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大家好!在河东店镇街头你见过一位,脚踩平衡车买菜购物的耄耋老人吗?就是这位独特出行方式的老人,如今突发疾病,卧床不起了!</p><p class="ql-block"> 老人姓朱,是汉江机床厂的一位退休职工,是一位独居老人!2025年3月17日晚上,一天未露面的朱师傅,引来了退休办王主任的两次上门查询,正是晚上8:00左右的第二次登门“造访”,让王主任成为了挽救朱师傅生命的“恩人”,在110抵达现场后,“破门”进入家里,老人病卧家门口,随后被120送进了汉江职工医院ICU,检查结果为突发大面积脑梗!至今一直在汉江职工医院进行住院治疗!</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病踏上的朱师傅 2025-3-30摄</p> <p class="ql-block">第二次探望朱师傅时老人状态不错,和护工交流中,2025-3-30晚拍摄</p> <p class="ql-block"> 今天2025-4-20日,距离老人发病已整整一个月零三天!我先后三次去探望朱师傅!今天本以为朱师傅会比上一次状态好一些,但我今天却是再一次在ICU病房看到的朱师傅,据ICU病房护士说,老人因发热再次进驻ICU重症监护室。老人的状态似乎不如上次在普通病房见到的状况!离开医院颇有感慨,因此我想就朱师傅这位独居老人的养老就医问题说说我的看法!</p> <p class="ql-block">2025-4-20日第三次探望朱师傅,再次入住ICU</p> <p class="ql-block">生命体征平稳,急需康复治疗</p> <p class="ql-block">老人因发热再次进驻ICU,三探老人时留影</p> <p class="ql-block"> 其实和老人的结识,也就十年左右时间!我和朱师傅是前后楼领居,过去每年7、8月份老人从外地回来,住上一段时间就走了!最近这7.8年,老人在汉中定居下来!后来才知道老人在南方自己开着有厂,现在在老人家里还有一些机械设备,酷似一个家庭作坊!老人手巧,无需多言,如果你路过一厂福利区和大观园之间,你会发现一个叫寿星园的老年人休息园地,这是朱师傅凭一己之力打造的温馨家园(我曾经拍过视频),每天早晨老人把自己养的花搬到这里,供大家欣赏,晚上再收回家里,这里的卫生老人也是自己打扫!还有一些自己打印的励志的座右铭张贴在此!譬如:天天都有收获生活才有意义!每天好心情 健康永相伴!更有一个狐假虎威的高清“摄像头”树立在此,彰显出老人“幽默睿智”!如果这个地方,还体现不出老人的手有多巧,那么你到他家院墙外看看他自己设计加工组装的停车场,如此可折叠伸缩的复杂机构,老人一个独自完成的!老人自己画的公共停车位,比专业划线的都要规矩!老人这些艺门让我叹服,也因此,我把一些我用不上的物件:比方说买死飞自行车送的山羊把、一些铸铁水管接头等…送给了老人,这些物件在老人手里都能发挥出作用!</p><p class="ql-block"> 正是老人如此高超的手艺,让我佩服不已!也从中受益匪浅!写到此我想跟大家分享一个朱师傅趣事,有一天我在楼上阳台上无意中看到朱师傅匆匆从院里出来,手里拿着个A4白纸,环视了一下四周,迅速地贴在一辆车门玻璃上!然后匆忙回去了。我很好奇,从楼上下来,但见白纸上友情提示:此处禁止停车,前边可以停车。原来这是寿星园休息处,车辆停在此处影响退休职工视线和出入!往前看果然有老人自画的停车位!友善提醒而不失教诲,我想不论哪位司机下回一定不会再在此停车了!相比某些老人,车但凡停在其家门口,也不警告,就划车者的做法真是大相径庭呀!这就是做人的根本差距!</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老人倾心打造的退休职工休息园地——寿星园</p> <p class="ql-block">汉江机床厂福利区和大观园之间的“寿星园”</p> <p class="ql-block">3年前拍摄的视频作品,幸运地留下了朱师傅身影</p> <p class="ql-block">朱师傅打造的停车场,彰显智慧和工匠技艺</p> <p class="ql-block">彰显朱师傅智慧,独具匠心设计的自家花园和车棚!</p> <p class="ql-block"> 我不知道朱师傅因为何种家庭矛盾,沦落成孤家寡人的!