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的樱花开好了——2025年武汉行之二

爱登堡

<p class="ql-block">这一篇记录的算是此行的网红打卡之旅</p> <p class="ql-block">打车去古德寺,到了发现门口有些杂乱,售票处很简陋,甚至大门就是一个铁门。进门后仿佛进入另一个结界一般</p> <p class="ql-block">广场上有一群鸽子悠闲踱步,不时被游客惊起,展翅飞行一会再飘然落下。四面佛的四周是鸽子喜欢的聚集地。具有东南亚风格的四面佛,是1997年,香港张紫珊出巨资,由泰国将这尊四面佛请到古德寺。四面佛是小乘佛教供奉的诸佛之一,亦称四面神,神的四面分别代表慈悲、仁爱、博爱和公正。传说四面佛法力无边,所以殿堂内是不能供奉的,只有苍穹才能作其大殿</p> <p class="ql-block">白墙黑瓦马头墙,这浓浓徽派建筑风格的天王殿,供奉了四大天王和弥勒佛。</p> <p class="ql-block">穿过天王殿,映入眼帘的这座建筑是古德寺的核心建筑园!通!宝!殿!!</p> <p class="ql-block">古德寺圆通宝殿是以南传佛教的群塔型建筑为主,在建筑理念上吸收了中国传统建筑特别是汉传佛教建筑的灵感;同时,圆通宝殿也受到古希腊建筑、哥特式建筑、伊斯兰建筑风格的影响。当这些不同艺术风格的建筑形制、元素叠合在一起,成就了圆通宝殿的独一无二。这种融汇大乘、小乘和藏密三大佛教流派于一身,并具有多元化建筑风格的建筑,在汉传佛寺中实属罕见。</p> <p class="ql-block">圆通宝殿主塔刹,其刹顶极像由古代兵器“戟”的图案组成,中间为方天戟,两边为单牙月戟。“戟”与“吉”同音,应取汉文化的“吉祥”之意,这是中国元素的体现</p> <p class="ql-block">圆通宝殿墙面的花卉、狮头、象头和大鹏金翅鸟等建筑细部都是南传上座部佛教的经典装饰风格,这些可以明确表征出这是佛教建筑,充分再现了曾风靡南印度和东南亚的帕那瓦建筑风格。</p> <p class="ql-block">古德寺殿顶四沿有96 个莲花方墩,应该是源自中国的传统望柱,寓意“国之四维、天圆地方”;每四个莲花方墩前立菩萨雕像,采用了佛教汉化后创造的二十四诸天</p> <p class="ql-block">圆通殿外部看起来就像一个哥特式教堂,回廊立柱上有教堂中常见的尖拱,尖拱之上是三个一大两小圈形窗户,大窗采用教堂常见的圆圈花纹,而小窗则是中国建筑中常见的八卦纹饰。</p> <p class="ql-block">圆通宝殿的亭阁式佛塔形似透空圆亭,应该是在借鉴伊斯兰建筑风格的基础上加进了中国传统的阁亭建筑特色,这也充分反映了不同文化之间借鉴、吸收、融合的情况。</p> <p class="ql-block">与一般寺庙的大雄宝殿最为不同的是它的顶部,上面有代表五佛四菩萨的大小佛塔共九座,这又与中国道教的北斗九星、七显二隐的说法暗合。九座佛塔的塔刹,既像风向标又像十字架,在中国塔文化中独树一帜。</p> <p class="ql-block">“人心向善”“世界和平”,大殿门前的这幅对联,可以说是小中见大,每一份小小的爱聚集起来就是世界大爱</p> <p class="ql-block">圆通宝殿的平面四周为正方形单层外廊式殿堂,这明显借鉴了古希腊神庙的柱廊特征,圆通宝殿以挺拔围柱作为支柱,既显得雄伟大气,同时有效分散了庙顶的重力;而且在框架柱间还加进了一些修长的爱奥尼柱式,利用科林斯柱头,这些细节处也可见希腊神庙的风韵。</p> <p class="ql-block">古德寺,名字取自“心性好古,普度以德”。这座始建于清朝光绪年间的古建筑,默默无闻多年以后,因为网络强大的传播力而被更多人熟知。取英文“GOOD”的谐音梗,拜一拜古德寺,希望好运加持一生,更是让古德寺名声大噪。</p> <p class="ql-block">古德寺门口,就有专门的定制公交车,工作人员热情招呼,介绍沿途经过的景点,一人5元的价格也合理,乘坐到达另一网红景点黎黄陂路</p> <p class="ql-block">清光绪十六年(1900年),黎黄陂路修建,该路相传由湖北黄陂县(今武汉市黄陂区)商人在汉口修建,故名黄陂路。民国35年(1946年),为纪念中华民国大总统黎元洪,黄陂路更名为黎黄陂路。黎黄陂路两侧保留有17处旧租界的哥特式和洛可可式欧式建筑,以及一些红色博物馆,黎黄陂路的建筑特色使其成为武汉最具风情和魅力的街道之一,吸引着众多游客前来探索和体验。</p> <p class="ql-block">宋庆龄汉口旧居纪念馆位于黎黄陂路与沿江大道路口,为杏黄色外表的4层塔楼,始建于1896年。该建筑最初是一家专为俄茶商交易而开设的银行——华俄道胜银行,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26年12月10日,宋庆龄到达武汉,随即住进了这幢小楼的二楼,并在此生活、工作了8个月。</p> <p class="ql-block">江岸区人民政府将俄租界之黎黄陂路整修后设立“街头博物馆”,其意为城市发展及人文景观乃至革命传统教育提供切实的、有深度的历史借鉴,使之发挥“存史、资治、教化”的功效。