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在路上 生命在延伸 <p class="ql-block"> 洪安古镇,地处长江上游地区、重庆市东南部,距秀山县城47公里,全镇幅员面积52平方公里,人口1.6万。有“一脚踏三省”之称,位于重庆、湖南和贵州的交界处,东与湖南省湘西州花垣县的边城镇隔河相望,南与贵州省铜仁市松桃县的迓驾镇山水相连,为渝东南门户。</p> <p class="ql-block"> 洪安古镇,位于长江上游地区、重庆市东南部,秀山县境东南,距县城47公里,是重庆、贵州、湖南三省市交界之地,有“渝东南门户”之称,是一脚踏三省的插花地,这里不是沈从文笔下的《边城》原型,《边城》原型在湖南湘西自治州花垣县茶峒(现边城镇)。</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清代名人章恺曾诗曰“蜀道有近时,春风几处分;吹来黔地雨,卷入楚天云”,描绘了“一脚踏三省”的地利之优。</p> 川湘黔边城 <p class="ql-block"> 洪安古镇内古建筑群立,其工艺、造型独特,土家苗寨风情别具一格。自然景点“象鼻吸水”、“九龙坡”以及“三不管”小岛都享有盛名。洪安全镇依山傍水,绿树成荫,河水碧波荡漾,风景如画。洪安老街最有味道的是索拉渡河船,由一根钢丝连接两岸码头,也系住了渡船来往的动力依靠。满客之后,老梢公悠闲的坐在船屋内的木制四方条台上,用一根挖有细槽的两尺圆木作绞杆,卡在渡河钢丝上一点一点把船拖到对岸。</p> <p class="ql-block"> 原为洪安“四大商号”--“永诚号、益和号、复康号、集丰号”的建筑,部队抵达洪安后,成为二野前委司令部的驻扎地,并在这里召开了重要会议,研究部署川西平原会战,调整了解放重庆的部署及相关事宜,为胜利解放整个大西南作了重要的决策部署,其意义重大深远。当时的“二野司令部”,就设在洪安老街上的一座四合院内。该建筑座北朝南,临街而建,地势逐步增高,前后建筑由石阶相连,层次分明,错落有致,相邻房屋之间有封火墙隔离,房屋构建科学,建筑缜密,具有较强的民间建筑研究价值和观赏价值。</p> 刘邓大军挺进大西南指挥部 <p class="ql-block">连心渡</p><p class="ql-block"> 《边城》小说里翠翠和祖父谋生使用的拉拉渡,与拉船不同,拉拉渡不用划桨。而是由一根钢丝将两岸妈头紧紧相连,故又名琏心渡。刘邓大军由此挺进大西南,让她镌刻上红色革命的印记。数百年来,她运栽跨边区各族人民商贸旅居学;见证各族群众不断提高中华民族共同体感识和广泛交往交流交融;拉响民族团结进步“同心梦曲”。</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编辑完成於一脚踏三省洪安古镇</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土魂竹韵</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2025年3月19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