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美木河之庄河

隽秀人生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 font-size:15px;">【文史情缘】讲好张家川故事木河篇</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 今年春节前应县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的邀请参加全县村名由来审稿工作,现结合作者和自己的见解推出和美木河篇章。</span></p> <p class="ql-block"> <i style="color:rgb(176, 79, 187); font-size:15px;">(远眺庄河村)</i></p> <p class="ql-block">文字初稿:李珊珊</p><p class="ql-block">图 片:李珊珊、部分来自网络</p><p class="ql-block">修改审核:陇头过客</p> <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15px; color:rgb(176, 79, 187);">(冬暖棚育苗)</i></p> <p class="ql-block"> 庄河村</p><p class="ql-block"> 庄河村位于张家川县中西部,距木河乡政府3公里,距县城11公里。全村气候呈温带半湿润,耕地面积2274亩,全村辖仙马、湾湾、庄河、西湾、东湾五个自然村、六个村民小组498户2489人。全村主导产业为清真餐饮业、劳务输转业和种养殖业。农业种植以小麦、玉米为主,尤其以蔬菜种植、育苗为特色,养殖业主要以养牛养羊为主。</p> <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15px; color:rgb(176, 79, 187);">(油菜花香)</i></p> <p class="ql-block"> 庄河村作为木河乡下辖的行政村,历史较为悠久,两汉时期这里是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据老年人叙述早年间原本此地居住着姓庄的人家,在他们的居住地旁边有一个小土堡,俗称庄子,地理位置靠近木河沟,旁边有清水河支流穿村而过,因以姓氏加地理特征命名,因而得名庄家河,后简称庄河,现有居民是清穆宗同治年间搬迁而来的。</p> <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15px; color:rgb(176, 79, 187);">(希望的田野)</i></p> <p class="ql-block">  庄河村1949年前属清水县管辖,1953年成立张家川回族自治县时从清水县划归,属木河区木河乡木河堡子村,1958年实现人民公社化划归龙山镇芦塬大队,归芦塬管辖,1962年以后,成立了庄河大队,下辖9个生产队,仙马分为一二队、湾湾为三队、庄河分为四五队、西湾分为六队、还有李沟分为七八队、东湾为九队。到1965年调整队社规模时成立庄河生产大队,庄河大队就包括了现有的5个自然村,七个生产队。直至改革开放后,人民公社更改为乡政府,庄河生产大队更改为庄河村村民委员会,下辖现有的5个自然村6个村民小组再没变过,一直延续至今。</p> <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15px; color:rgb(176, 79, 187);">(蓝天白云新农村)</i></p> <p class="ql-block">  近年来,通过乡村治理的建设,人居环境,村容村貌得到极大改善,在穿村而过的清水河支流木河沟上修建了连心桥,使得庄河村村名更形象具体,也使人民的生活更便利。</p> <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15px; color:rgb(176, 79, 187);">(庄河村幼儿园)</i></p> <p class="ql-block">  2010年,原本风平浪静的村庄,因一场暴雨而变得不平静,这场大雨导致庄河村发生严重洪涝灾害,河水暴涨,冲毁农田、冲走农用机械等,部分村民家中进水,道路、桥梁被冲毁,部分地区交通中断,并导致山体滑坡倒塌,给人民群众生命财产等带来了严重的威胁,马继东原本为一名商人,但在2010年8月庄河村遭受暴雨灾害后,临危受命,他放弃个人事业,回村担任党支部书记,组织村民抗灾自救,协调资金修复河堤、道路,并推动易地搬迁项目,改善村民居住条件。</p> <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15px; color:rgb(176, 79, 187);">(新建的党群服务中心)</i></p> <p class="ql-block">  改善基础设施,推动易地搬迁。新一届村委会协调有关部门修建500米河堤,解决洪水隐患,并建成庄河村第一座混凝土桥,名为“连心桥”,至此庄河村一二三组村民再也不用趟河出村,实施小巷道硬化、通组砂砾路等,让村民的车可以直接开到家门口,极大的改善了交通条件。由于原地址存在山体滑坡风险,经多方考察,最终选定邻村官泉村的土地作为新址,通过征地建成一二期新农村,总计搬迁109户597人,搬迁后,村民住进新房,基础设施完善,村容村貌大幅提升,2016年,又给住在山上的西湾、东湾两个组的村民,通过在湾湾征地又建成了三期新农村,搬迁了71户村民,使得人们住上二层小洋楼,孩子们上学再也不用从很远的山上跑下来,现在住在学校旁边,读书更便捷了。</p> <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15px; color:rgb(176, 79, 187);">(鸟瞰新农村)</i></p> <p class="ql-block">  多种渠道发展产业,促进村民增收。新一届村委会利用省政府办公厅帮扶的有利契机推动建设蔬菜大棚,成立强农蔬菜专业合作社,并引入现代蔬菜产业园项目,发展蔬菜育苗、种植、瓜果栽培等高附加值作物,后又成立了恒丰畜禽养殖专业合作社,养殖肉牛180多头,两个合作社带动本村群众就近务工就业,让无法外出的人既照顾了家又争得了钱;协调各部门项目,争取资金,帮助村民发展牛、羊、鸡等养殖业,组织拉面培训,帮助村民外出从事餐饮业,使庄河村民富村强。</p> <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15px; color:rgb(176, 79, 187);">(产业园区)</i></p> <p class="ql-block">  马继东的事迹展现了基层党员干部在乡村振兴中的关键作用,他通过实干精神、无私奉献和创新发展模式,带领庄河村从贫困落后走向富裕和谐,成为甘肃省脱贫攻坚的典范之一。2012年被评为“感动甘肃.十大陇人骄子”,颁奖词称他为“民族地区构建和谐社会的忠实实践者,农村发家致富奔小康的可靠带头人”,并多次被天水市委和张家川县评为“优秀共产党员”“优秀村党支部书记”等。</p> <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15px; color:rgb(176, 79, 187);">(蔬菜育苗)</i></p> <p class="ql-block">  近年来,庄河村以人居环境整治为抓手,实施道路绿化、河道治理、小微景观建设等工程,利用本土资源种植行道树、整修梯田,打造“道在花中、房在园中”的田园风貌。结合“河长制”“路长制”,推动环境卫生全域治理,形成“党员带头、群众参与,齐抓共管”的长效机制。全面开展主动创稳工作,坚持网格化管理,大力开展移风易俗和整治高额彩礼宣传活动,加大农村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扎实开展交通劝导、森林防火和防汛减灾等安全生产工作,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和财产安全。庄河村从曾经的“贫困村”转变为如今的“示范村”,展现了乡村振兴的典型路径,成为张家川县乃至甘肃省脱贫致富的样板之一。</p> <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15px; color:rgb(176, 79, 187);">(小景观)</i></p> <p class="ql-block">  数字时代赋予了乡村情感新的表达,对家乡村庄的感情,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幅独特的画卷,交织着泥土的芬芳、童年的回响和亲情的温度。庄河村的每一道田垄、每一声方言、每一缕炊烟都是血脉的密码,就像一棵树既需要向上生长也需要向下扎根,我们对村庄的感情,是对归属感的渴求。村庄的发展不是简单的“复制”,而是要走出一条现代化但不失乡土味的新路,既要让村民过上更好的生活,又要避免乡村变成“仿品”,未来的庄河村将发展成为经济有活力、环境有魅力、文化有灵魂的新时代村庄。</p> <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15px; color:rgb(176, 79, 187);">(蔬菜大棚)</i></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