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声、诉求、记忆、愿景——祝《中国知青图书要目(1949—2021)》出版

余杰

<h1><b>心声、诉求、记忆、愿景<br><br>——祝《中国知青图书要目(1949—2021)》出版</b><br><br>“双十一”那天我收到了朱盛镭先生寄来的《中国知青图书要目(1949—2021)》一书。当天晚上我认真地阅读完这本书,诚如盛镭在一次征集书目的会议上所言:映射知青一代人“心声”“诉求”“记忆”及“愿景”。<br>我感叹这本书的出版,两个字:不易!</h1> <h1>《中国知青图书要目(1949—2021)》收录的书目从建国初期开始,也就是说从那一刻开始就有了“知青”。当然,对于知青这个词的定义一般是指“文革”期间1600万上山下乡的学生。如果加上“文革”前上山下乡的学生,这个人数估计要2000万左右了。这一代与共和国同龄人走过的这一段下乡之路,酸甜苦辣只有自己知道。知青书目5116条里记录的是我们这代人的心声,有悲欢离合,有无可奈何,当然也有难以忘怀和终身难忘的。<br>多年来喜欢阅读有关知青上山下乡话题的书刊。在《中国知青图书要目(1949—2021)》一书里,我看见不少阅读过的书籍。特别是有关云南农场知青大返城和新疆知青的返城历程的书籍,我有所珍藏。</h1> <h1>对于我们而言,这一页应该翻过去了。在这个时刻,《中国知青图书要目(1949—2021)》辑录了知青书目5116条,另有知青主题博硕士论文题录510条、知青主题学术论文题录225条、知青小说题录491条、知青杂志与报纸题录75条、知青电影与电视剧作品题录158条,信息量之大令我惊叹。我们这代人能够留下这些记忆是非常难得的,这份记忆在其他社会群体中也是极为罕见的。知青一代的记忆,也是共和国历史不可缺失的一部分。虽然在若干年以后我们这代人都会消失,虽然我们留下的记忆也会随着时间的推移消失,但是留下了的真实记忆将会永存。如同编辑之一的朱盛镭先生所言:“为客观分析知青历史,多视角探讨知青状况,提供必要的索引信息。通过阅读,可使社会更加理解知青历史,进而总结经验教训、启迪未来发展。”<br>现在,有关知青上山下乡话题的书越来越难见世了。《中国知青图书要目(1949—2021)》一书调运全国知青之精力,动用和耗费社会各界众多资源,精心策划运作,长期躬身耕耘,借助互联网赋予时代的各种平台和工具运作,才得以出版,实属不易啊。难得是这本书还特意收录了知青自印书书目,这是一个“创举”。这份“愿景”留下了更多更为全面的知青史料,是对于知青上山下乡历史真实的展现。</h1> <h1>我感谢《中国知青图书要目(1949—2021)》一书收录了我近十多年以来撰写的“自印书”。<br>我还是那几句老话——<br>牢记,但绝不歌颂!<br>知青啊,不要捂着伤口唱赞歌!<br>这一页已经翻过去了!</h1><h1><br><b>《中国知青图书要目》收录我的书目</b><br><br><b>2003年</b><br>1、感受毛泽东(学术)——141页<br><b>2009年</b><br>2、最后的知青(小说)——194页</h1> <h1><b>2010年</b><br>3、5号里的故事(小说)——207页<br>2011年<br>4、我的后知青时代生活——219页<br>5、我们知青那些事——219页</h1> <h1><b>2012年</b><br>6、博客文集汇编之三:我们知青那些事——229页<br>7、博客文集汇编之七:我的后知青时代生活——229页<br>8、博客文集汇编之四:最后的知青——237页<br>9、博客文集汇编之五:光环——237页<br>10、博客文集汇编之九:随笔·感想——237页<br>11、博客文集汇编之六:云南日记——24<br>12、博客文集汇编之一:云南知青大返城——245页<br>13、博客文集汇编之二:功·罪——以云南知青大返城为例的笔记——245页<br>14、博客文集汇编之八:阅读笔记——245页<br>15、博客文集汇编之十:阅读港城·梦之城——245页</h1> <h1><b>2013年</b><br>16、我的苦难记忆——254页<br>2014年<br>17、五十年代出生的我们:致我的孩子们——285页<br>18、渐渐消失的上山下乡——286页<br>19、商榷·争论·批判——287页<br>2016年<br>20、五十年以后发问——326页<br>21、读书与思考(学术)——327页<br>22、这一页翻过去了——326页<br>23、知青啊,不要捂着伤口唱赞歌——《共识网》载文——327页</h1> <h1><b>2017年</b><br>24、感想·随笔(2007—2012)——338页<br>25、感想·随笔(2013—2016)——338页<br>26、小说汇编——340页<br>27、建设兵团的迅速组建与快速撤销——以云南生产建设兵团为例——343页<br>28、文革话题小议——刊登于《共识网》上的文章——344页<br>29、知青四题——344页<br>30、撰写历史话题需要严肃一点——345页</h1> <h1><b>2018年</b><br>31、留在记忆中的1978年——353页<br>32、梦之城——临港新城开发建设始末——354页<br>33、云南知青大返城(2018版)——359页<br>34、2018年随笔与感想——361页<br>35、不忘改变命运的那一刻——361页<br>36、说不完的知青话题(2018年)——364页<br>37、再读大返城(未完稿)——365页<br>38、真理需要在实践中经受考验——365页<br>39、云南日记(2018版)——367页<br>40、知青大返城,为什么是1978年——367页<br>41、《合传媒》刊登的文章——369页<br>42、功·罪:以云南知青大返城为例(2018版)——369页<br><b>2019年</b><br>43、公众号文章汇编——391页<br>44、怀念八十年代——391页<br>45、简书·知青话题——391页</h1> <h1><b>2020年</b><br>46、梦之桥——396页<br>47、走在历史的凹陷处——401页<br>48、2020年读书笔记·随笔——401页<br>49、2020年那场疫情·蜗居笔记——401页<br>50、留下一些记忆——403页<br><b>2021年</b><br>51、感叹2020年——420页<br><b><br></b></h1><h1><b>附录二:部分知青主题学术论文题录</b><br>余杰:“文革”期间上山下乡时我读过的书(刊登于《爱思想》网站)——468页</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