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十堰,参观红色文化遗址——2025革命家后代红色荆楚大穿越活动系列报道之十四

中国红色文化交流_奔红畴之声

<p class="ql-block">荆楚大地是一片红色沃土,红色资源底蕴厚重。为深挖红色文化资源,厚植红色文化底蕴,推介荆楚各地红色文化旅游项目,促进红色文化进企业、进乡村、进机关、进学校、进社区、进医院、进部队,中国红色文化交流促进联盟、中国红色文化研究会第一届湖北省工作委员会、中红网湖北红色文化旅游网、湖北省红色儿女联谊促进会、湖北四野后代联谊会、湖北省黎民红文化交流中心等单位,组织了此次“革命家后代红色荆楚大穿越活动”。</p> <p class="ql-block">3月29日,中国红色文化联盟副主席、中国红色文化研究会第一届常务理事兼湖北省工作委员会主任、中红网湖北红色文化旅游网编辑部主任、湖北省红色儿女联谊促进会会长、湖北四野后代联谊会会长、湖北省黎民红文化交流中心主任、革命后代、活动组委会主任黄黎民及詹晓萍和寻访团赴十堰参观考察,寻访革命前辈的战斗足迹,学习革命家的文韬武略,深挖红色文化资源,厚植红色文化底蕴。</p> <p class="ql-block">3月29日上午,随车已经走了一千六百公里,离开了“天下十八口,数了汉口数河口”的老河口市,在黄黎民带领下,来自北京和湖北等地的革命后代林爽爽、张晓龙、段文彦、韦肖毅、刘煜滨、刘晓春、陈人康、李放、严群力、詹晓萍、黄俊友、黄思蓓等,告别了《黄河大合唱》作者的故乡,墨淌血、黄河怒、歌云动、雷震天的《五月的鲜花》的澎湃歌曲仍然在耳边响起。今年是抗战胜利80周年、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为了缅怀革命先烈、致敬革命英雄,传承革命先烈红色传统,中国红色文化联盟开展《纪念‌中共七大胜利召开80周年、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革命家后代红色荆楚大穿越活动》,来到郧西,参观长征国家文化公园。</p> <p class="ql-block">在长征国家文化公园,来自北京和湖北等地的革命后代进一步学习了郧西县的革命历史。郧西县是革命老区,红色文化底蕴深厚,是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的地方。李先念、贺龙、徐向前、程子华、徐海东等率军“九进八出”郧西。红四方面军在上津镇血战云岭,红三军在白岩寨建立红色政权,红二十五军在此创建鄂豫陕革命根据地,活动时间长达两年零八个月。红二十五军是第一支到达陕北的中国工农红军,在郧西牺牲了2000位革命将士,被毛主席盛赞为“中央红军之向导”“为中国革命立了大功”。红二十五军的革命斗争波澜壮阔,郧西始终是斗争的最前沿和稳固的大后方,160余名青壮年投身红军,1000余人加入地方游击队和抗捐军、抗捐队。</p><p class="ql-block">林爽爽大姐是红二十五军长程子华的女儿,来到父亲战斗过的地方,她心情格外激动。回顾父亲过去的战斗岁月,对父亲的革命经历格外重视,念念不忘,始终牢记。她希望革命先辈的红色传统永远传承。她留下长征国家文化公园的联系方式,向他们提共资料,与他们保持紧密联系。</p><p class="ql-block">在革命烈士纪念碑前,来自北京和湖北等地的革命后代,举行隆重庄严的纪念仪式向逝去的革命烈士们深深悼念。 黄黎民、林爽爽、张晓龙、韦肖毅敬献花篮及整理缎带。大家默哀、脱帽三鞠躬,环绕纪念碑一周,以表达对革命烈士的无比崇敬心情。</p> <p class="ql-block">郧西县委、县政府和长征国家文化公园积极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等重要指示精神,落实省十二次党代会“高质量建设长征国家文化公园湖北段”决策部署,抢抓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重要机遇,围绕“保护好长征文物、讲好长征故事、传承好长征精神、利用好长征资源、带动好长征沿线发展”的总体目标,规划形成“一核、一廊、两片区、六组团”的总体布局,扎实推进鄂豫陕省委旧址及省委会议旧址、红二十五军军部旧址、223团政治部旧址、长征转战郧西历史步道示范段、红军医院、王家坪红军小学等项目建设,基本形成了体系完整、内容丰富的文化遗产传承脉络。2021年8月,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将郧西纳入长征国家文化公园规划重点建设县。郧西在推进长征国家文化公园(郧西段)建设中,把长征文化与红色历史、自然风光、产业布局融为一体,成为激发爱国热情、振奋民族精神的鲜活载体,被省政府命名为“湖北省全民国防教育基地”。2024年8月10日,长征国家文化公园专门邀请革命家后代林爽爽参加了开园典礼。他们对当时的情景还记忆犹新。</p> <p class="ql-block">3月29日下午黄黎民一行驱车来到郧阳区,参观了郧阳革命烈士陵园。一路走来,各地领导和群众以各种感情和行动表示了热烈欢迎。他们遵守中央八项规定,以朴素的方式接待了他们心仪的革命家后代,他们说,看到这些革命家后代,就是看到了那些浴血奋战的革命先辈,看到革命先辈的铁规矩、硬杠杠、高标准。这些平时请都请不到的远方客人为我们送来了值得传承的红色基因,密切血肉联系的群众立场。值得注意的是,在3月26日《湖北省英雄烈士保护条例》在省十四届人大十六次会议上表决通过。这是全国第一部英雄烈士保护性地方法规,以刚性制度推动红色根脉永续传承。郧阳是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红色美丽家园。</p> <p class="ql-block">郧阳革命烈士陵园位于湖北省十堰市郧县新城北部杨家山解放路8号,占地100亩,其中建筑面积15亩。