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0px;">粤东屏障 闽粤咽喉</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2月28日(周五)早8点,我们从潮州出发去南澳岛。走南澳大桥,车不多,很顺畅。没有网上说的“人多、车多、排长队”的景象。下桥后,右转弯,到岛上第一个景点—长山尾灯塔。然后,顺行沿海公路,向南行进,一路左转向东,向北,向西,沿岛转一圈,大约100公里,再由南澳大桥返回。我们的行进路线与景区景点大体是:</span></p><p class="ql-block"> 南澳跨海大桥—长山尾灯塔—田仔地质公园—<span style="font-size:18px;">宋井风景区—三囱崖灯塔</span>—青澳湾,北回归线标志“自然之门” —金银岛,海盗藏宝地—彩虹海,生蚝养殖场—南澳<span style="font-size:18px;">总兵府—</span>南澳县博物馆,南澳1号水下考古精品文物陈列—南澳跨海大桥。</p><p class="ql-block"> 从博物馆出来,还有一个景区—黄花山森林公园,天气有点儿热,走的有点儿累,森林公园就留给下次了。</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37, 35, 8);">南澳岛的地理地貌</b></p><p class="ql-block">位于粤、闽、台三省交界海面,北回归线横贯全岛,距高雄160海里、厦门97海里、香港180海里,素有“粤东屏障、闽粤咽喉”之称 。</p><p class="ql-block">面积117.73平方公里,海岸线长94.3公里,形似葫芦。最高峰为大尖山(588.1米),以低山丘陵地貌为主,岩石多为花岗岩 。</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37, 35, 8);">南澳岛的历史文化</b></p><p class="ql-block">南澳岛自古为海上丝绸之路重要节点,郑和七下西洋曾五次途经此地。南宋末年,少帝赵昰、赵昺曾避难于此,留下宋井等遗迹 。南澳岛还是军事要地,明清时期设总兵府(现存遗址),统辖闽粤台海防事务,郑成功曾在此招兵抗清 。</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37, 35, 8);">南澳岛主要景区景点</b></p><p class="ql-block"><b>1、南澳跨海大桥</b></p><p class="ql-block">南澳大桥是中国广东省汕头市境内连接澄海区与南澳县的跨海通道,是广东省第一座真正意义上的跨海大桥。</p> <p class="ql-block">大桥全长11.08公里,其中桥梁部分长9.342公里,采用矮塔斜拉桥设计,桥面宽12米,双向两车道,设计时速80公里。2009年1月动工,2015年1月1日正式通车。</p> <p class="ql-block">大桥通车后,陆岛通行时间从轮渡40分钟缩短至10分钟车程,彻底结束南澳岛依赖舟楫的历史 。推动南澳旅游业“井喷式”增长,通车10年累计车流量超1415万次,2024年国庆假期游客达52万人次 。</p> <p class="ql-block"><b>2、长山尾灯塔(又称启航广场灯塔)</b></p><p class="ql-block">南澳岛的标志性景观之一,位于南澳岛最西端的长山尾码头防波堤上,毗邻启航广场,是游客登岛后首先看到的灯塔。</p> <p class="ql-block">灯塔于2006年8月设立,2016年11月重建,塔高6米,灯高12米,灯光射程5海里 。通体鲜红色,与南澳大桥的蜿蜒曲线和蔚蓝海面形成强烈对比,被誉为“网红落日打卡点” 。</p> <p class="ql-block">灯塔为进出南澳岛的船只提供助航服务,守护后江水道水域 。与南澳大桥同框的经典机位,傍晚时分可欣赏落日余晖与灯塔灯光交相辉映的绝美画面 。