道听途说的有关其夫妻子女之间的那些过往,我也从不会轻易相信的!我不想去评论人家的家庭生活!我有我认知他人的方式:那就是我和朱师傅相处的这些年,他给我的印象是,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善于接受新鲜事物,比方说79岁还玩平衡车,且有好几辆不同型号的!人送外号“老顽童”或许就是他性格的写照!乐于助人,好做公益,凭一己之力打造的寿星园,服务大家,今天当朱师傅躺在病榻上的时候,坐在寿星园里乘凉聊天的退休老人们,此刻你们还会想起朱师傅吗?!吃水不忘挖井人,感谢给大家提供了舒适休闲环境的朱师傅!因为我晚上时而亦会在此小坐一会的!</p><p class="ql-block"> 退一步来说,即便年轻时候的朱师傅在家庭生活经营中,犯过“错误”,造成了今天这样的局面,那么何种“家庭矛盾”会让让老人在今天,突发疾病,需要子女签字来挽救生命之时,都丧失了求生的“可能”!这是朱师傅个人的“不幸”!又何尝不是我们这个社会的“悲哀”呢?!向朱师傅这样,有退休工资并且个人经济实力足以支撑他继续生活下去的的人!即使子女不愿赡养,难道作为朱师傅所在的社区、退休办、街坊邻居…就眼睁睁地放弃这样一个乐观、阳光对社会还能发挥余热的“老人吗”?生命为大,活着才是胜利!</p> <p class="ql-block">如今的寿星园已经没有了朱师傅的身影</p> <p class="ql-block"> 说到此,我有一个不成熟的建议,当然是从朱师傅现在面临的实际问题出发,进而推广到我们整个社会的一个共性问题———有关独居(孤寡)老人的养老问题。咱们就从朱师佛今天所面临的问题说起吧!</p><p class="ql-block"> 向朱师傅这种情况一人独自生活的老人如今不少,朱师傅发病后能够被单位退休办王主任第一时间发现并送往医院,真是不幸中的万幸,王主任的热心和执着挽救了一个生命!必须点赞👍由此我们是否要考虑一下,将社区的这些独居老人,登记造册,建立一种制度:依据个人身体状况,去社区每日打卡,或由社区网格员登门走访检查,或双方协商成其他形式的一种沟通(微信打卡)总之针对不同身体条件和沟通能力选择合适方式,这样做便于第一时间发现问题!随着科技水平的发展,建立家庭呼救系统,直接联网120或110系统,当然这技术能否实现可能还需时日!</p><p class="ql-block"> 向朱师傅这种情况,貌似“孤寡老人”,当然他有子女,可能从法律层面需要探索新方式:可否由社区居委会、单位退休办、当地派出所三方以单位名义集体讨论有关朱师傅治疗及后期康复问题!因老人现处于非“清醒”状态,无法主观表述自己的想法!从人道主义出发,由单位退休办牵头,提出一种养老预案,三方讨论通过后,由社区组织实施!比方说:三方讨论研究后,制定一个老人后期养老方案,送至养老院或雇佣家政服务人员实行专人护理,当然经费还要朱师傅本人支付,三方一起对老人在各大银行的存款和退休金进行查询,掌握一下老人的经济情况,让相关金融机构定期支付其护理经费,三方共同监管!恰好朱师傅还有这样的经济实力!老有所养,存钱防老这才能真正体现!尽管从现有的法律体系中,实现这样的目标可能会遇到一些传统观念及现有社会制度的限制,但随着社会的发展,这样的社会问题会越来越多地出现!敢于挑战,善于积极探索新的服务形式,这应该也算是社区、居委会、退休办等组织探索摸索尝试新的社区服务内容的一种创新!</p><p class="ql-block"> 正如当今社区食堂的雨后春笋般地出现一样,这是社会发展过程中,对于居家养老提供的一种社区服务!针对独居老人的养老问题积极探索新的社区服务模式,既是创新、也是人类文明的进步!让老人有尊严地走完自己的余生,让老有所养不再是一种奢求!</p><p class="ql-block"> 三探老人后,有感而发,算是对社区创新服务的一种建议吧!欢迎大家一起探讨独居老人的养老问题!</p> <p class="ql-block">社区能否为独居老人牵头,探索出新的养老模式,真正体现出老有所养,这是考验我们全社会的新难题,考验着我们的智慧!</p> <p class="ql-block">这是2025-4-20日晚,第三次去医院探望朱师傅时,和医院护士交流病情!</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