,在 2021 年建党一百周年之际,一个偶然的机会受邀参与 “挖掘红色文化,赓续红色血脉” 的撰写工作。月山原村是红色老区,我们的父辈在抗日战争时期投身革命,还带动村里二十余名热血青年投身解放战争。当时,这个仅有二十多户人家的小山村可谓 “家家有干部,户户有八路”,被当地传为佳话。其中,“三声一呼雷”(张同声、张恒声、张振声、张虎林)则是这个群体中的杰出代表。</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撰写《三声一呼雷》,初衷是缅怀长辈、传承家风、激励后人。编纂过程中,因涉及大量史实资料和人物注解,这项工作竟耗时四年之久,近期有望付梓。</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在编纂过程中,我还查阅到道光丁未年间,遭遇大饥荒,族上两位监生张琚和张嘉善齐心协力,拿出粮食赈济灾民。这一善举在民国六年的《洛宁县志》中有所记载。然而,先祖们这些值得骄傲的事迹,后人却知之甚少,这种文化断层现象令人深思。</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三声一呼雷》以张同声、张恒声、张振声、张虎林的革命经历为主线,展现了他们所处时代的历史背景和文化风貌,既是对过往岁月的回顾,也是月山原村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洛宁张氏文化研究是一项庞大的工程,需要我们张氏后人携手共进。我能参与其中,为洛宁张氏文化贡献绵薄之力,深感荣幸。感谢洛宁姓氏文化研究的发起者和倡议者,这项工作意义重大,功在当代,利在千秋!让我们张氏后人团结一心,共同推动洛宁张氏文化研究工作不断前进!</b></p> <p class="ql-block">  秘书长雷冰表达了对家族文化的敬畏与传承的热忱,并从追根溯源、明志笃行,统筹协调、群策群力,传承创新、薪火相传三个方面详细阐述了对编纂工作的认识与规划。他强调,编纂文化志不仅是对家族历史的系统梳理与记录,更是对先辈精神的传承与弘扬。他表示将充分发挥协调、组织作用,用3- 5年时间完成《洛宁张氏文化志》的编纂工作。</p> <p class="ql-block">  最后,王嘉飞作了总结性发言,号召大家积极行动起来,做好宣传工作,动员全县张氏家族各支派共同参与,完成这项大工程。这一举措功在当代,利在千秋。</p> <p class="ql-block">  此次会议的成功召开,标志着《洛宁张氏文化志》编纂工作迈出了重要一步。相信在张氏宗亲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这部文化志必将成为一部传承家族文化、弘扬优良传统的经典之作。让我们共同期待这部大作的问世,共同见证洛宁张氏文化的新辉煌!</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附:参会人员(张氏支派代表):</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陈吴乡陈吴大寨留张氏支派代表张泽民;</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陈吴乡陈吴寨张氏支派代表张学可;</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陈吴乡月山原村张氏支派代表张校民、张中民;</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陈吴乡新寨村张氏支派代表张泽武;</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赵村镇樊村东南村张氏支派代表张三禄;</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底张乡大阳村张氏支派代表张建本;</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凤翼镇王协村张氏支派代表张龙安、张龙武、张小宁;</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凤翼镇庄上村张氏支派代表张小三;</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凤翼镇溪村张氏支派代表张松安、张永安;</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凤翼镇磨沟村张氏支派代表张安全;</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永宁街道办事处西经局村西张家族张氏支派代表张光治;</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永宁街道办事处西经局村东张家族张氏支派代表张明伟;</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王范回族镇中原村张氏支派代表张丰林;</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东宋镇官庄村张氏支派代表张祖民;</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下峪镇下峪村张氏支派代表张清华;</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故县镇高原村张氏支派代表张元超。</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