将具有特使历史和异国风格的建筑当做陈列品展示于街头,故名“街头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巴公房子,建成于1910年,是武汉最早的高端公寓楼,主人是俄国沙皇尼古拉一世的亲戚,“大巴公”J·K·巴诺夫和“小巴公”齐诺·巴诺夫兄弟。这栋等腰三角形的大房子被称为巴公房子</p> <p class="ql-block">2023年,巴公房子经过改造后全新亮相,成为全国游客来武汉的热门打卡地。</p> <p class="ql-block">八七会议会址是民国九年(1920年)英国人建造的一排西式公寓中的一个单元。民国十六年(1927年)8月7日,中共中央在汉口召开紧急会议,史称“八七会议”。八七会议会址是记录这一历史事件的重要载体,见证了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第一次伟大的转折,在进行党史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p> <p class="ql-block">武汉中共中央机关旧址,是民国十六年(1927年)初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开会和秘书厅办公的地方。旧址为砖木结构的小楼,占地面积约400平方米,建筑面积1140余平方米,由一栋坐西向东的3层红砖瓦房及其副楼构成。陈独秀、蔡和森、瞿秋白、周恩来、毛泽东等数十位党的重要领导人此居住或从事革命活动的地方,是大革命时期中共中央指挥全国革命斗争的中心,见证了早期共产党人探索革命道路的艰难历程</p> <p class="ql-block">英商怡和洋行高级职员住宅,这是一座古老的西式三层居民楼,红墙赤瓦,别具特色的是楼房转角一段室外楼梯的造型,锯齿状的露天楼梯与高低错落的尖屋顶是其最大的设计亮点。</p> <p class="ql-block">2013年,这些公寓楼被升格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与旁边的唐生智公馆旧址一同被辟为武汉中共中央机关旧址纪念馆。</p> <p class="ql-block">黎黄陂路42-48号,天主教医院旧址</p> <p class="ql-block">走过这长度604米的街道,如今的这里已经没有了往昔的无限风光,而立于两旁被时间剥蚀的古老建筑,一砖一瓦都在诉说着光阴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黎黄陂路的尽头过马路就是江滩了,恰好阳光从高大的树梢洒落下来,记下这很美好的瞬间</p> <p class="ql-block">江滩边三三两两的人各有各的欢乐</p> <p class="ql-block">江滩上还有一艘破旧的船只,甲板上还有机枪,不知道是什么来头?</p> <p class="ql-block">顺着江边漫步,过了江汉关就到了江汉路步行街。步行街很热闹,有游客也有本地人,街边的商业业态也齐全,可以品尝美食,可以买伴手礼,还可以闲逛</p> <p class="ql-block">江汉关大楼建筑由主楼及其顶部的钟楼组成,主楼四层、钟楼五层,建成时为武汉最高建筑物。江汉关大楼为英国古典主义建筑风格,在古希腊、古罗马建筑风格的基础上吸收了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建筑风格和法国古典主义建筑风格。江汉关大楼正面主楼顶端镶嵌有“江汉关”三个雄浑遒劲的大字,字以楼显、楼以字名,西式建筑与中式题匾可谓相得益彰,争相辉映。江汉关作为中国近代四大海关之一,它的命运也与时代的浮沉不断变化,现在作为江汉关博物馆开放。</p> <p class="ql-block">夜晚的江汉关大楼灯火辉煌,更凸显其建筑之美。站在江汉关前,不仅可以欣赏到建筑的雄伟,还能感受到这座城市的历史变迁与现代发展。江汉关的夜景,是武汉夜晚的一道亮丽风景线,也是游客们必打卡的地方之一。</p> <p class="ql-block">粮道街,是新晋的网红过早街。既然到了武汉,不体味一下过早文化也说不过去</p> <p class="ql-block">随便参考几篇攻略,选定几样吃食,排队是必须的</p> <p class="ql-block">在吃过的几样中,颜值最高的是芝麻糊,味道最好的是酥角</p> <p class="ql-block">粮道街上还有武汉中学,应该是武汉的名校吧,经过时学生们正在跑操,伴奏曲是周杰伦的歌,我一直以为这是网络上的戏言,没想到是真的</p> <p class="ql-block">从粮道街步行,没多久就到了昙华林。昙华林全长1.2千米,距今有六百多年的历史。现在的昙华林融合了历史与文艺,风格多样店铺、不时出现的涂鸦以及保留下来的年代建筑,吸引众多游客来感受历史韵味,探寻文艺之美</p> <p class="ql-block">昙华林的打卡攻略很容易找到,每人都可以有自己的视角去发现美。这个“汉”字上的图案都是武汉著名地标,很有特色</p> <p class="ql-block">武汉太大,时间有限,只能游玩这么多,感觉还是不错的,可以感受不同风格的景点。这座城市的传承与发展,让城市也更具活力和魅力,也会吸引越来越多的游客来观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