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画大观园】 墙内开花墙外香、异国盛赞牧溪画——与任秋明老哥聊南宋书画家牧溪

泰山劲松(董云选)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近日应岛城资深鉴赏家、书画家任秋明先生的邀请,去家中品茶聊天。当聊到有些中国书画家墙内开花墙外香,国内无名,异国盛赞,如宋代书画家牧溪。2001年6月30日,日本NHK电视台在黄金时段的“国宝探访”栏目中播出了一个题为“大气、光、憧憬的土地——潇湘八景图”的专辑,节目中反复提到一个在滚滚历史尘埃中几乎销声匿迹的中国古代画僧的名字——牧溪。在日本把中国的牧溪捧为最高,有日本画家称他是日本绘画的大恩人。这个报道在当时不但轰动了日本,同时也轰动了世界和中国。今天咱们就聊聊这个国内无声,外邦巨星的书画大家牧溪。(照片和部分文字采自网络)</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云选老弟,当消息传到中国后,业内人士开始查找牧溪的内容。但仅仅查到了:“粗恶无古法”、“枯淡山野”、“诚非雅玩”等简单片语。在元人吴大素《松斋梅谱》(此书己佚),在日本的手抄本里这样记截:法常,俗姓李,蜀人。善画人物、走兽、山水、花鸟……。不著颜色,水墨而成不求形似……。</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任老哥,据我所知在有关中国古代美术史的普及性读物中,很难见到牧溪这个名字。元代画史著作《画继补遗》中对牧溪的评价颇有微词:“僧法常,自号牧溪。善作龙虎、人物、 芦雁、杂画,枯淡山野,诚非雅玩,仅可僧房道舍,以助清幽耳。”然而,或许正是这份“清幽”摄住了追求“幽玄”与“空寂”的大和民族的心灵,牧溪在日本获得了远胜于故土的声望与尊崇。在镰仓圆觉寺的北条时宗(1251-1284)的陵墓佛日庵里,有一本《佛日庵公物目录》,是在1320年的 目录基础上于1363至1365年重新修订的。这是宋元画流传日本的最早的藏品目录。书中提到38幅中国绘画,还记录着一些中国画家的名字,其中牧溪的名字与宋徽宗同在。</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云选老弟,我最近翻阅了一些资料,得知在日本牧溪的书画作品很受推崇,日本东山文化时期的掌权者足利义政(1436-1490)将军手中,珍藏着279幅中国绘画,其中40%是牧溪的作品,这不能不令人惊异。日本现代著名画家东山魁夷于1975年12月在德国科隆进行的德语演讲中,对七个世纪之前的这位异国故人给予了极高的评价:“牧溪的画有浓重的氛围,且非常逼真,而他却将这些包容在内里,形成风趣而柔和的表现,是很有趣的,是很有诗韵的。因而,这是最适合日本人的爱好、最适应日本人的纤细感觉的。可以说,在日本的风土中,牧溪的画的真正价值得到了承认。</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任老哥,牧溪这位南宋末年的禅僧画家,用寥寥几笔就能让人心头一静。他的《六柿图》中的六个柿子, 淡墨勾勒,简单得像随手涂鸦,却能让你盯着看半天,愣是看出点“禅”味来。牧溪是中国美术史上的“无墨巨匠”,在日本更是禅画的代名词。他用一笔一墨,打破东西方的艺术界限!</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云选老弟,下面我们再来欣赏牧溪的一些作品:</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云选老弟,你看了这些作品肯定会有一些感觉:怎么象贯休?象梁楷?象徐渭?象八大?象唐寅? 一点不错,他学贯休,学梁楷,徐谓,八大,唐寅学他。经过几十年的探讨,成就了牧溪。我们对他的一生有了大概的了解:牧溪生于宋宁宗开禧三年(1207)。曾中过举人,因得罪当时宰相贾似道,逃避径山寺出家。拜无准禅师学佛法。端平二年(1235),日本僧人圣一来中国拜无准学佛,与牧溪成了同门师兄。六年后,圣一要归国,牧溪画《观音》《松猿》《竹鹤》三幅作品赠圣一。圣一把六年来得到的其它牧溪画作一并带回日本,得到了日本僧侣们高度重视。这些画作现在成了日本水墨画的最高范本。</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秋明老哥和您聊天,收获满满。中国的水墨写意画大约是从 中国五代以后逐渐发展起来。而且作者大都是佛道之人。因为他们讲四大皆空,黑白两极,讲无为,讲玄之又玄,讲非黑即白,讲梦幻泡影,虚无变化,道发自然,讲法之无法等。在这套理论指导。下,善画者必悟之,书之,绘之。终了有了禅画、道书。不是佛道之人,也必是疯狂怪癖之士。象郑思肖、徐渭、金农之辈。牧溪的画法即是写法。水墨之意即是非白即黑,他的章法即是无法之法,如幻泡影。他的山水即是玄之又玄,道发自然 。他的画不著色即是四大皆空,无为而为。云选老弟,这就是牧溪书画之魅力所在。</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任老哥,我认为在中国传统绘画的长河中,除晋唐人物画、两宋院体画、元明清文人画外,还有一个容易被人们忽视的绘画风格——禅宗绘画。在中国禅宗佛教绘画中,法常大师牧溪是永远绕不开的伟大画家。他的作品风格简淡凝练、清新脱俗,似墨戏般运用笔墨意趣探寻真谛,将禅宗的精神融入绘画之中,形成了独特的禅宗绘画风格。</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