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弩台上的寺院~明教寺

刘乃宽

<p class="ql-block">  古教弩台上的天王殿</p><p class="ql-block"> 古教弩台建于东汉末年(公元220年前),台高约4.3米,三国时期,曹操在此教练强弩兵将,教弩台上还留有屋上井。梁武帝时,又在台上建了铁佛寺,唐大历年间(公元776年前后)又重修扩建,定名明教院,至明代改为明教寺,沿用至今。</p><p class="ql-block"> 这里即是教弩台旧址,又是香火萦绕的佛教名寺,即可烧香拜佛,又可吊古怀旧,别有一番风味。</p> <p class="ql-block">  明教寺,是在教弩台遗址上修建的,原名明教院、铁佛寺、明教台,始建于南朝梁武帝年间,为明朝院式建筑,属禅宗五家之一的临济宗,迄今已有1700余年历史。见证了南朝至民国时期中国江淮佛教文化的发展变化。1983年,该寺被定为汉族地区佛教全国重点开放寺院,安徽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  威震三洲~天王殿</p> <p class="ql-block">  大雄宝殿</p> <p class="ql-block">  卧佛殿</p> <p class="ql-block">  祖师殿</p> <p class="ql-block">  古屋上井,三国时期的遗物。</p> <p class="ql-block">  井亭顶,双龙戏珠。</p> <p class="ql-block">  屋上井,因井口高于教弩台下民房屋脊而得名。该井乃是当年魏军为汲水而凿,在西晋时得到修整,井栏周围现尚有“泰始四年殿中司马夏侯胜造”隶书,可见此井至少已有1700多年历史。井口石栏留下的23道由汲水绳索长期拉磨形成的绳沟,更是光亮如玉,像是诉说着屋上井的历史沧桑。</p> <p class="ql-block">  教弩梵钟,这里也是教弩台听松阁旧址,前人有诗曰:登临收楚豫,吞吐尽江淮。</p> <p class="ql-block">  福德正神</p><p class="ql-block"> 教弩台原在合肥城外,宋朝时候,合肥城扩建被圈入城内,近两千年来,历经风风雨雨,但教弩台始终巍然屹立,目睹了合肥城的兴衰沉浮,更见证了明教寺的前世今生。</p><p class="ql-block"> 图片均为自拍,资料网上查阅,谢谢朋友们浏览!</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