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红色基因文化 践行立德树人使命 ——天水市一中秦州分校党员赴会宁红色研学活动

夏楠

<h3>  为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进一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增强广大党员教师凝聚力和战斗力,激发广大党员教师干事创业的热情,提高我校教育教学质量。2025年4月19日学校党总支组织党员教师赴会宁县开展“参观红色文化暨学习会宁教育”的主题党日活动。我校党员教师在会宁县教育局宋维兵局长、会宁一中曹鹏飞校长、会宁二中孙富强校长、会宁县教育博物馆李主任的陪同下,参观红色教育基地会师楼与会宁一中、二中、会宁教育博物馆,不仅深化党员教师对革命历史的理解,增强党性修养,还学习会宁教育发展历程,汲取 “三苦两乐” 教育精神,推动师德师风建设。</h3> <h3> 第一站 会师楼</h3> <h3>  在会宁这片充满红色记忆的土地上,会师楼宛如一座不朽的丰碑,傲然挺立。全体党员教师朝着会师楼迈进,怀着对革命先辈的无限敬仰。在会师楼前,庄重地献上花篮,那花篮中的每一朵花,都代表着党员们对先辈们深深的敬意与崇高的礼赞。</h3> <h3>  紧接着,全体党员教师神情肃穆,脱帽默哀。</h3> <h3>  默哀完毕,党员们迅速整队来到入党誓词墙前。他们高高举起右拳,在汪伍全书记的引领下,重温入党誓词。那一声声激昂的誓言,如同冲锋的号角,震撼着每一个人的心灵。这是党员们对党的庄严承诺,是他们向先辈们立下的奋斗誓言。</h3> <h3>  随后,在讲解员的带领下,党员们开启了一场追寻红色记忆的征程。讲解员慷慨激昂地讲述着会师的历史,那些扣人心弦的故事、英勇无畏的事迹,如同熊熊燃烧的烈火,点燃了党员们心中的激情。他们全神贯注地聆听着,内心被深深地震撼着。在这激昂的讲述中,党员们深刻感悟到了伟大的红色精神,他们的血液在沸腾,斗志在昂扬。他们决心以先辈们为榜样,在新时代的征程中勇往直前,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全部力量! </h3> <h3> 第二站 会宁一中</h3> <h3>  踏入会宁一中的校园,浓厚而独特的校园文化气息扑面而来。党员教师们在校园中有序参观,参观了数字物理实验室、化学实验室、图书馆等,会宁一中的教师展示物理钟摆实验步骤。校园里的每一处景观、每一面文化墙都承载着学校的历史与底蕴,诉说着会宁一中的教育故事。教师们时而驻足凝视,时而相互交流,用心感受着这所学校独特的文化魅力。</h3> <h3>  参观过程中,“苦教苦学”的教育理念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吸引着高中党员教师们的目光。他们通过聆听学校的详细介绍、观看相关的资料展示,深入学习这一教育理念的内涵。“苦教”,体现了教师们为了学生的成长和发展,不辞辛劳、甘于奉献的精神;“苦学”,则展现了学生们在求学道路上克服困难、努力拼搏的毅力。</h3> <h3> 第三站 会宁县教育博物馆</h3> <h3>  我校教师们前往会宁教育博物馆开展参观学习活动,深入了解会宁教育发展脉络,汲取优秀教育精神力量。此次参观旨在全面学习会宁教育的发展历程,并着重对 “三苦两乐” 精神的传承进行深入了解。</h3> <h3>  在参观过程中,教师们通过仔细观察实物展品、认真阅读文字介绍、倾听专业讲解员的讲解,逐步梳理会宁教育发展的关键节点和重要事件。他们了解到,会宁教育起步于艰苦的环境之中,早期面临着师资匮乏、教学设施简陋等诸多困难。然而,在当地政府、教育工作者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会宁教育不断克服困难,逐步发展。从最初的几所简陋学校,到如今形成了完善的教育体系,培养出了大批优秀人才,会宁教育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三苦两乐” 精神是会宁教育发展的核心动力和宝贵财富。</h3> <h3> 第四站 会宁二中</h3> <h3>  步入会宁二中,我校党员教师们在讲解员的引导下,沿着时间的脉络缓缓前行,仔细聆听着每一个阶段的故事。他们了解到,会宁二中在教育改革的浪潮中,始终勇立潮头,积极探索创新。从课程体系的优化到教学方法的革新,从师资队伍的建设到校园文化的营造,学校在各个方面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这些成果不仅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学业成绩,也为当地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h3> <h3>  党员教师们通过此次会宁红色研学参观,深刻认识到 “三苦两乐”精神的重要意义,将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传承和发扬这种精神,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培养更多优秀人才贡献自己的力量。</h3> <h3>图文编辑:党建办<br>初审:尹剑<br>终审:汪伍全</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