</p> <p class="ql-block"><b>3、田仔地质公园</b></p><p class="ql-block">位于南澳岛S336环岛公路南线,是以海蚀地貌为特色的自然景观公园。公园内褐红色花岗岩礁石经潮汐风化形成独特形态,海岸设有观海平台及游步道,可近距离观赏礁石与海浪碰撞的壮丽景象。</p> <p class="ql-block"><b>4、宋井风景区</b></p><p class="ql-block">位于南澳岛云澳镇澳前村东南海滩,是一处融合历史传说与自然奇观的景点。建于南宋景炎元年(1276年),相传为南宋末代皇室避难时所掘。当时礼部侍郎陆秀夫和大将张世杰护送宋少帝赵昰、赵昺兄弟南逃至南澳,为解决饮水问题,挖有三口井:</p><p class="ql-block">龙井:专供皇帝饮用</p><p class="ql-block"> 虎井:供大臣使用</p><p class="ql-block"> 马井:供士兵与随从</p><p class="ql-block">现存可见的为“马井”,其余两口时隐时现。</p> <p class="ql-block">宋井神奇之处: </p><p class="ql-block">淡水不咸:虽距大海仅十数米,且常被潮水淹没,但井水始终甘甜清冽,久存不败,被称为“潮汕十八怪”之一 。</p><p class="ql-block"> 时隐时现:因地质变迁,三口井常被海沙掩埋,历史上多次复现(如1889年、1969年等),现存马井经加固保护 。</p> <p class="ql-block">太子楼遗址:相传为宋少帝暂居地,塑像群再现历史场景 。宋井风景区以“海水淹井水不坏”的奇观和南宋流亡史迹闻名,是南澳岛必游之地 。</p> <p class="ql-block"><b>5、三囱崖灯塔</b></p><p class="ql-block">(又称“金交椅灯塔”)</p><p class="ql-block">是南澳岛的地标性建筑,位于南澳岛东南部的半潮礁,临近台湾海峡,正对南彭列岛 。是南澳岛南北航道、潮州港、汕头港的重要助航标志,2009年10月12日正式启用。</p> <p class="ql-block">灯塔红白相间条纹的圆柱形塔身,高29.95米,灯高77.6米,射程18海里。因双塔并列(远观似母子灯塔)和冰淇淋造型,被称为“双子星冰淇淋灯塔”。灯塔矗立海边悬崖,180°开阔海景,是日出/日落绝佳观景点。</p> <p class="ql-block"><b>6、青澳湾</b></p><p class="ql-block">青澳湾位于南澳岛东端,是粤东著名的旅游度假胜地,被誉为“东方夏威夷” 。海湾呈新月形,拥有长达2.4公里的沙滩,沙质细腻洁白,海水清澈无污染,坡度平缓,是广东省仅有的两个A级海滨浴场之一 。</p> <p class="ql-block">北回归线横穿海湾,形成独特的“一半温带、一半热带”景观,夏季气候宜人,适合避暑 。</p> <p class="ql-block"><b>北回归线标志——“自然之门”</b></p><p class="ql-block"> 位于青澳湾北回归线广场,是我国第11座北回归线标志塔。设计以汉字“门”为灵感,球体半径3.21米(对应春分),悬臂长6.22米(对应夏至),高12.22米(对应冬至),倾斜角度精准对应北纬23.5° 。每年夏至正午,太阳直射时会出现“立杆无影”现象,日影穿过球体圆管投至地台中央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青澳湾与“自然之门”共同构成南澳岛的核心景点,兼具自然美景与科学价值。</p> <p class="ql-block"><b>7、金银岛</b></p><p class="ql-block">位于南澳岛深澳镇贼澳湾,面积约1000平方米,三面环海,由天然花岗岩巨石堆叠而成,曲径通幽,石洞穿插,环境阴凉 。央视《南澳岛寻宝》专题片曾在此拍摄,增添了神秘色彩。</p> <p class="ql-block"> 相传明代海盗吴平曾将财宝藏于此,至今流传谜语“潮涨淹不着,潮退淹三尺”,无人破解 。岛上3石壁上刻有《金银岛纪事》等碑记及名家诗文 。金银岛虽小,却因传奇色彩和独特地貌成为南澳岛的热门打卡地 。