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艺影》第一百十九期

海上艺影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封面摄影:翰 墨</h3>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333333">刊头设计:沈月敏 题头摄影:</font>丁正民</p> <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color:rgb(51, 51, 51);">《海上艺影》是充满生机的摄影微信群创办的微刊。它不仅是我们宣传报道那些老摄影家的摄路影程及优秀作品的展台;也是广大摄影爱好者展示自己丰硕成果的平台;更是广大摄友以摄交友、互相学习、交流切磋、分享快乐的舞台。我们期盼《海上艺影》在老摄影家和广大摄友们的鼎力支持、热情呵护下,像雨后春笋,茁壮成长。</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51, 51, 51);"> ——编者的话</span></p>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h3><h1 style="text-align: left;"> </h1> ▲《扎尕那之晨》 ▲《俄博梁》 ▲《野生动物的天堂》 ▲《印度古法婚礼》 ▲《印度舞》 ▲何明杨老师近照<div><br>  何明杨老师【海上艺影】才艺双全的优秀摄影师。</div><div><br><div> 何老师喜欢摄影的初衷是:高兴摄影,快乐每一天!我对摄影的理解是:拿着相机走四方,高兴快乐交朋友。老年人玩摄影就是一个字“玩”,与名利绝缘,玩出健康,玩出好心情。正因为这样我这十几年来经历了川藏线的险峻,可可西里的荒凉,美丽新疆的辽阔,东北雪乡的寒冷,福建霞浦的日出,川西坝子的日落,贝加尔湖的蓝冰,非洲原野的动物世界等等,这一切的一切都是我曾经的难忘经历。</div></div><div><br></div><div> 以上我们精选何老师五幅摄影作品,与摄友们分享 <br></div> <div><br></div> 孙耀贤《悬臂秋色牧歌 》【西部摄影】 赵文生《鸟瞰新能源》【西部摄影】 ▲何明杨《扎尕那之晨》【海上艺影】 ▲顾巍《灵魂出窍》【海上艺影】 <div>▲贾益敏《摄影师摇篮》<br></div><div><br><div> 位于上海市杨浦区控江路地段的控江文化馆,是一座设有电影院,画室,摄影暗房及各活动场所的综合性文化馆。馆长施以鹤是参加过朝鲜战争的最可爱的人。也是上海摄影家协会早期会员。在他组织领导下,扬浦区形成一支力量雄厚的摄影爱好者队伍,较为著名的,如孙海宝,林岳锋,张武勇,赵树松等,他们扎根基层,用镜头描绘生气勃勃企业生产活动和社会活动。许多作品被各大报刊杂志采用,并获得上海市,全国影展奖项。</div><div> 这幅照片摄于四十年前,颇为珍贵。<br></div></div> ▲朱琪琳老师近照<br><br>  朱琪琳,一个来自新疆喀什的摄影爱好者,也是东北和湖南保家卫国的疆二代。2013年退休之后拿起了相机,用了十年时间完成了从拍照小白到摄影爱好者、基本掌握图片后期的转变。在此期间先后加入了中国女摄影家协会 中国老摄影家协会。<br>  这一路走来,从拍照到摄影,从记录生活到表达情感,从随手拍到想着拍,一直都在不断思考和探索。都说摄影是光的艺术,但摄影的底韵是生活的积累和文学的艺术审美。只有底韵深厚才能拍出有深度、有意境、有思想的摄影作品。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多年来在学习拍摄技艺的同时也在向摄影艺术大家学习,观看他们的作品,寻找自己的不足。我身处祖国大西北的新疆喀什,这里山河壮丽、民风纯朴、风俗多样,是很多摄影者向往的地方,几年来跟着摄影朋友走南闯北拍了一些图片,但摄影的路还很长,要学的东西太多,所以还将继续上下求索,不断进取。<br><br>  以下精选朱琪琳老师三幅摄影作品,与摄友们交流分享。 ▲《杏花沟看杏花》 ▲《塔吉克少女》 ▲《牧民》 <div>▲《总编们》</div><div><br></div><div>臧志成 摄影/ 配诗<br></div><div><br></div>三位总编聚一堂,<div>畅谈形势意深长<br>领导报业改版忙,</div><div>叱咤风云大方向</div> ▲《 路》<div><br>吴小杭 摄影/朱晓美 配诗<br><br>这个春天与生命的链接特别紧密<br>抬头远望是辽阔的世界<br>回首是可以回去的故乡<br>人生曲折<br>每一步都算数<br>路由道领先<br>有道才有路<br>无路时莫彷徨<br>路多时找准方向<br>人生的春天总会在不经意间出现</div> 第40届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闭幕大戏由上海音乐学院主办的歌剧《茶花女》4月9日晚在上音歌剧院歌剧厅隆重上演。<br>  《茶花女》是意大利浪漫主义作曲家朱塞佩·威尔第“通俗三部曲”中的最后一部,也是世界歌剧史上最卖座的经典作品之一。故事蓝本源自小仲马的著名小说《茶花女》。全剧共三幕,讲述了薇奥莱塔与阿尔弗莱德之间的爱情故事。<br>  此次经典复刻项目还与芬兰极具代表性的萨翁林纳歌剧节展开合作,共同打造艺术精品。演出特别邀请到维尔・马蒂亚斯・鲁伊斯瓦里(Ville Matvejeff)与张洁敏共同执棒。二人不同的艺术风格和丰富经验相互碰撞,为上音版《茶花女》注入全新活力,擦出不一样的艺术火花。<div><br><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出品人:裴小倩</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艺术总监:廖昌永</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r></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摄影:张静、祖忠人</div></div> ▲楼万林《欢迎你到藏家来》 ▲周平《放飞啦!》 ▲陈冲《旧里生活》 ▲陈春山《尽责》 ▲黄瑞华《等》 ▲玲玲《有樱而舞》 ▲吴克金《无奈》 ▲谭学文《休闲》 ▲段明强《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黄国强《舞·韵》 ▲杨长春《非遗传人》 ▲翟亚平《祈天灯》 ▲夫音《大宅春秋》 ▲祥海《绿茵场上》 ▲子小《路边行人》 ▲陈定良《舞》 ▲张忠林《吹响号角》 ▲老顽童《春意盎然》 ▲龚冠华《专心》 ▲侯福樑《拼搏》 ▲冰凌水《童趣》 ▲黄伟助《街头巷尾》 ▲刘学明《夕阳下窃窃私语》 ▲吕瑛《网船会上的守艺人》 ▲适雨《藏民》 ▲童宝兴《画像》 ▲王建平《无题》 ▲唐嘉鸥《边营业边娱乐》 ▲杜莉萍《激情与速度》 ▲于光明《搬运工》 朱锋《镜中绣》 ▲卢惠桦《西部风》 ▲阿兰《万串金铃摇絮语》 ▲高荣华《老汉的眼睛亮了》 ▲方伟《人像》 ▲楼徐锋《白鹿原》 ▲孙勇刚《时尚美女》 ▲徐新林《摩登靓女》 ▲雅量《淑女》 ▲雅仕《人像 》 ▲陈静菊《美女》 ▲张英《夕阳西下》 ▲曹建华《沙面掠影》 ▲崔豪佩《晨曦》 ▲云中河《黄山风光》 ▲姚坚《水上清真寺》 ▲赵四九《春江水暖》 ▲汤更生《地铁线上》 ▲阿芳《翠影石阶独行人》 ▲卢雯《灯光秀》 ▲徐敖齐《网渔》 ▲阿昌《水乡》 ▲郑钟方《卡萨布兰卡随影》 ▲丁正民《菩提树下》 ▲励福华《开普敦海岸线》 ▲金土宝《行雾流水》 ▲陆贵生《大漠驼影》 ▲沈建明《无尽之旋》 ▲徐龙德《晨曦》 ▲刘同兰《美丽的布莱德湖》 ▲雪琼《不夜城》 ▲蜻蜓《旭日东升》 ▲冉华《路》 ▲俞景琛《屋檐》 ▲钱泽民《梦幻蓝海喜林草》 ▲郑建新《西递随拍》 ▲张旻《外滩之夜》 ▲张宗斌《祖国边疆好风光》 ▲陈国定《母 爱》 ▲李兴忠《三兄弟》 ▲罗干西《纵纹腹小鸮》 ▲蔡解民《恩爱》 ▲拓荒者《鸬鹚》 ▲王仲华《蓝喉太阳鸟》 ▲钟泓《大白鹭》 ▲罗西干《金眶鸻》 ▲周国群《戴胜》 ▲贾益敏《花》 ▲陈章庆《紫藤花开》 ▲毛之涛《花展拾英》 ▲默言《紫藤》 ▲卫星《花中皇后·月季》 ▲沈桂芳《紫玉兰》 <h1><font color="#ff8a00">本期执行编辑:张忠民</font></h1> <h1><br></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ed2308">本刊为旬刊,每月5号、15号、25号发布新刊</font></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