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游糁籽坪和聚会

绿林陆龙珠

<p class="ql-block">  2025年4月3日,邱薇开着车,带着我和三妹,还有小张,到我们曾经上山下乡的地方——黄茅糁籽坪农场玩。</p> <p class="ql-block">  原来我们在这里修建了一座楼房和三座平房。还有一个篮球场,还挖了三个井,开垦了200多亩水田,并栽了许多梨子树,并结过了许多梨子。</p> <p class="ql-block">  可是那天我们来到这里一看,一切都是荡然无存,有的只是茅草</p><p class="ql-block">和杂树,还有许多蕨类植物,邱薇几个在那里采回了许多蕨子。幸好不远处那连绵起伏群山还在。</p> <p class="ql-block">  在糁籽坪我们打了一把大蕨子后就来到黄茅大队。这真是一个美丽的农村,一排排的新房连成天际线。看得我心花怒放,感慨万千。</p> <p class="ql-block">  我们是1963年武冈市第一批上山下乡的知青,当时连同带队的共40人,带队的是蔬菜场的肖玉成,过了一年他就回城了。l</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我们在黄茅糁籽坪只有5年多就都插队了 ,在生产队10年,值到1979年才回城安排工作。</p> <p class="ql-block">  邱薇说:“这是你们挥洒过青春的地方。”我不由得感慨:“青春呀,青春,你是过头云,你是离枝花,任风埋泥尘,永远剪不断的烦愁,一去不复返的青春。”…</p> <p class="ql-block">  今年的清明节,糁籽坪健在的所有人在《四老爷》店里聚会。刘利民在大会致词,号召大家跨80岁向90岁100岁进军。人们兴奋极了。</p> <p class="ql-block">  想起我们当初下乡的是39人,这些年相继死了21人,因为我们离下乡的时间已有62年了。62年,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只是瞬间的一息。 可是我们都老了,当初下乡最小的,罗国成,黎家麒、邓志斌、段金秀,刘利民等还不到16岁,可现在也快80岁了,我已有83岁了,真是光阴似箭,岁月无痕。</p> <p class="ql-block"> 刘安珍说:“我们都老了,剩下的朋友都像金子一样珍贵,让我们珍惜友情、珍惜缘分,珍惜健康,愿我们每一个日出吉祥,日落安康,每天都好。”</p> <p class="ql-block">  老了的我们才有宽容大度和气质的从容,才有更多的自由去享受生活的美好。</p> <p class="ql-block"> 我们都老了,但要有不老的心态,活着就要潇洒,老了更要优雅。人生是一趟单程旅行,一站有一站的风景,一岁有一岁的味道 ,愿我们站站精彩,岁岁平安,开心每一天。</p> <p class="ql-block">  彭泽山还为我写了一首{藏头诗},何老师特意跑到我身边念,我因为我耳朵不好。我既高兴也很惭愧,我太感动了。</p> <p class="ql-block">  我们的命运在千变万化之余 最后表演了一幕喜剧。生活如此美好,还有什么烦恼?我们是爱今天,迎明天 ,过好余生每一天 ,心态好,快乐找 ,只长年龄心不老,留着童心看世界,岁月无痕匆匆过,健康快乐自己找。 (完) 2025年4月24 日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