</p> <p class="ql-block"><b>8、彩虹海</b></p><p class="ql-block">南澳岛彩虹海是南澳县深澳镇海域的一处独特景观,由生态养殖牡蛎(生蚝)的彩色浮球构成,被誉为“海上彩虹牧场”。南澳牡蛎养殖面积超2万亩,年产量3万吨,为广东省最大规模化基地,浮球密度控制优化了养殖效率 。彩虹海既是海洋生态治理的典范,也是南澳岛“生态+旅游”模式的标志性成果。</p> <p class="ql-block">2020年起,南澳县将传统白色泡沫浮球更换为五颜六色的生态环保浮球(聚氯乙烯材质),用于固定和悬挂生蚝,形成绵延2.5万亩的“彩虹海” 。新型浮球可回收、寿命长,减少海洋污染,推动生态养殖与旅游融合。</p> <p class="ql-block">阳光照射下,海面浮球如彩虹铺展,与碧海蓝天相映成趣,尤其日出日落时色彩绚丽,成为网红打卡点 。</p> <p class="ql-block"><b>9、总兵府</b></p><p class="ql-block"> 南澳岛总兵府(全称“闽粤南澳总镇府”),全国唯一的海岛总兵府,位于南澳县深澳镇大衙口,是明清时期闽粤台海防重镇。明万历四年(1576年)由副总兵晏继芳始建,清康熙中期完善建筑群,包括主座、两厢、钟鼓楼等。作为正二品总兵驻地,统辖粤东、闽南及台澎海防 。明清两朝336年间共有177任总兵驻守。</p> <p class="ql-block">府内现存400年古榕树,树下立有郑成功雕像及“验兵石”,相传为其招兵遗址 。还存有清代道光年间的八千斤、六千斤抗英大炮及23块古碑(含中国最早港务约法碑) 。</p> <p class="ql-block"><b>10、南澳县博物馆</b></p><p class="ql-block">全称“南澳县海防史博物馆”,是广东省唯一以海防史为主题的县级专题博物馆,聚焦明清以来闽粤台澎海防军事历史。</p> <p class="ql-block"><b>主体展厅—“南澳海防史陈列”</b></p><p class="ql-block">展览分9部分,涵盖宋明清至现代海防史,展出兵防文物、史料图表344幅及半立体沙盘(含100余个军事模型)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b>特色展区—</b></p><p class="ql-block"><b>“南澳Ⅰ号出水文物精品陈列”</b></p><p class="ql-block">展示明代沉船打捞的青花瓷等出水文物1200件,结合VR技术还原考古场景,成为当地文化旅游热点 。</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南澳Ⅰ号水下考古发掘</b></p><p class="ql-block">2007年5月,南澳渔民在潜水捕鱼时,于南澳岛东南三点金海域(乌屿与半潮礁之间)发现一艘载满瓷器的古沉船。经鉴定,这批瓷器主要为明代万历年间的外销青花瓷,产自福建漳州平和窑及江西景德镇民窑。2009年9月,沉船被正式定名为“南澳Ⅰ号”,成为中国首个入选“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的水下考古项目 。</p> <p class="ql-block">广东省水下考古队对沉船进行测绘、探摸: 沉船保存较好,水深27米,船体长25.5米、宽7米,被泥沙覆盖,舱内瓷器堆积有序 。</p><p class="ql-block"> 2009年9月启动抢救性发掘,采用船体与文物分开打捞方式(不同于“南海Ⅰ号”整体打捞),分三轮作业至2012年9月结束 。出水文物近3万件,包括青花瓷(大盘、碗、罐等)、釉陶罐、铁器、铜器及罕见有机物(核桃、荔枝等未腐烂食物),为国内外首次发现水下保存完好的明代食品 。</p> <p class="ql-block">航线推测:瓷器风格与东南亚、非洲出土文物相似,证实其为明代海上丝绸之路贸易船,航线可能从漳州至东南亚 。</p><p class="ql-block">南澳1号水下考古发掘,为研究明代民窑瓷器外销、海上丝绸之路贸易提供实物证据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