每年瞻仰游客达10万多人次,是十堰地区重要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由于上世纪六十年代丹江口大坝修建蓄水,郧阳革命烈士陵园从江边迁建现在位置,由于场地狭小,郧阳区投资2300万元对道路进行加宽,烈士碑前场地扩大,并进行大规模绿化建设,还要将境内各乡镇安葬的不同时期的烈士墓迁进郧阳革命烈士陵园安葬。陵园今年又征地60亩,准备扩大场馆,进一步丰富历史资料,提高展览和教育层次。1988年郧阳革命烈士陵园被列为湖北省政府批准为“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省重点烈士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2017年3月,被中宣部命名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p> <p class="ql-block">郧阳革命烈士陵园内安葬6位革命烈士。烈士纪念墙上记载了1982个在十堰地区牺牲的烈士。每年十堰市各界代表都要在此举办多次纪念活动,以缅怀先烈、铭记历史。</p><p class="ql-block">在革命烈士纪念馆,寻访团学习了郧阳区光辉的革命历史。近代以来,70多万荆楚儿女为了取得革命的胜利和民族独立英勇献身,烈士们以热爱祖国、顽强拼搏、忠于人民忠于党、无私奉献等的不朽精神建立了丰功伟绩。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红三军、红四军、红二十五军;红七十四师及中原突围部队、陈谢兵团第四纵队第十二旅、第三十八军第十七师、第二野战军第十九军先后征战于此,创建了鄂西北、鄂豫陕、鄂陕、陕南等革命根据地。</p><p class="ql-block">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一批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受到共产党的影响和马克思主义的启蒙教育,开始走上革命道路。1922年,大冶钢铁厂电工仇国升(均县人)加入中国共产党,是中共建党初期第一个郧阳籍党员。随后,施洋、何恐、何世昌、杨献珍等先后加入中国共产党,他们通过书刊、书信等开始了马克思主义思想在家乡的传播。1926年夏,在外地入党的郧阳籍青年学生根据中共湖北地委的安排,分别以特派员或通讯员的身份回到阳发动组织农民运动,发展党员,筹建党的组织,在郧阳成立郧阳地区第一个党小组,在均县成立阳地区第一个党支部。自此,郧阳地区革命的星星之火已呈现出燎原之势,为人民求解放而奋斗牺牲的共产党人,成为郧阳这块土地上的红色基因。</p> <p class="ql-block">在大革命中,自1929年4月,中国工农红军川东游击第一军进抵房县、两竹播下武装斗争火种开始,到1935年,先后有红三军、红四方面军、红二十五军、红49师等8支红军部队数万人转战鄂西北的郧阳地区,开展反“围剿”斗争,建立苏维埃政权、打土豪、分田地,不断壮大红军和地方武装力量,有力地配合了中央红军和川陕、西北革命根据地的斗争。</p><p class="ql-block">抗日战争中,地处鄂西北边陲的郧阳地区,位于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县,不仅有一批从外地返乡的青年学生,而且从沦陷区山东迁来40多所中学、师范和职业学校的2000余名师生,还有从鄂西北各中学迁来的师生,组建了阳联合中学(简称阳联中),这些青年进步力量,全方位、多层次地开展了抗日救亡运动。</p><p class="ql-block">1947年秋,刘邓大军陈谢兵团四纵十二旅,创建了豫陕鄂边解放区后,支援我西北和中原战场的解放军作战。1947年11月至12月30日,四纵十二旅及西北民主联军三十八军十七师挺进鄂陕,先后解放了陕西的山阳、镇安和湖北的郧西、郧县等县城,随后组建了7个县人民政权,并以两为中心创建了鄂陕边解放区,彻底粉碎了敌人妄图把我军逼出鄂陕地区的阴谋。历史翻开了新的一页。</p> <p class="ql-block">革命家后代围绕《纪念‌中共七大胜利召开80周年、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革命家后代红色荆楚大穿越活动》活动主题,参观了革命英雄纪念碑、革命烈士纪念馆。在规模宏大、内涵丰富、松柏茂密、亭塔相依的陵园中,以庄严静谧的姿态和情绪,大家学习和聆听革命英烈的故事,感悟革命英烈的精神,深入挖掘英烈事迹,进一步加强尊崇革命英烈的思想品德。郧阳区是一块被革命先烈鲜血染红的红色土地,是著名的鄂豫陕革命根据地和游击区的组成部分,是留给中华儿女的宝贵精神财富。在这块土地上牺牲的这些烈士是永远的先驱者和丰碑,他们身上的红色精神永远不会消失。不屈的英魂终将会跨越历史的长河,永远震撼着后人的心灵。</p><p class="ql-block">他们在参观中对展览中的个别内容和文字提出了中肯的修改意见。</p><p class="ql-block">在革命烈士纪念碑前,来自北京和湖北等地的革命后代林爽爽、张晓龙、段文彦、韦肖毅、刘煜滨、刘晓春、陈人康、李放、严群力、詹晓萍、黄俊友、黄思蓓,中国红色文化研究会副会长胡澄,举行隆重庄严的纪念仪式向逝去的革命烈士们深深悼念。 黄黎民、林爽爽、张晓龙、胡澄敬献花篮及整理挽带。大家默哀、脱帽三鞠躬,环绕纪念碑一周,充分表达对革命烈士的崇敬心情。</p> <p class="ql-block">中红网湖北红色文化旅游网网址:</p><p class="ql-block">http://www.crt.com.cn/hubei/</p><p class="ql-block">中红网中国红色文化旅游网网址:</p><p class="ql-block">crt.com.cn或xibaipo.com</p><p class="ql-block">中红网湖北红网投稿邮箱:</p><p class="ql-block">2024hbhw@163.com</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