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口是否闭合成为“心理锚点”

张凝

<p class="ql-block">  截止于2025年4月23日收盘,千亿市值指数共有134只样本股,总市值率全A做多占比为47.46%,全天成交额达1.26万亿元,较前一日放量1413亿元,但沪指冲高回落收跌0.10%,恒指上涨2.37%,主力资金净流入13.07亿,而散户则净流出-358.80亿,显示机构与散户对后市判断显著分化;从技术分析来看,周三沪指距离完全回补4月7日跳空缺口仅差7点,是技术派资金紧盯缺口闭合的“心理锚点”,部分资金选择提前兑现利润,导致盘中抛压加剧,政策驱动与外部扰动仍是当前板块轮动的核心,具体表现如下:其一,CIPS与关税受益题材的崛起:跨境支付系统(CIPS)概念股受政策预期驱动,核心标的竞价涨停,延续性显著强于其他题材。这与上海自贸区金融开放试点及中美关税谈判窗口期临近密切相关;其二,消费板块的高低切换:消费板块呈现极端分化——高标股(如预制菜、免税)抱团加速,低位股(影视、零售)则快速轮动,反映出资金在政策刺激预期与业绩兑现不确定性间的摇摆;其三,黄金股暴跌的警示:贵金属指数单日暴跌超7%,与隔夜美联储鹰派表态及美元反弹直接相关。此轮杀跌验证了热点快速切换的市场特征,以及主力借利好出货的操盘手法</p><p class="ql-block"> 综合而言,MACD指标在沪指12连涨后出现顶背离,部分高位股(如AI产业链标的)出现“高位双大量”形态,单日换手率超20%,暗示筹码松动,汽车、机器人板块的强势与机构对“新质生产力”政策的押注相关。但游资主导的行情持续性存疑,需警惕次日分化风险,近期操作需紧盯缺口闭合后的量能变化,若持续放量滞涨,则需果断降仓应对阶段性调整。</p>