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军老兵讲述三年困难时期:干部职工都饿得走路摇摇晃晃

作家教写作.代写回忆录

<p class="ql-block">抗美援朝老战士郑文汉</p> <p class="ql-block">2014年6月,我前往黑龙江省饶河县采访完成的回忆录《战火荒原山河雪》</p> <p class="ql-block">本文是我代写的回忆录《战火荒原山河雪》中的片段。其主人公、抗美援朝老战士郑文汉,1958年转业后,开赴北大荒,先后担任宣传干事,农场书记等职务。本文讲述了“三年困难时期”,干部廉洁自律,和职工同甘共苦,共渡难关的经历。接下来看看那个年代的人有多“傻”。</p><p class="ql-block"><b>一、干部职工都吃“头疼面”</b></p><p class="ql-block">1962年,859农场变成饶河农垦分局,下设三个农场,饶河农场、胜利农场、859农场。这时我调到分局工会任宣传干事。在这前后,我们国家经历了“三年困难时期”。</p><p class="ql-block">当时,我们干部每月18斤粮,工人23斤粮。我们每天必吃的一种粮食,就是“有毒的粮食”。人们都叫它“头疼面”。“头疼面”就是小麦没晾晒好,生了赤霉病,国家粮库不收,农场只好把这种小麦加工成供应面粉。人吃了,轻的头晕,重的呕吐,一天到晚昏昏沉沉,干部和职工走路都摇摇晃晃的,没有例外。但也得吃啊,至少不会被饿死。</p><p class="ql-block">那时我们在大食堂吃小黄米,每个人就给那么一小坨,几口就没了。外加一碗清汤。吃了跟没吃差不多。无论干部职工,都被饥饿煎熬着。一天早晨上班,我在走廊遇到农场副场长老周,他有气无力地说:“昨晚又梦到吃白面馒头红烧肉了。”人饿急了就会产生幻觉。</p><p class="ql-block"><b>二、跌倒了也不起来,而是满地找窝头</b></p><p class="ql-block">因为长久的饥饿,百分之八九十的人头部、腿上都严重浮肿,那可真是越饿越“胖”啊。我爱人胡志兰的脸“胖”得像一个灌满水的气球,看着吓人。当时实行干部下放,胡志兰那时候被下放到菜队。菜叶、豆皮、豆渣炒一炒,压一压,然后煮成的“小豆腐”,一人一碗。几口吃光,眼巴巴地看着锅里还有没有。如果锅里还有,食堂的人再给盛一点,就能多吃一口了。</p><p class="ql-block">另外每天每人可以分一个掺了菜叶的窝窝头,但是谁都不吃,而是揣起来留给孩子吃。</p><p class="ql-block">一次胡志兰下班回家,冬天下午3点多就黑天了。路上天黑路滑摔到了。摔到了却不起来,而是满地摸索,找那个摔丢的窝窝头,要找到了给儿子吃。</p><p class="ql-block"><b>三、副校长饿急了,砸开柜子一盆窝头只拿俩</b></p><p class="ql-block">我们有一个原来部队的战友,后来担任农场政治干校的副校长,他平时话不多,但讲课很有水平。有一天晚上在宿舍坐着坐着,突然站起来,抄起一把斧子,直奔伙房去了。到了伙房,他抡起斧子把柜子的锁咔咔两下砸开了,里面有一盆窝头。不多不少,他拿起两个窝头往回走,一边走一边吃。两个窝头吃了,回到宿舍就蒙头睡觉。过后他跟我说,“一盆窝头我能吃下半盆,但我不能那么做,大家都在挨饿,我吃俩饿不死就得了呗。”</p><p class="ql-block">即使只吃俩窝头,在当时也是个大事,完全可以划为“拔白旗”,打成“右派”,治他于死地。农场领导开会要处分他。我说,他是人品很好,能力也很强的干部,他这样做,是饿得实在难以忍受。希望领导谨慎考虑。农场领导考虑再三,最后拍板,认为他的行为完全是被饿得没办法,撑不住了,才引发如此行为,决定不予处分。</p><p class="ql-block"><b>四、一年多不发工资,干部寄信借了一角钱</b></p><p class="ql-block">在挨饿的那几年,农场没钱给职工发工资,只是按月发给职工粮油,维持基本生活,工资欠着。公干外出或有特殊需要用钱用的,可以经领导批准借钱,外出回场报销后,多借的钱还要退回,没钱退回就要打欠条给出纳。职工家里除了吃饭基本上没有零花钱。</p><p class="ql-block">农场有一个转业干部,向党委书记借八分钱寄一封信,书记给了他一角钱,这个转业干部寄完信之后,还将剩下的二分钱还给了书记。</p><p class="ql-block">我去农场见到了这个转业干部,我们比较熟,我问这个事,他说:“当时我真是没钱寄信,正好碰上书记就向他借了一角钱。”</p><p class="ql-block">吃的方面和日常生活都十分艰苦,比如抽烟就让人哭笑不得。我们办公室有个作家老林,烟瘾很大,可是又买不起烟。就用祚树叶、茶叶代替,可是这些东西抽起来没劲,就又掺了辣椒面。他一抽起来。我们满屋又辣又呛,不住地咳嗽、擤鼻涕,真是难以忍受啊。</p><p class="ql-block">一年后,欠发的工资全部补发了。有次农场工会干部去总局开会。一个工会干事请我抽中华牌香烟。我说你发财了!他说,“对,这次补发工资,我一次拿到了1000元呀!”当时他的工资才60.4元。他还笑着说,“欠发工资不仅能逼你勤俭节约,还能零存整取呢。”一年多不发工资,职工们还能用这种心态来面对。实在难得。</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